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營散文
為避夏日炎熱,今日早起和妻奔赴鄭東新區(qū)軍營,去看望正在空軍某師部鄭州場站服役的外甥,士官四級,今年已入伍15年,面臨轉業(yè)。 軍營地理位置優(yōu)越。西側遠望是縱穿南北的中州大道,北眺是漂亮的鄭東新區(qū)國際會展中心,南門正對著橫貫東西的金水東路,東面是軍營家屬區(qū)。交通便利,四通八達,三面樓宇環(huán)抱,2000畝營區(qū)鬧中有靜,寬闊而大氣。營房既有上世紀50年代的瓦屋平房,又有8、90年代的多層樓房,還有在建現(xiàn)代辦公樓宇,建筑風格各異,記載著軍營的既往發(fā)展變化。 師部南大門寬大氣派。門楣上方中央矗立著“八一”軍徽標示,熠熠生輝;長長的伸縮門兩側筆直的站立著兩位年輕的軍人,面容威嚴,人們遠遠望去就知這是省會都市中的一座軍營。
辦公大樓面南座北,寬闊的廣場上五星紅旗高高聳立,長長的影壁墻上書寫著毛體“為人民服務”五個大字,紅光閃閃。兩側遙相對應的是既長又高大的宣傳墻,體現(xiàn)著軍營的威武雄壯,記載著師部歷史的輝煌業(yè)績。 這里辦公區(qū)有師部辦公樓、航空管理中心、場站辦公樓等,生活區(qū)有招待所、衛(wèi)生所、食堂、浴池、文體館、幼兒園、宿舍和官兵們進行文體活動的大操場,還有一棟棟家屬樓、小游園、水電房、停車場,更有南大門兩側大片的.蔬菜地、綠地和大院里多處寬闊林地。 值得一提的是大操場中間設有足球場,綠草茵茵;周圍是紅色的數(shù)道塑膠跑道,材料高檔而規(guī)范,場地寬大而整潔。操場內東側設有籃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場數(shù)個,場地規(guī)劃標準。大操場有兩個進口,北門是主進口,正對著文體館,便于官兵們進出;西門是小門,便于住在操場西側的官兵及家屬們早晚鍛煉。操場內西側從南到北設置幾十種軍事體育鍛煉器材,幾乎是應有盡有,比較齊全。但是,一上午我沒有看到有一個人在操場上活動。 院內水泥道路縱橫交錯,寬窄不等,在較寬的路面設置了數(shù)道減速帶;3層場站辦公樓前的大片空地上,不規(guī)則地停放著十幾輛軍牌轎車和吉普車,也有地方牌照的。路旁樹木參天,有白楊,有法桐,都有兩人合抱粗,茁壯挺拔。在建的十幾層師部辦公樓工地上,主體框架結構已快完工,工程主要是在補砌墻體和后續(xù)建設。高高的院墻與外界隔開,墻頭上拉有鐵絲網(wǎng),南大門和西門門衛(wèi)都實槍荷彈戒備森嚴,好個軍事重地閑人莫進!
以前我也曾來過幾次,都是外甥帶領入內,神秘之地沒敢越雷池一步。這次不同,在妻的慫恿下,我們騎電摩進南大門時長驅直入,旁若無人,門衛(wèi)哨兵也不阻攔,視若院內熟人一般,可見這里戒備并非固若金湯,仍有機可乘。再巡視大院的角角落落,除了看到幾位建筑工人在忙碌外,幾乎看不到軍人,聽外甥講,正辦公時間軍人都在室內工作,偌大個院子機關人員本來就不多。正是基于此種原因,我才有機會大膽地逛了一圈,把軍營外貌看個究竟,一揭往日她神秘的面紗。 古人云:“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軍營,顧名思義就是軍人的營地,或者叫駐扎地、大本營。古代打仗要安營扎寨,軍帳中有指揮官,有士兵,也有謀士,更有武器、后勤保障之軍需品,比如:“軍馬未到,糧草先行”中的“糧草”就是軍用必需品。而外甥所在的場站后勤保障隊就是相當于古代的軍中后勤供應單位,負責場站的吃喝拉撒睡等。 作為空軍現(xiàn)役軍人,外甥在此盡義務15年來一直從事后勤服務工作,除每周輪流值班堅守陣地外,平時工作任務比較輕松,但紀律嚴明,一般不準出軍營大院,出院上街辦事必請假,領導同意方可。怪不得人家說:“當兵不自由,自由不當兵”,紀律約束嚴是從事其他所有行業(yè)都不可比擬的。外甥到今年11月中旬要轉業(yè),按政策可在鄭州安排工作,一批新兵將接替。
盡管近在咫尺,但是作為老兵的親屬今后再想進軍營,已幾乎不可能。所以,趁外甥還在,抓緊多來幾趟,旨在更多地了解新時期的軍人,熟悉軍營生活,學習軍事知識,豐富人生閱歷。
【軍營散文】相關文章:
走進綠色軍營作文03-07
行者散文11-19
期盼散文11-19
黎明散文11-18
山杏散文11-18
初戀散文11-18
水巷散文11-17
陽臺散文11-17
閑言碎語散文11-16
想你散文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