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訶夫說:有教養不是吃飯不灑湯,是別人灑湯的時候別去看他。
有一個相似的美國俗語說:犯過錯不是稀奇事,稀奇的是別人犯錯的時候別去譏笑他。
“別去看他”和“別去譏笑他”是一種做人的風范,在中國叫做“厚道”。
厚道不是方法,雖然也可以當方法訓練自己。它是人的本性。厚道之于人,是在什么也沒做之中做了很大的事情,契訶夫稱之為“教養”。
如果美德分為顯性與隱性,厚道具有隱性特征。
厚道不是愚鈍,很多時候像愚鈍。所謂“貴人話語遲”,遲在對一個人一件事的評價沉著,君子訥于言。尤其在別人蒙羞之際,“遲”的評價保全了別人的面子。真正的愚鈍是不明曲直,而厚道乃是明白而又心存善良,以寬懷給別人一個補救的機會。
厚道者能沉得住氣。厚道不一定得到厚道的回報,但厚道之為厚道就不在圖回報,隨它去。急功近利的人遠離厚道。
在人際交往上,厚道是基石。它并非一時一事的犀利,是別人經過回味的贊賞。處世本無方法,也總有一些高明超越方法,那就是品格。品格可以發光,方法只是工具。厚道是經得起考驗的高尚品格。
厚道是河水深層的勁流,它有力量,但表面不起波浪。
厚道的人有主張。和稀泥、做好人,是乖巧之表現,與“厚”無關。無準則、無界限,是糊涂之表現,與“道”無關。厚道的人也有可能倔強,也可能不入俗流,寧可憨,也不巧。厚,是長麥子的土壤之厚,墻體擋風之厚。厚德而載物,做人達到這樣的境界,已然得道。
在鮑爾吉.原野有些激烈的言辭后面,很容易體味到他對自然對人極愛后的恨、痛惜和溫柔——率真、坦誠、有些嫉惡如仇,這樣和真善美和諧地組合在一起,它們造就了鮑爾吉.原野,也造就了他的散文。
我們自以為很聰明,認為“厚道”是無能的表現和懦弱的代名詞。
我們自己待人缺少厚道,但我們總要求別人對己厚道。其實,厚道也是交換才能得到的。
讓我們多些厚道,少些尖酸刻!
精彩搶先看New Top
最熱文章榜Hot Top
1
2017雞年辭舊迎新的對聯2
2017元旦廉政提醒短信3
2016推薦政協委員考察材料范文4
2016年最后一天心情說說5
2017元旦春節期間廉政短信6
2016提名政協委員考察材料范文7
2016天氣變冷心情說說8
2017年節日廉政短信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