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掃塵成為習氣散文
艷陽高照,春入舊年。一年的忙活,到了春節是否該歇一歇了呢?即便是在小時候也不盡然。
孩提時代的臘月,總是充滿著無限的期盼,大人們卻依舊閑不下來。因為所謂的新年新氣象都來源于大人們舊年的奔波和臘月的精心準備。迎新的前提首先是除舊,典型的年俗就是掃塵。據說早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習俗,后來還有“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之說。相傳“塵”與“陳”諧音,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來個徹徹底底的“除舊布新”,以此寄托新年的美好愿望。
家鄉的掃塵一般在小年(臘月二十四)前兩天,洗洗曬曬,灑掃庭除。我們家樓上樓下,前前后后,至少要忙活個兩三天。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撣塵”,拿一根兩三米長的竹棍,再綁上一把笤帚,足以夠到屋里的每個角落。天花板和屋頂拐角的蜘蛛網是重點清除對象,這可是一項粗中有細的活,既要力度掃干凈,又要顧及燈啊線啊的,還要防止自己迷了眼。
當然,這一切對于細心的我來說并非難事。掃完之后就是擦洗,什么柜子、桌子、門窗、床角以及其它犄角旮旯的統統讓它們恢復廬山真面目。小時候總是看著母親操勞,我和妹妹頂多是幫忙掃掃地。掃著掃著,我們不禁尖叫,因為從窗戶照進來的陽光讓我們看到了空氣中那些飄飄揚揚、四處游蕩的灰塵。那時的我們只知道好玩,不停地在光束中穿行,用手抓著那些若即若離的微塵。直到后來,那篇《假如沒有灰塵》才讓我恍然大悟。
“時時勤拂拭,勿使染塵埃”其實,收拾房子也是在收拾心情。一個人,一路奔波,總有過消極的念頭,總做過失敗的事情,總有過郁悶迷茫的時候,而這些恰恰如這世間的微塵,不必太在意,因為它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過你不能讓它經年累月地沉積,否則它會朦朧你的雙眼,污染你的心靈。
前幾日讀到詩人商震的那首詩歌《潔癖》,其中一段很讓人回味。“我洗凈抹布走進書房,擦凈每本書,擦凈我案頭每頁稿紙。我一邊擦,一邊自語:我不能消滅任何一粒塵土,但,我也要拿起干凈的抹布,表明我的態度”作為老師的我,每一刻,都拿著抹布,不為消滅塵土,只想表明我的態度:驅趕一切污染孩子心靈的濁物。
不要指望沒有灰塵,即便你有潔癖。
一顆包容的'心會幫助你凈化這個世界,讓它顯得更美好。誰的周遭都有污濁,因為是人就有缺點,再優秀的人也會有傳播負能量的時候。我們要做的是多花時間去凈化心靈、成長自己,少花時間去抱怨上天、苛責他人。
不要讓心靈蒙上塵埃,即便你很邋遢。
每個團隊的建設都講究不要做情緒和氣氛的污染者,其實作為社會人,家就是你為人處世的小團隊,國則是你保障你幸福生活的大團隊。每一個小我所傳播的正能量之于團隊都是偉大。如果你是一位家長,當你被自私的灰塵裹挾墮落時,家,豈止是少了一位親人;如果你是一名公務員,當你被利益的灰塵蒙蔽雙眼時,國,何止是少了一個棟梁;如果你是一個企業家,當你默許那些有害煙塵肆意排放時,世界,不止是少了霧的純潔!
古語云,苛政猛于虎。而今,一顆蒙塵的心,似乎比霧霾本身更要可怕。
過去,窮人過年叫過關,現在條件都好了,年關都是福。只是,有人身在福中不惜福。很多時候,不是你忘記了年俗,而是你太久沒有用行動將它們記起。不是沒有了年味,只是你沒有用心、用習慣去營造。
“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讓掃塵成為習慣,讓心靈遠離黑暗。
【讓掃塵成為習氣散文】相關文章:
林塵來過散文05-01
讓尊重他人成為習慣作文08-24
中考寫作素材:讓善行成為習慣07-29
散文:讓花香彌漫12-14
讓感恩成為一種習慣作文08-21
關于戀人已成為過客的散文11-08
讓愛地久天長怎樣散文11-11
一塵不染造句01-24
初夏讓友誼相守在綠意里散文11-10
掃蚊行動750字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