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責罵的暗語是期待扯淡吧散文

時間:2020-12-31 19:26:02 散文雜文 我要投稿

責罵的暗語是期待扯淡吧散文

  一

責罵的暗語是期待扯淡吧散文

  前段時間看文,四川有個男孩在高考后自殺,遺書中寫道:“我的尸體要么燒了,要么扔了,千萬不要把我拿回家!”

  有什么深仇大恨,竟出此言?其實并沒有。他只是再也受不了父母的語言暴力,再也扛不住父母的責備了。

  男孩從小學習就很好,做學霸的優越感,讓他對學習有很強的自信。可跟父母在一起的生活,讓一切都變了。

  考98分會被罵,吃飯打嗝會被打,就連夾菜姿勢不對也會被打,只要稍微做的不對就會被打被罵,這種日子成了他的家常便飯,他不理解,父母卻對他說這是嚴格的愛。

  在高手如林的重點高中好不容易才拼到的名次,在父母的眼里反應卻是那么的冷淡。他的心都碎了。他一點感受不到父母對自己的愛,覺得活著實在沒意思,還不如死了算了。最后,在父親的又一次責罵后,男孩選擇了輕生。

  二

  也許很多人都有類似的童年。

  當父母嘴里口口聲聲都是“別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

  “這都是為了你好”,

  “早就告訴過你了,你這是活該”,

  “什么都做不好,養你有什么用”......

  在那一刻,仿佛自己做啥都是錯的,全部都是錯的,自己沒有任何價值,就不該存在一樣。

  而父母告訴我們,“責罵的暗語是期待”,一切都是為了你好。

  三

  心理學有個詞,叫“羅森塔爾效應”。意思是,父母作為每個孩子最原始、最重要的權威,他們對孩子的期待,會很大程度上影響孩子的未來。

  如果是積極的正面的期待,會非常正能量的影響孩子,最終變成他們所期待的樣子。而若是負面的期待,則會對孩子造成嚴重負面的效應。

  為什么明明父母是第一個希望孩子好的,卻只喜歡用批評和打擊的方式呢?當聽到父母嘴里說出這些話的時候,你感受到的真的是積極的期待嗎?

  就因為血濃于水的親情關系,就可以惡語相加,不顧尊嚴嗎?就因為打不斷,罵不散,就可以不擇手段,肆意妄為嗎?

  四

  我清晰的記得我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有一次考試砸了,當我誠惶誠恐的把88分的試卷拿給媽媽簽字,只撇了一眼那個鮮紅色的數字,便一把甩了卷子,那張8k的大紙飄在空中成了2半。

  雖然從那以后不曾再出現那樣的分數,但是母親的一貫嚴厲在我心底算是扎了根。我怕母親,生怕哪里做的不好會讓她責備我,生怕她臉上出現嫌棄我的表情。我在她面前小心翼翼,患得患失。

  成年之后每每回憶起,潛意識里依然是一種負面的,消極的情緒,它隱喻著一層“你怎么這么差勁”的含義。

  就像那個輕生的男孩,父母傳遞的.全部都是負面的期待,生活方方面面都在否定孩子存在的意義,令孩子痛苦不已。而在孩子最引以為傲的學習上,母親只用了一句話,就否定了男孩所有努力的結果,粉碎了孩子最后存在的價值。

  五

  不管是學生還是孩子,忍受責罵之后也許真的會成長,但是這樣的成長未免太痛苦。心態好的,他要一遍遍的確認自己,一遍遍的自我鼓勵,一次次的自我生發能量抵擋洪水猛獸般的鞭策陰影。心態不好天生悲觀的,可能就會懷疑自我,長期心理壓抑,總有爆發的一天。或者干脆自暴自棄,完全放棄自己。

  我們經常說“打是親罵是愛”,似乎這也成為父母拿來開解自己動輒打罵責罰孩子的最佳理由。苦難是一所學校不假,但是沒有任何人愿意歡迎苦難,選擇承受苦難必是躲不開的無奈之舉。

  愛要有法,育要有方。

  如果父母真的是為了孩子好,請使用合適的方式傳導信息。比如制定責罰規則,獎懲機制,什么時候該獎該罰,從小培養契約精神,而不是毫無底線的一味的謾罵和責罰。

  因為孩子忍受的是責罵,滋生的卻是隔閡和冷漠,甚至一生的陰影。

【責罵的暗語是期待扯淡吧散文】相關文章:

今夕是何年散文05-01

我不懂的是我散文11-11

舞吧,舞吧,我的玩偶01-19

故鄉,蕭條是你的含義散文12-01

理想是朵美麗的花散文02-01

我是大山的女兒散文欣賞11-04

初夏,你是我的暖散文05-02

媽媽,你的愛是暖的散文11-17

你是我眼中的美景,我是你曼妙的聲音散文11-10

朋友,是人生最美麗的相遇散文12-14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在线一区二区 | 性欧美黑人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色国语对白在线 | 中文字幕精品三级欧美 | 乱色国内精品视频在线 |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欧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