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抒情散文隨筆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小巷遙想散文隨筆
總有一個愿望,挽平靜的心情,攜散淡的意味,漫步于各個城市之間的小巷中。
小巷里,沒有喧囂和熱鬧,回到這里,只能感受到心靈包袱的放松和人生旅途的卸載,沒有了名與利的牽絆,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也就更加的平實熨帖。
信馬由韁的在小巷中走,可能會突然的竄出一條小狗,讓旅人在緊張中釋然,也許會扎手跑出一個蹣跚咿呀著的孩童,后面緊緊跟著老翁或者老媼,喚著那孩童的乳名:慢點……
小巷中的商鋪實在,大抵是售賣者的長期客戶都是街坊領居,也就沒有了投機耍詐的必要。絕不會看你是外地的旅者就很宰你一把。還會在你不足一元零錢的時候,給你一瓶沁人心脾的礦泉水。
走的累了,走的乏了,就可以任意的走進小巷一個出售飯點的鋪面,老板會為你端上一盆水,讓你洗了手臉,沏上一壺茶,給你一個甜善的微笑。在這里就可以讓心休息,讓腸胃得以充填。食物也大多是物美價廉的經典風味,沒有以次充好的食物,這個城市的精華小吃,在這里復制的有了模板的味道,那份愜意和舒心,便真的會有了家的感覺。
行走在小巷,猶如走在人類歷史的長廊。小巷可以是土路,可以是磚地,也可以是水泥的地面。然而,最令人欣喜的還是南方那種石板鋪就的街巷,若是再有了絲絲細雨,那情形,便會溢出許多的詩意出來。人與人之間的親情和友愛,在一個:吃了嗎?你好!的問候中,達到了極致。
你可以面對小巷的出口站定,在身后馬路的吵鬧中,凝視小巷深處的恬靜與秀美。你也可以把耳朵緊貼的小巷那青磚包裹的泥土墻上,聽歷史在小巷中走過的腳步聲,感受小巷那無盡的滄桑。
多少個黎明,我佇立在小巷,看扛著寶劍和各種運動器械的老者,看騎單車急行的青年,看手握紅綢,紙扇忙碌的大媽……多少個黃昏,我行走在小巷,聽燒水的快壺吱吱的聲響,聽喚兒吃飯的長調,依然有那責怪學子的聲音傳出來……這小巷,便活起來,動起來,有了生活和朝氣蓬勃的氣息。
對于許多人來說,旅者的腳步總是急匆匆的,景色也在不斷的變換之中。對于許多常駐的人來說,小巷是他們心靈的歸所,小巷是他們生活的希望。而小巷的美與特色,卻在旅者的眼中,更加的'鮮明和突出了。
小巷,是一個城市的文化所在,是一個城市的靈魂所在,這里的景致,以質樸的原生態的形式表現出來,就有了幾百年、幾千年的積淀在里面,書寫著這個城市悠久的文化和未來的生與死。
當城市規劃真正的成了一些人斂財途徑的時候,拆遷,就顯得很蒼白,水泥街道展現著一樣的面孔,小巷中的文化和小巷傳統的傳承,就在那一個又一個老人口中的傳說中,成為歷史。門前幾百歲的老槐樹,年輪里長滿了故事的見證,被造城的運動毀滅,當四合院的老奶奶,顫巍巍的走出了居住了幾代的院門,回眸之間,那滴老淚,是流給誰的紀念?
當城市建設被大批量復制粘貼的時候,失卻的小巷就顯得更加珍貴,沒有了小巷的城市也就沒有了原來韻致和風情。
小巷,存留在歷史的長河中。小巷,保留在人們的記憶里。
【小巷遙想散文隨筆】相關文章:
遙想蘇子當年散文11-19
青青的小巷現代詩01-14
《小巷深處》導學案(初一上冊)07-21
夢見散文隨筆01-03
愛情散文隨筆01-21
關于散文隨筆10-13
七年級語文《小巷深處》課文07-21
七年級語文《小巷深處》教案04-04
善待自己散文隨筆08-24
人生橋梁散文隨筆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