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來剪云山色美的散文
秋天的剪云山與其他時節迥然不同。她沒有春天的艷麗,夏日的火熱和寒冬的封藏。她極像一個樸實的村姑,內斂不失風韻,充實而又不乏張力!
若是秋高氣爽,空氣透亮,遠望剪云山,仿佛一幅巨大的調色板靜靜地矗立眼前,山下湖泊棋布,水山一色,交相輝映。微風吹過,蕩起陣陣漣漪,山水共躍,美輪美奐,恍如人間仙境!
沿山路前行,道路兩側嘉樹生蔭,龍脊般的山體上,板栗、核桃、蘋果、柿樹等經濟樹木滿目皆是,顆顆碩大果實綴滿了枝頭,壓彎了樹枝,香氣撲鼻,鮮亮誘人,令人垂涎!越往上行,山勢愈加險峻,登攀愈發艱難,不久便氣氣喘吁吁,大汗淋漓。沿途怪石嶙峋,或臥或立,似臥牛,如元鼉,像猛獸……使人心生無限遐想!“佛祖石”、“仙人腳印”、“震天龜”、“黃巢寨”、“夾谷會盟處”等自然、人文景觀更加凸顯出她的秀美與厚重。
俗話說:“山無水少靈氣。”剪云山上泉水甚多,巖石上,罅隙間,不斷有清泉汩汩瀉出,叮叮淙淙,泠泠作響,泉水甘冽,掬之入口,透徹肺腑!
行至半山腰,順刺槐、松柏間雜的密林穿行,突然被一條高大的石墻攔住了去路,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原來這就是距今2600多年的齊長城遺址,雖然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錚鳴,歷時久遠,然而至今仍雄風猶在!撫摸著已經坍塌的部分墻體,審視著;牢固堅實的基礎,昔日的規模和建制可見一斑。在廢棄的邊樓旁休憩片刻,頓覺涼爽無比,耳畔不傳時來陣陣松濤聲,由遠及近,轟轟鳴鳴,好像當年戰場的金戈鐵馬聲!此刻腦海不斷閃現出守衛將士枕戈待旦,威風凜凜,將軍白發征夫淚的悲壯場景,而那些筆直挺拔、粗壯有力的顆顆松柏,恰似當年個個警覺的`哨兵!“關山三五月,客子憶秦川。思婦高樓上,當窗應未眠。星旗映疏勒,云陣上祁連。戰氣今如此,從軍復幾年。”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充滿了過多的征戰,每次兵燹過后,生靈涂炭,妻離子散,民眾遭殃,生產力遭受巨大破壞。
邊樓附近一株不知名的樹種挺拔長出,上面結滿了紅色的果實,難道這就是相思豆?紅亮的顏色一如離人相思悲切紅腫的眼睛,在這秋風瑟瑟的季節里是否在急切盼望遠方寄來的寒衣?“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雞棲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茍無饑渴!”那些怨婦曠夫是否也在這暮秋的時節互相掛念著彼此的平安冷暖?是否有“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的熱切期盼?是否有“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般撕心裂肺、望穿秋水的翹首等待?往事越千年,此時的剪云山更像一條北方漢子,可不,那巨大的山石是他的骨骼,茂密的植被是他的毛發,流淌的泉水是他奔騰的血液,而那朵朵漂浮的白云,正是他深邃透徹的哲思!
登上山頂,見兩塊巨石形似剪刀,裁剪著流云行霧。又有唐·韓偓“惻惻輕寒剪剪風,杏花飄雪小桃紅。夜深斜搭秋千索,樓閣朦朧細雨中。”剪云山因此得名。由極頂遠眺,齊魯美景盡收眼底,熱愛祖國河山之情油然而生!
下山路上,順手摘取幾顆木瓜,據說這種原始物種放到衣柜里不招蚊蟲且清香四溢。“投之以木瓜,報之以瓊琚。”我想當年那些戍守將士是否反復詠唱過?
【秋來剪云山色美的散文】相關文章:
春雨欲來散文11-14
《秋來》古詩原文及賞析03-11
秋之韻散文02-03
秋之景散文11-15
秋蕭蕭散文11-03
云在夢里停泊散文11-05
后面還有來的散文11-10
度園夢秋散文11-17
秋末的寂寥散文11-13
散文一雨知秋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