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九十散文
人到七十古來稀,但九十年的人生能有幾個呢?
九十歲的年輪如曇花一現,從稚嫩開始,從嬌艷開始,以至于走向成熟,走向衰落,很短暫也很漫長。
今晚月色依舊皎潔,浩瀚的天宇繁星滿天。隨著零點的鐘聲敲響,早已進入暮年的外婆跨進了九十歲的門檻。
這一刻:月亮和星星最先見證著外婆的壽辰,以平凡,迎接著一個生命的奇跡。
這道吉祥的門檻終于緩緩地為外婆敞開,我看到外婆是那么知足、恬靜。
為了等待這道門,外婆足足走了近一個世紀,耗盡了一個女人的青春和激情。
這條路很曲折,留下了她深深淺淺的腳印。但在這些密密麻麻的腳印里,卻見證著外婆一生的蹉跎,以及她丈量人生的艱辛。
這條路好漫長,從春天走到冬天,從苦澀走向幸福,帶著滾滾紅塵、裹著風花雪月、穿過煙雨蒙蒙......
九十年的春華秋實,九十年的暗香沉浮,讓外婆飽嘗滄桑,受盡磨難。
不堪回首的往事,是外婆不敢提起傷疤。但總是在夢里回放著,讓外婆不能釋懷。
外公的家,本該是殷實和富足的,但由于家道便故,頃刻間便衰敗致窮。
皆因命運的捉弄,十六歲,一個含苞待放的年紀,如花似玉的外婆,走進了這樣一個衰敗的家族。從此,她的人生發生了逆轉,從讀書識字、穿金帶玉的富家小姐,走向了饑寒交迫、自食其力窮家婦人。
現在,一回想起,剛走進這個家的情景就讓她渾身顫栗。漏雨的房舍,透風的窗戶。寒風颼颼,凍的人冷如骨髓。什么是家徒四壁,什么是貧寒交加,眼前的一切就是這樣。
三從四德,從一而終的傳統禮教,讓外婆不敢和命運抗爭。她只相信命,這都是老天的安排。這就是命,她認了。從此,外婆放下了一個大家閨秀的尊貴,用她柔弱的肩膀默默地撐起了這個殘破的家。
可這副擔子好沉、好沉!一壓,就是幾十年。
在公婆的眼里,媳婦是他們買來的牛馬,劈材燒火,挑水做飯,耕田種地,收割歸倉,喂豬養雞都是媳婦的責任。在男人的眼里,女人就是生兒育女的機器。
從跨入這個家的那一刻,在三十幾年的光陰里,外婆把一個女人的青春,都用在了生兒育女,撫養兒女的身上。
忘不掉那個艱難的歲月。祖父、祖母衰老,外公生病,掙不下工分,外婆一個人承擔著全家的生活。吃了上頓沒下頓,柜底刮了一層又一層,真是巧媳婦難做無米之炊。她隱忍著淚往肚里流,只能強忍著內心的酸楚,強忍著別人的白眼,走東家,串西家,為孩子們借來一點充饑之食,因為,她是媳婦,更是母親。她不能眼睜睜看著孩子挨餓,不能看著這個家衰敗呀。
忘不掉凄風苦雨的日子,家里最小的小姨來到了世上。可惜,由于沒有食物,缺乏營養,外公束手無策,外婆骨瘦如材,沒有一點奶水,為了給小姨一條生路,生下來十天的小姨便成為他人之女。
這成了外婆一生都感到愧疚和不安的心病。那一天,她多么揪心,當孩子被人抱養,離開家的那一刻,她感到撕心的痛,骨肉分離讓她的心如同掉進了萬丈深崖。也就從那一刻起,一根愛的線便緊緊牽著她的心,整整四十幾年啊,四十幾年的牽掛和思念,讓她過早的蒼老。
外婆一生養育了八個女兒.一個兒子。舅舅還沒有出生時,在族人的眼里,趙家就要斷子絕孫,這一切都怪罪于外婆的無能,生不出頂門立戶的兒子。一時間,流言蜚語,冷眼譏諷一起向柔弱的外婆襲來。但是,堅強的外婆沒有低頭,一如既往的支持和供養著媽媽和姨姨們走向學堂。
“送女娃上學有啥用,還不是在給人家養娃嗎?”“女娃就應該學做針線,繡繡花,做做飯”“你看趙家的那幾個女娃瘋瘋癲癲,像個啥樣”等等,當這些冷冰冰的話語,傳到外公耳朵里,讓外公本來因生不出男孩而自卑的心態備受刺激,可憐的外婆就成了外公發泄郁悶的對象,經常拳腳相加,惡語相向。事后,善良的外公還是頂著族人的壓力,和外婆仍然一如既往地支持媽媽和姨媽們求學。外公的善良,外婆的外柔內剛終于成全了兒女們,因為他們深知讀書識字的好處。
在這個閉塞的小山村,有如此堅韌,眼光遠大的母親少之又少。在當時來說,是多么難能可貴。外婆用她堅強的意志和蘭心蕙質為子女們鋪就了一條幸福之路。
讀書是興趣也是本領,姊妹中,愛讀書者都堅持了下來,小有成就,不愛讀書者都半途而廢,成為了外婆的好幫手。就這樣,媽媽酷愛讀書,在艱難中完成了學業,成為了一名教師,五姨成為了一名會計師。小姨在一個知識分子家庭里,幸福成長,最終也成為了一名中學教師。姨姨和舅舅們也都憑著自身的努力,個個在城了站穩了腳跟,生活安逸,家庭幸福。
回望外婆的.一生,平凡而堅強,她不斷地奉獻著,直到滿頭銀發,她不但養育了自己的子女,還帶大了孫子、孫女,外孫、外孫女十幾個。
如今,被她帶大的孫子孫女,個個走向了工作崗位,最大的重外孫已長大成人,結婚生子。就在去年,她的第五代重外孫女也來到了世界,聰敏漂亮,活潑可愛。
外婆在這個五世同堂的大家族里,是壽星,也是功臣,參與并見證著樁樁喜事和家族的興旺,她的內心是寧靜,知足。
在農村,和外婆一樣大的老人都走向了天堂,終息大地。外公也在二十幾年前就撒手人寰,過早的離開了外婆。
為了不讓外婆孤獨,孝順的姨姨和舅舅便把她接到了城里,享受著農村老人沒有享受過的幸福生活。
九十歲的外婆雖然步履蹣跚,但是身子骨硬朗,耳聰目明,記憶力不減當年,還能一口氣能爬上六樓。
這就是外婆,受盡人間苦,福祿在晚年,這也是她人生最簡明的寫照。
今天,子孫滿堂的外婆被簇擁著,滿臉微笑地踏上紅地毯,款款走向壽慶的酒店。
斟滿一杯杯紅酒捧給外婆,是兒女子孫的感謝也是祝福,感謝外婆一生的辛勞,祝福外婆健康長壽。
今天的外婆很漂亮,穿一件喜慶的深紅色唐裝,一頭白發高高的挽起,依稀看見當年外婆的風韻,讓外婆精神舒展、喜氣洋洋。
今天的外婆更是激動,小姨終于回家了,她和姨夫從千里之外趕來為她祝壽。
回家的路,好長,四十年魂牽夢繞,小姨終于回到了母親的懷抱。母子團聚的日子是回歸,是溫馨,是舔犢情深和天倫之樂。外婆歉疚了半生的心安然了。她深深感嘆:“到底是娘身上的一塊肉,不論走多遠,還是會回來的”這就是難以割舍血濃于水的親情啊。
今天的外婆很知足,五世同堂的大家庭,真正地充滿了和諧與團圓。
家是幸福的港灣,有外婆就有這個家,即使一無所有,也是溫暖的。
堅韌、寬厚、豁達、善良是外婆的品德。
淡然面對,和藹處事,愿心如止水的外婆永遠高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