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園情懷散文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故鄉是我心魂所牽的樂園,是我童年編織的美夢,是父母不辭辛勞的耕耘,是農人樸實憨厚的傳承。
蝸居縣城十余載,然而,我依然魂牽夢繞的是故園,我夢中依然是故鄉的云海藍天,故鄉的青山綠水,故鄉的放牧夕歸,故鄉的淺淺小溪,故鄉的桑梓秋菊,故鄉的轱轆老井。城市里足不出戶,“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習俗,在鄰里間形成了天然屏障,我常常懷念鄉親走親串鄰,促膝攀談,相談甚歡;伙伴們聚集村頭追逐嬉鬧,趕赴千河捕魚撈蝦,三五成群放牧割草,童趣盎然,熱鬧非凡。清晨有雞犬相聞,有大人早起挑水,有鄉親淳樸問禮,有鄰里早出晚歸……墻里墻外都是一個和煦的春天,一片共同的藍天,一口相同的鄉音。
再回故鄉,村舍儼然,錯落有致,一排排小洋樓整齊劃一,紅磚青瓦,朱門闊院,“萬家共赴康莊道,扶貧惠風澤鄉鄰”,若不是偶爾出入雞兔,我恍若身居小城或誤入異鄉。
唯有一望無際的田野碧原,花草叢生的鄉間小道,崔巍雄壯的鄉村遠山,日夜流淌的小溪甘泉,這才是真切的故園,這才是令人百轉千回的家園,是鄉音未改的根脈繁衍。曾在這田間小道上,春日里伙伴們沉醉在瓊芳的馨香里,樂不思歸。秋日里鴻雁南飛,萬木瀟瀟枯葉漫天,百花凋零落定塵埃。讓人黯然傷感于滄桑變遷,人事代謝,四時輪回。
小路兩旁碧綠的麥苗迎風搖曳,仿佛迎接遠游他鄉的赤子。不由得讓人追憶不盡,思緒連綿。兒時撿麥穗是一件樂不思歸的趣事。一大早和伙伴一道匆匆趕往麥田,親眼目睹了鄉親搶收時手執麥鐮,揮汗如雨的艱辛不易,親身體會到生活的物力維艱和谷糧的來之不易。
夏夜的麥場是父輩們“龍口奪食”的戰場,更是孩子們盡情嬉戲的樂園。大人們不知疲倦地挑燈夜戰,迫不及待地收麥入倉,生怕一場雷雨從天而降,一年的心血豈不毀于一旦,回想農民靠天吃飯,聽天由命的日子,讓人倍感凄涼無助。而孩子們只管盡興在碾過的草垛里翻跟頭,捉迷藏,追逐打鬧,“哪管它夏收之役,哪管它夏收之苦,哪管它夏收之急”。孩子暢快地呼吸著清幽的麥香,螢火蟲點燃豐收的希望,百鳥歸寧,一片詳和恬靜,安居樂業之景象,蟲豸吟唱著耕耘的贊禮和康莊的喜悅。
那是多么令人難忘的'歲月,多么令人眷戀的日子,多么令人憐惜的時光。無憂無慮的年華伴著春種秋收而流失,伴著歡聲笑語而蹉跎,伴著課間鈴聲而飛逝。我們漸漸長大,也漸行漸遠。但心永遠在農家小院,永遠在夏日的麥田,永遠牽絆著父母含辛勞作的身影。永遠念著村口的龍槐古井,念著起早貪黑,“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父輩,念著生我養我的那方水土。
如今的麥場已蓋起了闊氣十足的小洋樓,大型收割機速收速裝,顆粒歸倉,人們再不用頭頂烈日,歷經長達半月的夏收之疲。孩子們也失去夏夜追逐嬉鬧的樂園。更體會不到“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生存之辛苦,民生之多艱。富足的生活哺育了他們,更寵嬌著他們,不知現在的孩子們是否還有我那深深的畎畝之憂,懷鄉之情,感恩之心,尋根之切。
兒時的七彩夢已變為現實,但對我來說又“何福之有,何幸之有,何樂之有”,面對處處碰壁,事與愿違的現實,我只愿回到故鄉,讓和暢拂柳的輕風吹干我的傷痕,讓清澈明凈的鄉水洗凈我的風塵,讓家鄉的山水撫慰我受傷的靈魂。故園有我永遠綺麗美妙的夢,滿腔熾熱的心,激情燃燒的青春。讓我站在故鄉的水土揚帆起航,求索尋夢
當我在這喧囂紛擾、繁華蕪雜的城市,落寞失意,無所作為時,唯一留下的是對故鄉的眷戀。故鄉永遠是我心靈的宿營,避風遮雨的港灣,心魂深處的牽絆,揮之不去,銘心不忘……
【故園情懷散文】相關文章:
如水的情懷為題目的散文11-15
悠悠帝都,慢慢情懷,記西安三日行散文05-01
端午情懷唯美詩句05-12
《慈母情懷》教學設計10-01
人教版《慈母情懷》教學設計10-01
《肖邦故園》高一語文教案03-09
春懷故園的注釋譯文及賞析03-28
有種情懷叫拼搏勵志文章01-30
詩人愛國情懷古詩07-24
《慈母情懷》教學設計和反思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