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旭日近傍晚散文
張云修,泗陽縣新袁鎮退休教師,2000年退休賦閑后,一下子打亂了忙碌有序的生活規律,變得無所適從,整天東游西逛,常約上棋朋牌友圍城酣戰四方,東風、南風、西北風,刮不去心中那縷空虛惆悵。常言道,夕陽無限好,難道我就這樣消費了我的夕陽晚年了么?他常常這樣捫心自問。自己年輕時就酷愛文學,詩詞歌賦略懂一些,何不就這方面再求發展呢,再找幾個與己境況相似的老教師一起切磋切磋,不也其樂無窮嗎。這樣想著,便約了幾個退休老哥們,把自己的想法一說,哪知竟然是“一呼百應”,紛紛摩拳擦掌,“揭竿而起”了。真是個好主意,可見“英雄所見略同”啊。
一間兩間農舍,三個四個人影。起初的“棋朋牌友”變作“酒朋詩侶”,恰是其樂融融。或一日,不是“安分守己”的張云修老人又突發奇想,與其這樣“閉關鎖國”孤芳自賞,倒不如走出家門,多拉些“人馬”,創辦個文學詩社、詩刊啥的,讓全鎮有這方面愛好的退休教師、退休干部一同參與,不也是為地方文化事業的繁榮增添一景么。
無疑又是個上上好主意,當然又是“應者山呼”,“擴軍”后的隊伍十五六人。人多主意多,其中不乏“軍師人才”類的獻計曰:就我等“一干人馬”,欲成大事者尚欠火候,何不皈依鎮文化站,也好借那東風之力勁吹耶。
鎮文化站當然也是喜笑顏開,敞開大門歡迎。從此,詩社從農舍“遷都”鎮文化站,門庭也改為“新苑文學社”。從此,新袁鎮文化站天天可見這幫“好漢們”進出的身影,雖沒有古時老學究們的搖頭晃腦的“之乎者也”,倒也不失現代文人雅士的儒雅風范。
如魚得水的雅士們,經過一番“倒騰”,于公元2014年春,竟“倒騰”出一個刊物來了,名曰“新苑”,一為“新袁”諧音,二取新袁新城新意,倒也是貼切萬分。旨在把握時代脈搏,弘揚人文精神,記載發展足跡,展示地域風采,挖掘本土文化,追尋民族之魂,歌頌美好人生,引領社會風尚。
“新苑”第一期問世,沒想到反響強烈,眾讀者說:“身邊人寫身邊事,看著真實親切,沒想到咱們這小小旮旯,也能有高人出這等好看的`刊物,下期啥時出”?
望著這些求知若渴、翹首以待的一張張讀者的面孔,聽著那暖人心扉的一句句贊語,張云修老人與他的伙計們臉上流露出的成功與喜悅的神情,燦若夕陽,不,更比夕陽勝三分。
【誰說旭日近傍晚散文】相關文章:
夜近黃昏散文11-13
夕陽無限好何懼近黃昏散文11-28
旭日東升的成語解釋01-13
描寫傍晚的成語04-04
描寫傍晚好段04-14
傍晚記敘文04-02
綜合探究活動 我像誰說課稿11-03
描寫傍晚的好段04-17
描寫傍晚的好段素材03-01
我愛鄉村的傍晚作文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