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萬水千山總是情散文

時間:2020-12-29 17:02:01 散文雜文 我要投稿

萬水千山總是情散文范文

  一、陵川道

萬水千山總是情散文范文

  山西很古老,晉東南很有文化底蘊。

  但晉東南的陵川縣古老而又優雅。如果進士和狀元的數量能夠代表他文化上的輝煌的話,那7個狀元,93個進士就是個證明。

  人,誰不說俺家鄉好,問題是我不是陵川縣人,甚至也不是山西人,我是時常對山西人的性格有些看法的中州平原上懷慶府人,幾百年來,懷慶府因為與上黨地區潞澤兩州相鄰,斷斷是少不了摩擦的,遠的不說,就是近年鬧得沸沸揚揚的“豫晉云臺山之爭”真沒有少讓兩地網民進行網絡罵戰。作為豫人,我常常告訴朋友:陵川是整個太行山區的縮影,是山西文化的一面鏡子。

  我這一二十年的太行山山區文化的考察,更多是圍繞著陵川縣周圍的七八個縣市進行。因為陵川縣地處太行山巨大弧形轉折帶上,造就了千奇百怪的地質地貌,同時地質地貌又孕育產生了豐富多彩的經濟文化。使陵川縣成為北方山地文化的富集區,同時,又由于處在中原文化與山西高原文化的過渡帶上,文化的混合,產生奇妙的思想。

  而我淺薄的晉商商道文化的研究,其實就是陵川與修武輝縣的商道文化研究。

  但這些商道的放射,都在陵川縣展開。

  所以,我研究的商道,實質就是陵川道。

  十幾年來,我一次次從山南平原出發,從不同的商鎮,一次次穿越太行山,沿著古道,到上黨地區的晉商肇始地。然后再沿著大山褶皺,從陵川縣翻越天險,邊走邊著想象晉商懷商衛商當年不易。體味那些古老文化的艱辛。使我的生命,對生存多了一層的認識。

  我走在這些斑駁而充滿滄桑的“道”上,我用腳去感覺當年的那些一撥撥馬幫人們的思想,看著蜿蜒起伏的山巒,盡管阻礙了南方北方的交流,但卻沒有阻斷鐵貨和糧食需求而產生的.文化。

  陵川縣無論在山西,或者在中國的大多數縣,仍然是貧窮的,但,我一直一直認為,他在北方的,關于“道”的文化上,關于“山”的文化,是真正是值得研究的地方。

  我愛陵川的山,我愛陵川的水,我更愛一直不停地走“陵川道”。

  二、夜宿平甸

  晚宿平甸,不為它,就是看看在山下看不到的清新的月。

  與兄二人,把酒臨風,侃侃碎語。

  山下工作,壓力比天大,但,面對大山里清風,拋之九霄。

  夜眠,屋門不關,窗戶不閉,感覺臥于大山,比山下的鐵籠還安全。

  月照到山屋,清晰的不禁欲用手摸摸這世間難有的潔凈之物。

  我們什么時間,讓所謂的成熟硬化了我們柔軟的心。

  幸虧,我有太行,幸虧,我有峪河,幸虧,我有平甸的月光可賞。

  在名利場,走的愈久,就越有厭煩在心里一絲一絲地增長。我知道,這全是這些清晰月光讓自己良心未失。

  就那么五斗米,就這么二十多年讓自己熬下來。想想,如何不是一種痛。

  所敢的,也只是在這高度的工作壓力里。抽個夜晚,策馬太行,在這個月光里的小院,與兄相對,偶爾幾盅。

  且拋了山外喧囂中的防護面具。本真地攤曬自己尚還柔軟的心。

  大山如常,山風依舊。但愿吾鄉,也常有月光如水,能夠洗我疲憊,凈我心腸。

  此刻我心似月,月入我心-----

  三、住在知生掌

  三家人,傍著條有泉水的溝,石頭的小院,每天的清早,都會冒起炊煙,去引接晨起的鳥鳴。

  太行山,一個叫知生掌的小村莊。

  1000米的海拔,讓我在中州平原38度高溫中的煩躁,一下子恢復了涼爽與寧靜。

  特別中意那個干干凈凈的小院,就從路邊的農家客棧調到了這個綠蔭遮住的村莊。主人叫小寶,有兩個女孩,有老人,有70多只羊。這些他都不比我擁有什么優勢,我羨慕的是知生掌,這個大山包裹的小村,以及小村里干凈的石頭小院。

  這個,我是沒有的。

  更重要的是沒有一個屬于自己,并且讓自己在山外名利的紛擾中安靜心的地方。

  我在他家住了一夜,我睡得很甜,而且夢也似乎很舒緩。

  與我一起來在葫蘆寺隱居的隨群,半夜也起來去聽鳥在森林深處的夜鳴。

  他回到了自己熟悉的環境里,他在尋找禪定的方式。

  清晨起來,還有點冷,想想離家不遠的山下此刻的高溫,恍如隔世。

  生命難道都是要在“爭”的氣氛里消耗自己的幸福嗎?說不清,這就是人的困惑。

  我們在山的外面提煉了我們的思想,可我們的思想沒有靈魂,我們靈魂沒有空靈,我們的空靈沒有仙氣,我們仙氣沒有依托的靈山。

  所以我們必須繼續自己的跋涉。最笨的方法,尋找接近靈山的村莊。解決飛仙脫俗的途徑。

  我站在知生掌村前的小溪,看著他嘩啦啦的流,不疾不徐,全沒有刻意的飛揚。

  而那一顆在外面煩躁了的心,也在嘩啦啦溪水的擺動里有了流暢。

  知生掌,他讓我學會了傾聽,止語,反悟和安詳。

  這個夏天,我認識了一個村莊,他的名字叫知生掌。

  四、邵武記憶,閩北水仙

  喜歡茶,卻并不真正懂茶。

  從武夷山繞圈子往廈門去,卻繞到了邵武。

  一個工業化的縣級市,老城很破舊,在等火車間隙里,與小恒小峰去菜市場附近轉,吃了在北方從來沒有吃過的武夷山區小吃,口味自是不同,可我看看小恒小峰的好胃口,就跟著吃了兩嘴。三個人好興致地走,就計劃買些什么。果然,就在街上看見了賣茶的村婦。就憂她天黑前能不能夠賣完。我告訴小峰:我們還是買些吧。我看了看,說是烏龍茶,但具體的品種,卻實在不知道,費勁地與賣茶的村婦溝通,她信誓旦旦告訴我是閩北水仙,我知道她說的是不太真實的話,因為烏龍茶里水仙和肉桂都有特定的產地,但我還是問了問價格。90多元一斤。這個應該是水仙最正常的價格了。但比我在武夷山星村弄的正山小種便宜多了。

  小恒小峰各買了一斤。我買了2斤。是我十幾年來喝茶一次買最多的。雖然這個錢還沒有2兩金駿眉的零頭多。但我一直想,我們買了4斤,也許她回到深山家里的時間就不會太晚些。

  坐上晚8點的火車,小恒,保太都泡了些這種在鄉間炒作發酵的并不太好的烏龍茶。搖動的火車上,我看著這個有些金黃的湯液。心里就好像回到了武夷山區。那些水仙花香的世界,那里辛勤的人們。跟我們栽培了這樣一種神奇的作物。我看到了村婦在茶園的細雨里赤腳前行……

  回到故鄉,我把這些閩北的水仙茶,送給朋友,然后留下一斤自己慢慢長飲。當一個人在屋內靜靜地看著黃芽在茶湯舒展的時候。眼前總是看見菜市場那個挑著茶擔的艱辛的身影。

  后來想,這就是憐憫嗎?不,不全是。人在對自己同類的善良中,應該還有更深刻的東西。但我無法描述。

  我的師傅呼運廷與山陽李生先生都曾經勸我,少喝酒多喝茶。我深知這兩種東西代表了中國文化的兩端。酒烈而極端,茶溫而性庸。但我一直追求茶道而止之門檻,完全是人性使然啊。

  我喝了十幾年的茶,卻就一直在茶的外面,從來沒有進入過茶的內涵。就好像我寫了一二十年文章卻仍然混混沌沌。完全是不懂不悟所致。

  喜歡茶,卻不懂茶,也算是喝得糊涂。

  五、桑園的春天

  桑園在焦作城市西北的山中。

  它的山并沒有太大特色,大若丘陵,高不愈千。村子隱在山凹里。坐西北面東南,少風過而富陽光。

  它厲害的是周圍一萬多畝的松林,焦作林場封山育林的堅持,使他成為童山禿嶺的另類。更厲害的是村子周圍幾百棵上千棵的梨樹桃樹,大的樹齡已近七八十年。每到春天,就是現在這個季節,在馬尾松的映襯下,就決然怒放。在太行的漫山遍野成為一道美麗的風景。

  這幾年,得益驢友探摸,這個離焦作城50里的小村逐漸也吸引了外面人的目光。三三兩兩的別墅,開始在這里的山凹樹林里立起,到了夏天,這里儼然成了焦作人的雞公山,不乏在這里修養住宿的人,有的還舉家遷來,度過三伏天的高溫。早上起來,陣陣松濤在清風撲面的同時,也帶來了難得的富氧離子,讓人在藍天白云間感受到無比的愜意。

  四年前,我因為在徒步考察海河水系邊的葫蘆寺的時候,在這個村子里住過倆晚,對這里的空氣,環境感受很深。他的山花很美,一年三季都有花開。

  但最美的還是春天,春天最好的還是這幾天,而且他的梨花與連翹花結合后,開出來的風景是絕配。

【萬水千山總是情散文范文】相關文章:

蒙山情散文11-09

殤情散文11-05

夜,總是很迷人散文04-29

關于情醉的散文11-18

春去情相惜散文11-13

離合總關情散文11-05

悠悠古泊情散文05-01

淡的香美的情散文11-23

紅塵陌路,情何難守散文11-08

慢慢綿山情散文欣賞11-07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啪视频在线观看精品综合 | 亚洲综合国产偷自区第一页 | 日韩小u女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一级aⅴ在线播放 | 在线观看人成视频色9 | 人伊香蕉久久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