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洞祈福散文
這是一個春天的故事,我們走在初芽漸露的景區小道,一路盤山而上!
天心洞不是一個山洞,而是一個自然成熟于山巖之上的深潭,潭面上狀如桃花,水色深綠。但在這個少雨的春天,我們只能遺憾地看到,那沒有流泉飛瀑的天心洞。景區管理員對我們說:“若是春雨來時,其上細流涓涓,雨聲潺潺……十分美妙!”
管理員還告訴我們,天心洞已被評為“AAA”旅游景區,若我們真想看一下高山流水,也可以讓上面水庫放少量水,以供拍攝!
是的,他真是好人啊,但我們卻微笑地婉拒了!水庫是人民的生命線,怎么能因為看風景而隨意放水呢?此番好意我們心領了!盡管不見流水,天心洞依然景觀秀麗!
走近天心洞,眼下是一潭悠悠碧水,前方壁巖石立,下方水入橋孔;踏入天心洞,我們昂面朝天,如立于天地之中。故景區管理員告訴我們,這就是“天心”的由來!此潭此洞雖小,但在閩南泉州有此境地,卻也是別出心裁的好地方,空氣清新,氣溫和爽!據說,這里還流傳著一段八仙降龍的故事。
潭上,有一方“重修象管巖碑記”記載曰:“隋創佛寺,緣龍太子受道于斯,又稱‘龍宮’,后建道觀改奉八仙,因脈像形而號‘象管巖’……”
原來,天心洞早在隋朝就建寺了,先取名為“天香寺”。后來,又歷經數朝數代的波折,于清朝之時,將“天香寺”改為道觀,信奉起八仙來。這其間的緣故和奧妙,就因為傳說中“八仙伏龍”的故事而得。
話說從前有一龍太子,因作惡不端與八仙結仇,為八位神仙聯手制伏并困于深潭教化,終成正果。龍太子深感其恩,遂于此潭居住,神佑鄉里。另有一傳說,龍潭底直通陳壩石壁水庫,面濟滄海,是龍太子每年回家省親的必經之路。“天香寺”因有了這個傳說,方改佛寺為道觀!八仙隱惡揚善,教化世人的.故事,也早在民間傳開了!
此時,恰是艷陽高照,我們順著右邊的石階往上盤旋,因山勢陡峭,春陽和煦,一小段的山路竟爬出汗來,口里喘著粗氣。雖然今年的雨量不是很充沛,但一路上的樹木花草,已然發出新芽,鵝黃的、淡綠的樹葉油光素鮮;而石階兩旁的野花,正在悄然地、無拘無束地開放;樹林中的鳥兒,呢語聲聲,清脆悅耳。
是的,這里的空氣清新,氣候溫暖,早春的樹木不因雨水稀少,而停止抽芽開花的腳步!正如我們,不因山勢陡峭,依然帶著尋找的新奇,一路往上攀登!
因為時間關系,我們并沒爬到石壁水庫,而是順著山道,往回轉了一圈,但天心洞周遭的景觀,已展露在我們眼底。
是的,不管上山下山,隨時都會有奇異的發現。我們發現,總有一兩位年輕婦女,立在龍潭的欄桿旁,低頭靜靜地俯望潭下倒影。她們,到底在想什么?
后來,我們問了景區管理員,他說:這是當地留傳的一種風俗。婦女佇立潭邊,靜靜俯望潭底,把心中的想望,告訴潭下的龍太子,讓他保佑自己心想事成!老一輩人說:“泉州有兩座仙公山,一是洛江馬甲的‘北仙公’,一是南安水頭的‘南仙公’!”而天心洞,就是“南仙公”了,據說,人到龍潭來照影,當是有求必應的!
那么,就讓我們在這和煦的春天里,祈求一份最美好的愿望吧:愿一切幸福和夢想,能在每個春天、每一個季節實現!
【天心洞祈福散文】相關文章:
祈福江南散文11-03
散文欣賞寧靜的仙人洞11-03
《洞仙歌》賞析10-02
《黃家洞》唐詩鑒賞02-04
名人故事:屈原洞中苦讀04-12
芙蓉歸來不看洞750字04-01
出云洞民間神話故事08-30
洞仙歌幼兒宋詞三百首11-24
《洞仙歌》戴復古宋詞鑒賞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