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神秘村落楊梅坪,我們走來了散文

時間:2020-12-06 08:10:47 散文雜文 我要投稿

神秘村落楊梅坪,我們走來了散文

  楊梅坪,一個讓人感到激動而又陌生的名字,一個讓我們存有諸多遐想與猜思的神秘村落。走進你并了解你的欲望敦促我們腳下的步履踏上通往你腹地的旅程,零距離接觸的念想又讓我們內心深處涌起無數的情感波濤。楊梅坪,我們走來了。

神秘村落楊梅坪,我們走來了散文

  楊梅坪,梅仙鎮梅營行政村下轄的一個小自然村,與她雖未曾謀面,但提起她,心中對她的那種親切感便會油然而生。上午7點50分公交車把我們一行12個徒步愛好者從縣城承載到梅營口,今天的徒步在阿六哥的帶領下拉開了序幕。

  參觀紅軍標語遺址

  沿著一條鄉村水泥道路緩緩而行,象往常一樣,每一次徒步,大家的興致總是特別高。說笑聲和著輕快的腳步,又有五顏六色的衣著作點綴,給這里的山水增添了不少活力。青山綠水,農家小院,碧綠的菜地,還有從身邊走過的老漢、農婦以及幼童,所有這一切構成一幅美好而又和諧的田園生活。與城里相比,生活在這兒的人們似乎悠閑了許多,我想那些整天疲于奔命的城里人是否也該到類似這樣的環境中放松一下自己的心情呢。

  數百米過后,一處紅軍標語遺址吸引著隊員們的目光,這可是一大驚喜。這座遺址歷經七十多年變遷依然保存得較為完整。幾十年來,紅軍標語以它堅韌、奮發的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生活在這里的村民。

  走進這座古老的房子,在土墻上,當年紅軍用毛筆寫下的標語依舊清晰可見。內容有:“紅軍是工人農民自己的武裝”、“中國民眾一致起來加入抗日會”、“工人實行八小時工作制”和“只有蘇維埃才能救中國”等,共20余幅,落款均為“紅軍乙8(宣)”。

  據了解,1934年8月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團在北上抗日途經尤溪時,恰逢尤溪河水猛漲,部隊6000多人在梅仙鎮梅營村休整,為了團結當地村民一致抗戰救國,寫了許多激發斗志的標語。

  徜徉在這里,眼前仿佛看到當年浩浩蕩蕩的紅軍隊伍進村和大力宣傳抗日救國的情景。歲月把那一段特殊的歷史凝固成一枚刻骨銘心的扉頁,它的存在永遠烙印在一代代人們的腦海里。

  我們以合影的形式表達我們對當年紅軍光輝歷史的紀念。

  行走在飽經風霜的古道上

  鄉村水泥路的終結處便是古道的起點,從這兒開始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古道穿越。

  由一塊塊長短不一的石板條鋪設而成的古道歷經數十年甚至上百年風雨的侵蝕變得光滑黝黑,它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見證著歲月的滄桑和人間的悲喜。前幾天的一場大雨使得這條石路變得既濕滑又烏亮,望著它,眼眸依稀飛逝而過的是那個年代來去匆匆討生計的忙碌身影,耳邊仿佛響起漢子們腳踏山路發出的咚咚聲。

  行走在這樣的山路上,每一步都得認真應對,否則一失足就有摔跟頭的可能。今天我走起路來格外地專注,因為身上背負著12.5千克的登山包,任何一個閃都會讓我失去平衡而摔個狗吃過糞便。輕裝上陣的其他隊員在一片歡笑聲中顯得異常開心。

  雨后,碧綠的樹木、灌木和雜草此時愈發鮮嫩和水靈,放眼望去,到處都是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我們一群12人的介入,使得這里的生命更加鮮活起來,鮮艷的衣著把一個綠色的世界點綴得分外醒目。人與自然的融合,心與自然的交流,無不體現著這是一個多么和諧和迷人的世界,一個多么讓人流連忘返的美麗天堂。

  當穿行在望不到天空的密林中,整個人一下變得空靈起來,被這種純粹的大自然所包圍,似乎有一種隔世的感覺。遠離了塵世,遠離了紛爭,遠離了浮躁,心靈就這樣沉靜在一片安寧和祥和的世界里,我,宛若游離在夢幻中而飄逸逍遙了。

  一陣歡呼雀躍聲把我從沉思中喚醒,原來面前出現一棵橫臥在山路當中的樹木,那可是自然的創意,此時被隊員們善加利用后,它儼然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每一個人都擺出自己的pose,相機的快門按下的那一瞬間便是我們最美的時刻。

  與一段石板路的緣分給我們的人生閱歷增添了幾分色彩,而眼前腳下由松軟而又厚實的落葉鋪設而成的山間小道以及它周邊的世界又讓我浮想聯翩了。且不說這里的土地有多么肥沃,也不說這里的植被有多么茂盛,更不說這里的空氣有多么新鮮,單就腳踩落葉發出沙沙的響聲都會給人帶來一種舒適和愜意的感覺。這種感覺讓我的雙肩威力猛增,同時我與登山包的配合也開始默契起來。

  至此,我終于明白,為什么在這個世界上有那么多的徒步驢友們不辭辛苦地背著沉重的登山包奔赴各地,僅僅只為找尋心中那道美麗的風景。其實人生的風景不就是在我們行走的每一條路上嗎?

  在這條充滿無數個未知和驚喜的路上,任何一個熱愛大自然的人都會滿懷著好奇,與鳥鳴和山泉的偶遇是大自然饋贈給我們最美好的禮物。

  茂密的森林是鳥兒的天堂,樹梢是它們一生的樂園。它們是森林的主人,也是人類的良師益友。它們擁有最快樂的日子,無拘無束是它們生來具有的個性,自由飛翔是它們追求的永恒主題。它們和人類都是這個星球上的一個生命,我們與它們應該和平共處。只有愛鳥護鳥,我們人類才有機會觀鳥。我為生活在這里的鳥兒們感到慶幸,因為它們遠離人類的生活區,不必擔心會受到什么干擾。在這個自由的國度里,它們可以自己主宰自己的命運,每一天都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我們有幸來到這兒分享它們的快樂,聆聽它們美妙的歌聲,身心在愉悅中得以安寧。

  古道在我們腳下繼續延伸,我們在期待中繼續前行。大自然總是以其獨特的方式為我們送來一個又一個驚喜。一陣嘩啦啦的流水聲突然傳入我們那靈動的雙耳。聽著這美妙的天籟,心頭不由得為之一振,疲憊的身體也多了幾分力量。只要有心追尋流水的方向,都會發現在密林中隱藏著一條條溪澗,那是大地的動脈,是大自然中一切生命的源泉。流水因山勢不同而形成的一個個大小不一的瀑布和深深淺淺的水池成為隊員們熱衷追逐的對象。走進它們,與它們進行零距離接觸,用雙手棒起一泓清泉,或打起一個個小水花,我們又回到了童年的時光,童趣在這里又一次得以重溫。以它們為背景留下的倩影再一次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無比得快樂。

  行走在大山里,沿途的風景早已讓我們興奮不已,而散布在漫山遍野的花花草草又勾起我們的貪欲。遠處的花只能滿足貪婪的眼睛,近處的苦菜和魚腥草可就成了隊員們的囊中之物。親自采摘的意義遠比從市場上花錢買回來的意義大得多。你想,一次簡單的小小勞動,一個小小的舉手之勞,你就可以從大自然中獲取最為純粹和最為天然的可食用野菜,這樣的體驗誰也不愿意錯過。這一路走來,喜歡野菜的隊員們總是忙個不停,那種滿足感和高興勁也深深地感染著我。

  與楊梅坪的零距離接觸

  經過一個上午的長途跋涉,在正午時分,楊梅坪終于迎來了我們這群風塵仆仆的遠方客人。

  走在通往村莊的蜿蜒小路上,幾座破舊而依然挺立的老房子進入我們的.視線。房子為土木結構,依山而建,漫不經心地擺放在山坡上。如今這里已是人去樓空,今非昔比。房子的四周早已長滿雜草和灌木,用石塊堆徹而成的地基依然平整而結實,與以往所不同的是,它現在成了藤蔓的居所。房子前面稍遠的地方雖然已荒蕪,但依稀可以看到田野和菜地的輪廓。隨意栽種的果樹依然枝繁葉茂,在微風中輕輕搖曳,象無數只小手在向我們招搖。散布在山邊的小路是出山進山的必經之路。在交通落后的那個年代,這樣的小路成了運輸和傳遞信息的命脈。

  我在村中的小路上漫步,眼前仿佛飄過昔日的生活場景:夕陽下的炊煙、洗衣做飯的農婦、追逐嬉戲的幼童、出入田間地頭的壯漢、四處悠閑覓食的家禽等,這是一個多么令人羨慕的田園生活啊。

  我佇立在房屋前面的空地上,靜默地環顧四周,心中涌起無數感慨:青山不老人易老,歲月輪回萬事艱。在物非人是的歲月里,從這兒走出的村民如今是否一切安好?倘若如此,我便釋懷。

  一個消失中的村莊,消失的是歲月在這里走過的痕跡,一個記憶中的村莊,記憶的是祖輩在這里留下的往事。

  一塊離紅塵最近的凈土

  在路邊吃過午飯,再走數公里就要走出大山了,這是離紅塵最近的一塊凈土了。如果說上午我們行走在人間仙境里,那么下午我們就是漫步在世外桃源了。

  這里的山水依舊那么迷人,這里的道路比先前寬敞了許多,也平坦了許多。一條土路在山里延伸,一群驢友在路上穿行。樹木、灌木、草叢、攀爬植物、溝壑、斷崖、溪澗、瀑布、水潭、飛禽、走獸等構成一個完美的自然景觀。而鳥鳴、蟲叫、流水聲等一切自然的聲音,還有我們的說笑聲等構成的就是一個美妙的交響樂了。

  午后的陽光格外溫熱,才行走一小段路,身上就開始出汗,我那沉重的登山包把我的雙肩勒得越來越緊。即便這樣,路邊的風景依然強烈地吸引著我的視線,我用卡片機笨拙地記錄下我心中的美景,也記錄下隊員們的風采與笑臉。

  這一路走來,我們離大山越來越遠,離塵世越來越近,我幾次回望大山,是依依不舍還是無比留戀,我無法告訴我自己此時的感受。

  情系大山,心連大地,山水有情,我們有意。

  再見了楊梅坪!再見了大山!再見了那片讓人朝思暮想的凈土!

【神秘村落楊梅坪,我們走來了散文】相關文章:

《走,我們去植樹》教學反思07-06

《走,我們去植樹》教學設計推薦07-06

走不出的媽媽菜散文11-15

我們要成功勵志散文01-30

看吧,我們的青春散文01-25

《走,我們去植樹》語文教學反思02-15

精選《走,我們去植樹》教學片段03-04

走心的《當你老了》散文欣賞11-18

這條路走的太匆忙散文11-08

散文走不出去的門樓05-01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网址 | 玖玖资源综合视频在线 | 日本亚洲欧美综合在线无毒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码 | 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 无套内谢的新婚少妇国语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