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路過村莊散文

時間:2022-03-24 12:22:39 散文雜文 我要投稿

路過村莊散文(通用7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散文吧?廣義上的散文是指不追求押韻和句式工整的文章體裁,與韻文、駢文相對。那么你真的知道要怎么寫散文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路過村莊散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路過村莊散文(通用7篇)

  路過村莊散文 篇1

  黃家坪村。村口應該有招牌的,我還沒來得及看清,車子就滑過去了。村后一座大水庫,碧波蕩漾,細風旖旎。岸邊始終不見垂釣的人,這樣更好,沒有人打擾它的嫻靜。村莊就錯落在黛色的山腳下,比紅旗村更顯沉靜。

  村里還有幾幢瓦房。青瓦白墻,幾叢竹林從斜墻邊探出頭,清新婉約如宋詞。檐下一根粗一粗的木樁,上面掛著幾件粗布衣。屋前還有小溪,嘩嘩流著。溪里如有魚,想必在睡夢中也能聽到魚兒的嬉戲吧。柳樹和桃樹就長在溪旁,陪伴著溪。桃花盛開,柳絮清揚,熱鬧過后,都落在溪里。不管你心里面有沒有溪,溪總是和鄉(xiāng)人一起打發(fā)著光陰。

  他是我在這條村路上見過的唯一的青年男子。一個人,孤單地蹲在屋前的場地上,腳后跟倔犟地露在黑色燈芯絨布鞋的外面。或許他正生著病呢,臉色異常慘白,整個人瘦骨嶙峋,似只有一副骨架子。如果是在黑夜,門后突然探出這樣一張臉,該是何等地駭人。他無精打采,目光里含一著憂郁,一直看著我們的車從他家門前開過。

  山清水秀。同伴在我的耳邊呢喃:好一個山清水秀的村子。我卻突然有幾分驚惶,有些害怕不可掌控的命運。但愿在這山清水秀里,那個男子的臉色快快紅一潤起來。

  路過村莊散文 篇2

  一直以為自己是適合村莊的,因為懂得才覺得適合。其實不是,人有時候連自己都不懂。

  進城的路上,遇到一位挑著菜沿路叫賣的婦女。擔子里面的黃瓜和四季豆,碼得密密實實,青翠欲滴,想必剛從菜園摘下來,自己還舍不得嘗,只想早早趕到城里去賣個好價錢。她和我的年紀應該差不多大吧。被汗浸一濕的頭發(fā)耷一拉在眉梢,累得氣喘吁吁。我買她的菜,順便問:為何不坐公交車呢?她汗涔一涔地:舍不得,要兩塊錢車費!孩子讀書可花錢!我默然不語。或許,我僅懂村莊的安靜。村莊安靜的背后藏著些什么,我并沒有懂。她在村莊里日夜生息,有時候可能還會罵罵咧咧地嫌棄村莊的安靜,但她其實是懂得村莊的。

  在相當長的時間里,我喜歡安靜。當人生際遇碰到拐角的時候,安靜說來就來了。其實安靜只是一種感覺。是疲憊的人給自己尋求的安慰。也在相當長的時間里,我好像很容易就滿足。看到好看的書會歡喜,看到心意相通的朋友會歡喜,看到一條軟一綿綿的花裙子也會歡喜。看到一座秀秀氣氣的村莊,更歡喜。其實,有些未必是真歡喜。不過,我定會慢慢了解村莊的,就從安靜開始。

  路過村莊散文 篇3

  清晨,初升的太陽緩緩將無數縷金光閃閃的絲線舒灑于廣袤的天宇,陣陣泥土的清香隨著柔和的東風漸漸在清新的空氣中飄溢蕩漾。遠處,青山藹藹,綠水悠悠;近處,茵茵碧野中綻放著片片金黃,絕美的清晨,神奇的大自然令人心曠神怡!

  登高俯瞰,如畫的勝景中,遠遠近近的村莊星羅棋布。白墻紅瓦、紅墻灰瓦……不再是以往低矮、陰暗的模樣,幢幢高柱飛檐,棟棟窗明幾凈。

  星移斗換,時過境遷。古老的村莊,在少了中間一代中堅力量之后,已很難尋回往日的模樣。不再有曾經飛歌、暢爽的情致,家家兒童留守,戶戶老人空巢。

  草木枯又榮,候鳥往也返。春分已過,村莊好像并沒有隨著沉睡的大地一起清醒,要不,曾經如絲云似的裊裊炊煙,怎么此刻,還沒有像以往那樣自如地在空中飄蕩呢?

  須臾之間,幾次近鄉(xiāng)之境躍然浮現在眼前。如今的村莊,清一色的爺孫、奶孫組合。每日清晨正值上學的高峰期,無數睡眼惺忪的寶寶們身后,緊跟著的是肩背書包,手提早點、飲料的爺爺或奶奶。為了下下一代,他們冷落了鍋臺,沒了人做菜添柴,哪來煙絲霧黛?

  曾經的村莊,大大小小的池塘,歷經幾場春雨過后,水已經滿了。陽光燦爛的春日,微風拂過水面,碧波蕩漾起炫目的靈光。岸邊的垂柳,這會已綠如絲絳,柔細的枝條在水面不停地描畫著美麗的春景,喜得水中各色魚兒四處游竄。可是,“春江水暖鴨先知”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史詩,池塘,被經年的淤泥填得已容不下春水,厚重的灰色積泥上,七零八落地躺著被霜雪凍成褐黃和被春風喚醒重生新綠的各種植物,沒有了春水,哪來游鴨?

  村莊四周,以往襯著燦燦金黃的,那綠茵茵的一大片,一大片,都是在微風中歡欣翻滾的麥浪,如今,卻是一眼望不到邊的草灘。昔日,村中的巷頭道尾,雞打鳴、狗汪汪;小河邊的野草地上,豬兒肥,牛兒壯;荷塘里面小魚、小蝦嬉鬧歡暢。如今……

  兒時的我,以成為一名鄉(xiāng)村教師為最遠大的理想,只因為那時,農村經濟條件落后,教室破舊,教師緊缺,小學大多都是復式班,一、二年級一間教室一個老師,三、四年級一間教室一個老師,那時的小學是五年制,唯有成為畢業(yè)班的五年級才可以獨獨享有一間教室一個老師。隨著改革開放,社會迅猛發(fā)展,當我可以實現自己的理想時,這兒的學校已人滿為患。

  如今的我,以倡導廣大農民朋友歸園田居作為自己的夢想,不忍看著原本可以雞鴨成群,豬肥牛壯,魚蝦滿池,黍糧滿倉的村莊日漸荒涼;不忍看著一座又一座廠房取代大片大片的綠地和青山。致富原本可以靠水吃水,靠山吃山,為何都要棄之而背井離鄉(xiāng)啊?

  倘若一直這樣,若干年后,在如此清新的早晨,我們的兒孫,能否感受到村莊如昔日般健爽??能否享有似今日一般和諧優(yōu)美的大自然?

  路過村莊散文 篇4

  上初中之前,我的童年的大部分時間是在農村度過的。我的家在東陳莊,那里有14戶人家,一個村委會,一所小學。我家在學校正南面,每天都會有很多學生從家門口路過。記得該到上學的年齡時,別家的孩子吵著要上學,我卻哭著不去上學,到現在我也不明白當時是怎么想的,還在夜里被父親關到門外。

  農村的孩子沒有什么好玩的。放學后,跟同學們打玻璃球,打四角,那個時候正是男孩子調皮的時候,偷過別人的西瓜、甘蔗……回想起來,覺得真是有意思!逮魚摸蝦是農村孩子的特長。如果在夏天,哪的魚塘放圈了,哪條小渠有魚了,放學后,就拿著網兜飛奔而去,等到吃晚飯的時候,一滿兜魚,滿載而歸,不過這時候鞋子可能會濕,腿上還會有泥巴。春天的時候,麥田里的麥苗已經長得很高了,綠油油的,一輪明亮的圓月掛在當空,遠處是閃著孩子們的影子,不時響起歡樂的笑聲。那是在麥地里玩捉迷藏,以至于常常會把麥苗踩倒,等第二天要系紅領巾的時候,卻發(fā)現不見了。

  農村人講求熱鬧。哪家結婚了,全村人都會來祝賀,一家小院子一時間擠滿了上百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長輩們通常在一桌,婦女在一桌,男人們坐一桌,還有專門給孩子們準備的桌,總共下來得十來桌,村民們都會帶點自己的心意,但主人不在乎多少,圖的就是個熱鬧。最讓人佩服的是“廚師”了,別小看這“廚師”,雖不是真正的廚師,但在方圓十幾里名聲可都是響當當的。而且每次都給人家義務做飯。還有誰家生小孩子,孩子考上大學了,都少不了宴請,還要放電影。白色的方塊電影布,幾盤膠帶,一臺投影機,不知給村里帶來了多少歡樂的氣息。夏天的時候,天熱,早早地吃過晚飯,幾家人便聚到一處乘涼,有時坐著凳子,有時坐在席子上。開始拉起家常,他們講的東西很多,有日常生活,有歷史常識,最有意思的是聽老人們講述往事,訴說著曾經的艱苦生活,顯然,有現在這樣的生活已經很滿足了。農村人喜歡樂于助人,哪家的稻田多,忙不過來,就會有很多人來幫忙插秧,晚上在自己家請吃一頓飯就行了。

  最有意義的要算過年了,那時的農村,基本上家家戶戶都養(yǎng)了豬,臨近過小年的時候,每家都會殺豬,這樣,肉差不多可以吃到元宵。甚至多的話放到以后,可以吃到臘肉了。離年三十的這幾天是最忙的,要買各種各樣的年貨。年前的幾天,人們會拿這紅紙找人寫對聯。不像那些印刷的對聯,拿起一毛一筆在紅紙上揮灑,體現的是真正的心情,大年三十的晚上,餐桌上的東西也是最豐富的了,但大多吃不完,便很快撤盤,為的是看春晚,也不記得從那一年起,春晚變成了過年的一種文化。我在想,如果以后沒有春晚的話,生活會是怎樣的呢?正月初一大早,路上已有深深淺淺的腳印,不管雪多大,路有多滑,也擋不住人們拜年的腳步,小孩子們早早地起床拿著大袋子,一家家地敲門喊著“叔叔,阿姨過年好”不一會的功夫袋子已裝滿了好吃的。吃過早飯,大人們也一戶戶地進門拜訪,從初一到十五,人們便拿著禮品走親戚,不管路途有多遠,山路有多崎嶇。

  路過村莊散文 篇5

  農村最大的色調是綠、黃。在人們的印象中,不管是山地還是平原,要么是一望無際的綠色,要么是廣闊無垠的金黃。春天播種希望,秋天收獲金黃。我覺得城鄉(xiāng)的.最大差別不只是交通條件的便利與否,也不只是生活方式的差異。城里人住在密集的人群里卻總是陌生面孔,農村人雖散散落落地聚在一起但有強烈的歸屬感,這種歸屬感是農村人特有的,是在漫長的歷史中逐漸形成的。南方如此,北方亦是。

  南方的農村有“小橋流水人家”的詩意,有“稻花香里說豐年”的'意象。有“聽取蛙聲一片”的意境,即便是現在,仍可以山清水秀,和諧相映。

  北方的農村顯然少了水的滋潤,平原與大山,造就了豪放的情懷,但村莊又大都是一樣的。古詩中有很多是描寫農村的,那時的繁榮都是用畫面來呈現。

  農村是個比較安靜的地方。沒有什么特別的聲響,有的只是農忙時的拖拉機的嘟嘟聲,有時兩個人老遠的看見,高聲地打招呼。如今,當再次的站在這里,我依然感到了“安靜,只是這種安靜中略帶著荒涼。很少再聽到小孩子做游戲的歡聲笑語了,也很少聽到嬰兒的哭啼聲。農村的空曠到了如此程度,青年們早早的輟學,到沿海一帶打工,待到春節(jié),村莊才重現往日的熱鬧,青年們或多或少的談論著與經濟有關的東西。人們聚在一起更多的是打牌,人走茶涼。春節(jié)過后,人們邊收拾行李,踏上擁擠的火車,而此時農村里只剩下孤獨的老人和剛出生的孩子,村子更安靜了。

  以前每個村子里都會有一所小學,現在在一個鄉(xiāng)鎮(zhèn)的學校寥寥無幾,很多人擁向城市,同時某些東西也正從農村中消失。田地里的人越來越少,路邊的樓房越來越多.看著一幢幢空寂的舊房,仿佛又回到了以前,只是色彩暗淡了許多,有些畫面竟模糊地看不清了。

  所謂時代的發(fā)展,機械代替了大部分的手動,偌大的田地已不再需要過多的人去動手。于是,在我的記憶里,父母收割時的畫面成了我懷念農忙時的唯一資料,炎炎烈日拿著鐮刀大把大把地割稻子,田埂上放著一壺水,一滴滴的汗掉到地上,迅速蒸發(fā)。

  路過村莊散文 篇6

  當日益快捷的生活擾亂了人們的心靈時,很多人又開始懷念著農村的安寧,開著車來到偏僻的地方住幾天,吃農家飯,干農活,但最多三天,人們便會受不了。即使人們的心靈渴望回歸,但潛意識里還是擺脫不了外在的孤獨,寧愿把大自然給的清澈心靈收藏,也不愿整天柴米油鹽地遠離喧囂,這便是人,既矛盾,又清醒。但我也知道,長久的與農村隔離,帶來的必定是短暫的新奇。

  城市帶有很強的時代氣息,農村總是歷史的親歷者。歷代文人被貶后,無不是在偏僻的院落寫下膾炙人口的佳作,很多起義又都是在泥濘的道路上揭竿而起,最終獲得勝利。我們又是追隨著時代的腳步向前去。不能否認農村的歷史地位與歷史影響力。我也知道,慢慢地,農村將隱匿于歷史的角落,或者說,它正在完成著一種蛻變。不管怎樣,一種文化存在人們的心中,是很難消除的,一種記憶若是粘貼,更是抹不掉的。它本是平靜的,就讓它平靜吧!

  不會忘記,記憶中的村莊:14戶人家,有平房,有瓦房,有一排排的楊樹。遠處的打谷場上堆著金黃|色的麥跺。幾個石磙在手扶拖拉機的拖動下不停的轉動,旁邊是波光粼粼的池塘,水面反射著刺眼的陽光。小學校園里的國旗正在飄動著,整齊的讀書聲響徹耳畔,幾聲狗叫,那是有人從某家門口路過,傍晚的時候,有炊煙緩緩的升起,偶爾會聞到麥草的味道。夜晚,微弱的燈光散落在各個方向,像螢火蟲一樣在大自然中一閃一閃。清晨,清脆的雞叫一聲是最好的鬧鐘,路上已有人挑著水桶行走。春天樹木剛剛發(fā)芽,夏天是最美麗的時候,樹木都是盡全力地吐出新綠,秋天落葉滿地,不過有種荒涼感,冬天的雪景也很壯觀,一切都被染成了白色,路上一串串足跡伸向遠方。

  每當想到這,我便提醒自己,這是記憶。也許只能在深夜或獨自一人的時候想起,不過我會保存得完好。

  路過村莊散文 篇7

  流年更迭,那些兒時的記憶,風一樣穿過深長的時光甬道,劃下深淺不一的痕跡之后,悄然遠去。

  村莊是美的。無論今時,還是現在。沒有歷史的喧囂,沒有城市的繽紛,卻自斂了一份天然的稟賦,在天際下,在世之角,安然凝佇,豐碑一樣倚著青山綠水,等待著候鳥一樣飛出去的孩子歸來。

  風兒來過,又走了,唯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不離不棄。

  村莊老了。飛揚的粉塵染白了它的發(fā),依靠了經年的大山被移走,如今變成一個個殘缺的夢兒,在大海的一側。失去了庇護的村莊,斜斜地歪倒在一片荒涼的光陰里。雜草像灰塵一樣覆滿了它的身軀,唯一閃亮的是村里高低起伏,錯落穿插的房屋,它們是村莊的不肯老去的眼眸,在那里,人們莊稼似得,一茬一茬出生,成長,然后走出村莊。

  一個陽光靜好的午后,帶了滿身的浮塵與喧囂,去看望村莊。一直認為,只要有父母在,我就會是永遠長不大的孩子。只有在父母那里,孩子所有的壞脾氣與紛擾,才被妥帖的安慰與存放。而有父母有童年的地方,也才是孩子憶念中最完美最牽心縈懷的村莊。

  那個深長的小胡同內,當年那健壯挺拔的漢子早已塵歸塵,土歸土了。凹凸不平的石墻上,瓦礫堆聳的土路上,從罅隙中生長出的野草正轟轟烈烈地進行著一場賽事。白的薺菜,黃的油菜,還有不知名的藍,紫,開得密密麻麻。植物的生命,原比人類要堅韌許多。人事可以變遷,花事卻年年依舊。

  走進去。一片殘磚敗瓦中,一個小小的,生機盎然的菜園悄悄出現。巨大的梧桐只剩下了主干,卻依然直挺挺,標桿一樣佇立在晴空下。藍的天,青褐色的樹干,形成了一種視覺上強烈的沖突。樹干低矮處,一堵矮墻扶住了一顆傾斜虬髯的蘋果樹。此刻,蘋果樹青枝招展,綠葉婆娑,正是青春好年華。

  一畦青蔥欲滴的油菜,一畦挨挨擠擠的蔥苗,還有一棵細眉細眼的花椒樹,依傍著生長。花椒樹下,一簇黃花菜,頂著狹長的葉子,沐著陽光。忽然就想起當年的樹蔭陣陣。蟬兒叫了,鳥兒叫了,和那個眉眼羞澀的男孩,一起和泥,摔娃娃,過家家。一直一直地欺負他,一直一直地讓他生氣,喜歡看他被氣得六神無主的樣子。所有被大人們壓抑了的壞與好,在那樣一個毫不設防的男孩面前,可以盡情宣泄。

  想起那個任性出逃的日子。他站在那里,接到了父母的指令,卻笨笨地看著我。青澀的嘴唇上,已經長出了細細的茸須。我奔向出口,他張開手,臉上扯了一片桃紅,眼睛左顧右盼,不敢正視我挑釁的眼。怒喝一聲:讓開。他似乎更為慌張了,身子略微歪向一邊,躲開了風一樣撞過去的我。然后,看著我像風一樣穿過原野,跨過小徑,鉆入密密麻麻的松林中去。

  而今,曾經的碎石小徑,已被父親一一篩過。就如同那些記憶和他的樣子一樣,流離在心底某一片斑駁著水色的回憶中,只有沉淀,沒有沉浮。小院的盡頭,一排香椿已經很是茂盛了。腳下是經年煙火熏染的古老墻泥,這樣潤澤下的香椿,會不會生出不一樣的香氣?沾染了人間煙火與滄桑,目睹了世事的變遷流離,看到了關于生命的隱秘與興衰,這樣的香椿,是不是會有一種靈氣,或者異象?

  打開音樂。讓幽幽的聲響灌滿每個角落。天,藍得如玉。空氣中,植物特有的清香摻雜著人生的愜意緩緩襲來。陽光拂過灰色的屋頂,黑灰色的水漬在白色的墻面上洇開。光陰的腳步匆匆,風從四面八方涌進來,將古往今來的細細描敘。

  多少載的風雨,就這樣輕輕走過了。小院中,此刻陽光安閑,流云無聲。將自己也幻化成一株植物,在這樣靜好的日子里,澄澈心志,波瀾不驚。那些路過的人與事兒,此刻俱是風,在林林總總的顛簸中吹過。清涼也好,寒酷也罷,都只是過客,只是短短的一瞬。而我,只是一顆向著太陽生長的植物,即使今宵老去,衰敗,明年還能再發(fā)芽,再吐綠,再重回少年。

  輕柔的音樂緩緩地響著。就這樣安靜地浸潤在一片白色的陽光里。心兒輕了,清了,漸次回歸了清寧。像是墜入了人生極樂之境,所以的塵埃被洗凈。即使看到日影慢慢西斜,天空若巨大的陰影,開始慢慢籠罩過來時,也不愿醒來。

  忽然想看明月。想起那句:“深山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的詩詞來。此際,風在耳邊輕輕吹過,植物的香氣,院落的往來,那個嘴角初生茸毛的少年,還有依然躲在樹蔭下張望的童年的自己,一并涌來。舊的墻壁,一個破碎了邊緣的瓷器,一齊開口說話,挽留。這個安寂的小院,剎那間林深葉茂,溝壑縱橫。我像清溪一樣,橫陳在月的眸光下。許多韶華,都如此寂寞,深深。不是人不知,而是獨獨享受著這份人不知的辰光。

  夕陽真的西下了,風有些了涼意。將自己從這種慵懶而又依賴著的情緒中拔出,走回現實。小院外,母親的呼喚,鄰家的炊煙,還有遙遠的桐花香氣,將我輕輕擁住。

  想來,我也只是一陣風,路過父母的身邊,承接了一襲血脈,然后,帶著他們期待與不舍的目光,去往生疏的陌上。遇到喜歡的種子之后,甘愿駐足,化雨,去潤澤另一份血脈的沿承。

  有一天,當村莊老去,當塵世的種種壓彎了父母堅強的脊背時,某種來自靈魂深處的召喚還會再次蓬勃,成風,我會帶著滿心的感恩與柔情飛回。繞著我的村莊,我的父母,縈回,再縈回。

【路過村莊散文(通用7篇)】相關文章:

路過的暮年散文02-16

我只是路過江南,恰如你路過我心上 散文02-05

我的流年,你的路過散文02-27

散文漸行漸遠的村莊01-30

描寫村莊的好句好段12-24

關于村莊的現代詩01-13

村莊的欲望現代詩01-13

我路過的都是詩作文750字03-17

一個人的村莊讀后感范文(通用20篇)12-23

夏日私語散文(通用19篇)11-10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天堂网性爱视频 | 亚洲欧美日韩久久精品 | 亚洲AV激情码国产一区 |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第一香蕉 | 亚洲欧美中文幕乱码在线 | 日韩中文字幕高清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