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逝去夢在開花的隨筆散文
有人說,年少時的每個想法都是一顆小小的種子。歲月,卻像腳下這寬厚遼闊的土地,你盡可以揮手撒下無數種子,然而,沉睡其中的,終會腐爛;沖出土壤卻消受不起風霜雨雪的,必會夭折;頑強生長的,會慢慢開出嬌艷的花;用汗水和心血不斷澆灌的,才會結出豐碩的果。從最初萌動的想法到而今篤定的信念,七年的光陰流 逝而過,我才終于明白:真正的夢想,歷經再多的寒冷和掙扎,也會沖出土壤,倔強地開出一片燦爛的風光。
三年懵懂:夢的萌芽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直到現在,我還無法忘懷我的初中語文老師帶著全班同學登上山頂時,是怎樣意氣風發地吟出這句詩的。那山其實并不高,可是當我們立于山頂,臨風遠眺,房屋、農田、小路,四方景物盡收眼底時,一種豪情澎湃、靈魂馳騁的暢快油然而生。
那是我們的登山詩會。我們年輕的語文老師,在那個六月,給我們朗誦了很多的詩歌,引導我們去領略詩歌優美的語言和意境,鼓勵我們寫詩,把裝著我們的詩的信封一個個莊嚴地投進郵箱寄給《小溪流》雜志社,帶著我們登上山頂站在風中大聲誦讀自己的詩。
那天的天氣并不好,一上午的陰雨綿綿。中午雨停,天色依舊昏暗,可是所有人都拿著自己的詩稿興致勃勃地要去登山。于是,我們便喊著“風雨無阻”的口號出發 了。到達山頂,我們的詩會開始沒多久,六月的暴雨就隨著一陣涼風迅猛襲來。大家都沒有動,老師在忘我地朗誦著詩。豆大的雨滴打在他的頭發上、衣服上,他手 中的詩稿被雨滴敲得啪啪作響,他就那么捧著它,面朝我們專注地念著詩。我們也都站在雨里,看著他,聽著他朗誦詩的聲音和雨滴敲打世間萬物的聲音混雜在一 起,任雨水從頭頂的天空傾泄而下,將全身濕透。
那個時候,我看著他站在雨里朗誦詩歌的神態,跟站在講臺上授課時一樣的舒坦自在,甚至,有著一股那時無法比擬的神采飛揚。我突然莫名的感動,小小的心中充斥著滿滿的神圣感和激動。
那是我第一次聽一首詩,聽得那么感動,那也是第一次真正感受到詩歌的非凡力量。從那以后,我開始越發愛上了讀詩,并開始自己寫稚嫩的詩。我把哥哥姐姐的語文 課本都翻出來,去書店買書,找同學借書,如饑似渴地閱讀上面的散文、詩歌、小說,一讀就是大半天。我很認真地告訴自己,我以后也要當作家。
那年,我上初一,懵懵懂懂的十二歲,卻在中學的三年里都把這個夢揣在心里,未曾忘記。現在回憶起來,原來“作家夢”這顆種子,早在十二歲那年就已埋進了心里,在某個角落悄悄地萌芽。
三年艱辛:夢在掙扎
都說高中是最關鍵的三年,這三年,決定你能不能上大學,上一所怎樣的大學,有怎樣的人生。大學生活,就像一張鮮艷璀璨的玻璃糖紙,在那些灰茫茫的歲月里散發著好看的`光芒,讓每個孩子的眼睛里閃著童年時一樣欣喜渴望的亮光。
高一時,我便帶著十分莊嚴的神情在日記本中寫道:浙江紹興的魯迅,浙江余杭的戴望舒,浙江天臺的陸蠡,浙江富陽的郁達夫,浙江那些給予我無限的精神上滋養的 作家們,我要站在他們曾經生活過的地方,呼吸他們曾呼吸過的空氣,看那一方水土是如何哺育出那樣崇高的人!我很認真地憧憬未來:三年后,我在浙江的某個大學,中文系,跟著我的中文教授探尋文學世界中無窮的未知,品讀前輩們的文字,或悲或喜,或沉思或慷慨;走訪魯迅故居,漫步西湖柳下,寫自己的文章,作自己 的詩。
這個夢植入心底的那一刻,就已經注定我的三年高中生活絕不會是輕松的。我清楚自己那時的成績,離我最想去的學校的分數線有著多么大的懸殊。可是,我卻義無反 顧。在我看來,我是要到一個文學的神圣發源地去求學,是去尋訪我崇敬的作家們的故土,去那里感受他們的精神余韻,和他們一樣將對祖國和民族的愛融進曼妙的 文思中,融進對文學虔誠的摯愛中。深知夢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的我,才剛剛踏入高中校門就開始勤奮地學習。即使后來在所謂的“理科生容易考大學容易找工作” 的勸告下選擇了理科,我依然堅信不管用何種方式,只要我付出努力,終會到達我要去的那個地方。
一個過高的目標,往往讓人更容易產生挫敗感。理科基礎薄弱又不喜歡數理化的我,整體成績始終被這幾科拖累,背負了不小的壓力。高三的第一個學期則是我高中三 年中最難熬的一段時間。那時,因為生病我一直輾轉奔波于家,醫院和學校之間,每天吃藥打吊針,整個人萎靡不振躺在床上養病,連飯都吃不下,學習更是全都擱 在了一邊。返校參加的一次考試,原本是班級前十名的我竟然退居三十名之外。身體極度虛弱的我,除了每天心急如焚地盼望自己能夠擺脫那一直不見好轉的病,還 被高考一天天逼近的緊迫感折騰得難以入睡。很多次,看著爸爸媽媽忙里忙外,還要為我買藥、煎藥,甚至將藥送到我床邊,看著他們眼里的疼惜和憂慮,隱隱聽見 他們大半夜還在隔壁房間談論我的身體、擔心我的高考,我只能偷偷在被窩里抹眼淚。沒有人知道,每天渾渾噩噩躺在床上,在所有人都在拼命努力復習的時候什么 都做不了還要讓父母擔心操勞的感覺有多么難受!
就那樣,荒廢了一學期的功課。寒假媽媽跟我商量休學的事情,她說,先把身體調養好吧,我們明年再參加高考。我的心狠狠抽了一下。休學,就意味著當我的同學都 考上大學可以去另一個城市學習生活時,我又重新開始我的高三生活,我的夢想能否實現也得推遲一年揭曉。想到這些,一股子倔勁就上來了。我十分堅決地對媽媽 說,我不要休學。即使現在我的起點已經比旁人落后,我也要為我們的夢想搏一把。
等到第二學期開學,我的身體已經恢復得差不多了,然而,真正的艱辛,卻才剛剛開始。那段時間,我除了保證每天上課時間和早晚自習認真學習之外,晚上熄燈后還 會打著手電筒在床上學習一個多小時,午休時間也只留出半小時來休息。就是靠著那樣的堅忍,那樣的毅力,接下來的兩次考試我驚人地又回歸到班級前十,并在最 后一次聯考中沖進了班級前四名。雖然夢想還是很遙遠,但我知道我已經遠遠超越了自己,我可以到一所好大學,一心一意地去追尋我的文學夢。
只是人生的一切,也許都在意料之外。
一年尋覓:夢的蘇醒
我終究沒有去自己在心中默念了三年的地方。高考時再次感冒發燒,吃藥打針都沒有緩解頭暈的癥狀,后來考了一個很不理想的分數,填志愿時灰心地選擇了留在湖南,那時才知道中文系根本不招理科生,于是只好作罷。
都 說成長是個不斷失去和得到的過程。我竟然就這樣,在大學的第一年里,褪掉了當初對文學的熱情,聽到很多就業困難的事例后,相信了他們所說的搞文學的找不到 工作,不如學好自己專業要求的技術,丟掉了曾經支撐我走出最最艱辛和黑暗的歲月的夢想。我決定安心地學習自己的專業,學好這門技術,而不是像當年一樣,傻 傻地做一個遙不企及的作家夢。偶爾閑下來思考的時候,感覺大學里的日子恍恍惚惚的就像一場夢,夢里的我平靜淡漠,褪去了所有的光芒和銳氣。靜靜走在校園 里,追憶那些年的我,我問自己,我還是我嗎?我嘲笑自己竟標榜為“理想主義者”,鄙視自己所謂的夢想經不起現實的考驗,旁人所謂的“忠告”就能令它夭折。 我鄙視自己為自己找了個“為了生存”的借口,就把它放到一邊,落滿灰塵。如今的我,已經不會再是當年的我了。所以如今的夢,一定也已經碎了吧?
【七年逝去夢在開花的隨筆散文】相關文章:
在夢的路口等你散文11-04
祭奠那年逝去的散文05-03
就讓讓我在夢的路口等你散文11-14
我的夢一直都在散文隨筆11-03
夢的始末散文11-04
有夢的地方散文04-30
夢見散文隨筆01-03
繁星一夢散文01-16
暑期與夢散文11-20
夢思江南散文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