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飛云洞散文
這個周末恰逢植樹節,我們想帶著孩子們一起去鄉下的山上栽樹,哪知道孩子們出發的時候興致高漲,到了目的地卻對植樹并無多大興趣,栽完樹時間還早,老公便提議去附近的飛云洞游玩。
外面陽光明媚,天氣晴好,春光已初現端倪,路邊的山上偶爾掠過一兩樹盛開的野山櫻,粉粉的花朵開得極為絢爛,給這沉悶的山色增添了一抹亮色。
路經石田驛,聽說那里有一大片油菜花田,我們到那里卻只看到一部分花開放了,當地人說我們來早了,雖然沒有形成那種鋪天蓋地的氣勢,遠遠望去淺黃的一片也別有一番風味!
車行大概一小時左右,我們就到達了飛云洞,入口山門處立有一塊牌坊,上題:千年古剎,經打聽才知道飛云洞上建有飛云古寺,始建于東漢末年,歷經千年風霜依然存留至今,千年來此處香火不斷,并因其風景優美而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前來游覽。
據傳蘇東坡當年去江西上任,途經此地,曾在一處摩崖石壁上題詩一首:“茫茫一世誰無我?但因癡迷心入魔。犀牛望月亦見性,不信眾生不成佛。”可惜題詩的石壁因修路被毀壞,今人已無緣覓得真跡。
明朝嘉靖八年狀元郎羅洪先在游覽飛云洞時也留下一詩,詩云:“富水南來第一蜂,春深何處覓仙蹤?間枕石床花影外,漫吹鐵笛月明中。白云有跡牛眠洞,丹灶無煙鶴立松。尋真到此空誰識?歸路飄嵐兩袖風。”
詩中描述的風景如今也已不復存在,不過我們在山腰的一個小洞壁上發現一塊題有“第一峰”的石壁,不知是否為羅狀元真跡,人們還在一旁修建了羅狀元廟,供奉香火來紀念這位明朝的才子。
飛云古寺有別于我在別處看到的寺廟,我曾在鎮江見過金山寺依山而建,氣勢磅礴,我在東莞看到黃江的.芙蓉寺,群山環繞,雕龍畫柱,寶鼎飛檐,屋宇軒敞;而飛云古寺卻完全依據飛云洞天然的洞穴形態而修建,受地理環境限制,寺廟的面積不是很大,也沒有那種寶相莊嚴的恢弘氣勢,但勝在清幽古樸。
洞穴很深,外層洞穴有香燭燈火的照明,尚可看清輪廓,進入里面幾乎是伸手不見五指了,我們借著手機自帶的手電筒的光芒朝里面探尋了一番直到無路可走才退出來。
伴隨著鳥兒玩轉的啼鳴,我們離開了飛云洞。回來的路上聽老公講他的一個堂哥家每年都會來這里上香,因為他家連續生了兩個女兒后迫切的想要一個兒子,后來就是來這里求子后終于達成心愿,為了感激菩薩顯靈,所以他們每年都會來此還愿。
【春游飛云洞散文】相關文章:
出云洞民間神話故事08-30
散文欣賞寧靜的仙人洞11-03
云在夢里停泊散文11-05
春游杏花溝散文11-14
豫北名山云臺行散文11-19
風的寂寞,云知道散文11-15
《胡蝶飛·楊花撲帳春云熱》譯文及鑒賞04-25
云逸荷心,月照花影散文05-02
飛箱01-19
《洞仙歌》賞析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