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寫作課的一點體會的散文
給一個空間和環境讓自己成長,再給一個空間和環境保持自我的精神獨立。兩者要交織,又要清醒的互識。
我是不喜歡跟外界打太多交道的,我所希望的是盡力的保持自我獨立,這就足夠。以前覺得小孩是一個天真可愛的群體,做一個小學老師也許是件幸福的事情。曾想,大三了考一個教師證,日后沒飯吃了還能去充當個幼師啊小學老師什么的。然而最近有了一個機會給我去教小學生寫作。我試教了兩節課,整體感覺還挺好的。不過實踐總是不如想象的那般完美。小孩子很調皮。
我是盡力地想給孩子們思維上的自由和開闊空間,我提倡大家放開思路去思考,去探索發現,給他們一個完整素凈的自然去感受,拋開一切寫作上的思路限制,讓他們盡力去表達自我。但是那邊的教課老師卻跟我說,要從字詞教起,要讓孩子們掌握字詞然后遣詞造句。然而這規束了我的教學思路。我不能夠盡我的所想去教學生,不能教他們最基本的做一個獨特的自我,做一個生活的有心者。
在那邊老師的要求下,我上了一節字詞,寫作指導課。事實上這節課是死板的,這不是我要的風格,也不是我要的效果。這節課相比上節課要失敗許多,至少第一次的上課我是滿意的,學生們也喜歡我那樣的.教課方式。且不說在他們的要求下我自己的思路被扼殺。我感覺到在這樣的方式下教學生們認識生詞,遣詞造句時在潛移默化之下定勢了學生們的思維。他們會按照老師教的思路和理解去認識這一個詞,甚至在運用到作文的表達上來時也如此定勢了。所以這就出現了我在上課教他們寫關于母愛文章時他們的固定化回答。請他們舉個事例來說明母親對“我”的關愛,然后就是“生病了照顧我,雨中送傘”之類貫見,俗套的思維。在造句中,這類型規限思維的現象同樣常見。
我不得不質疑現在小學生里的這一類傳統教育。在這樣的教育之下,也許會有一部分學生寫出類似經典范文的“好”文章,但我敢肯定,肯定是不能培養出具有鮮明個性,靈性的文字的。而文如其人,我們天才的學生也因此而變得平凡起來。大家普遍認為語文和寫作是聯系在一起的,但另一方面來說,我認為閱讀與寫作的聯系更加緊密。“我的寫作就是我此刻的所看所想所思”“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小孩子們純潔無染的心理是一個很好的思維培養的基礎。所以教孩子們寫作應該教他們學會獨立閱讀,獨立思考,然后學會表達自我的感悟領會,這樣每一個孩子才能寫出,想出自己獨特的創見。“寫作不是教出來的,而是自我去領悟的”所以讓那個我去教寫作課,我不愿從字詞開始。字詞這些基本的東西是語文課上老師的任務,我想告訴他們的是養成良好的閱讀思考習慣,懂得表達自我,懂得這些就可以了。然而像傳統的模式化教學寫作只能扼殺一個個天才孩子的思維。這是非常可惜的。
對我來說,去教孩子們寫作,是一個挑戰。一個理論運用于實際的挑戰,也是豐富自己的實踐經驗的挑戰,同時又是豐富外我成長空間的挑戰。不僅是在今天,即使以后工作同樣也會遇到這樣的是堅持自我還是妥協,是清醒去認識還是胡亂搪塞的矛盾問題。無論何時,都別忘記,要保持清醒,去分析認識并堅持正確的自我。
【教寫作課的一點體會的散文】相關文章:
魯迅散文的寫作特點10-29
《貓》一課的語文老師教后反思01-30
分一點愛給“他們”初中散文04-30
一點一點的成功勵志美文01-12
這僅是一滴眼淚,只是一點殘存的過去散文12-01
狀物類寫作訓練散文11-11
短一點的座右銘03-31
一點不出頭的字謎01-15
少一點猜疑多一分諒解散文欣賞11-19
禮儀課的心得體會15篇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