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三個滿足的散文
知足常樂是古人經過千年為我們流傳下來的智慧,而現在,大部分人在生活中時常感覺到不開心,我認為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滿腔抱負未得以實現,心間的欲望未得以滿足,當然,這種現象在年輕人群體中尤為嚴重,不同年齡階段的人對滿足的理解不一樣,小時候一袋五毛錢的方便面就已滿足,古稀之年,一壺燒酒便足矣快意人生,而現在,我們的心里就像無底洞一樣,裝的是房子、車子、老婆、孩子,要想滿足它,那得數不清的票子。
一、孩子的滿足
那是一副經典的畫面,將一個孩子心里的想法實現之后的滿足表現得淋漓盡致,遺憾的是我當時只顧著欣賞她臉上的笑容,并沒有把這畫面拍攝下來。上周五下班以后我像往常一樣懷著矛盾的心情回到住的`地方,之所以矛盾是因為明天周六,本想好好睡一覺的,公司臨時通知要開視屏會議,說實話這種工作性質我是不樂意接受的,公司從來不會考慮員工周末約了女朋友去看電影或者約了朋友吃飯,在巷子里一個小女孩騎著兒童小三輪車迎面過來,大概六七歲左右的樣子,后邊還跟著三個差不多大小的孩子,在離我不遠的一個攤位跟前停下,從一沓錢里抽出兩張一塊的,買了一支紅白相間的棉花糖,看起來這孩子是幸運的,壓歲錢并沒有全部被家里人收走,然后給身后的幾個跟班每人撕了一丟丟,看她很是夸張地咬了一口,沾上口水,原本蓬松的棉花糖上瞬間有一塊凹陷下去,四人相視一笑,余輝下,棉花糖的殘渣在小女孩的嘴角發光,她臉上的笑容是那樣純真,小手一揮,帶領三名小將消失在巷子深處,留下我現在人群中還在回味那個笑容,那種從內心散發出的滿足,我小時候也有過,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我們的笑容里帶上了虛偽,小孩子的滿足真簡單,一支棉花糖,一個奧特曼的變形玩具就是他們幸福的源泉,越長大,心的容量越大,再想滿足它,就沒有那么容易了!
二、老人的滿足
我們常說返老還童,的確,老人就像年齡大些的孩子一樣,他們的內心也很容易滿足,已經過了策馬揚鞭、指點江山的年齡,剩下的日子也就抱著多活一天賺一天的態度,若是家境殷實,兒孫孝順,還有條件約三五個好友江邊垂釣,談笑風生,在我們農村,一般都沒有這樣的條件,老人們的唯一的娛樂活動就是下下棋,打打牌。正月里,我從公司請了假去考駕照,科目三是路考,十幾個人一輛車,兩個小時輪著練上一把,剩下的時間著實無聊,我注意到路邊的幾位老人下棋,通常來得比我們還早,那天中午吃過了飯,閑著沒事,我早早地到練車的場地等著,幾分鐘后,兩位老人嘴里嘟囔著,一個提的棋盤,一個提的棋子,顫顫巍巍地從馬路對面過來,熟練地支起棋盤,我反正閑著,就過去看他倆下棋,隨意的和兩位老人有一句沒一句的閑聊著,那是剛立春時節,天氣微涼,一位老人穿得比較單薄,時不時的鼻涕滑落到胡須上,他用布滿老繭的左手抹去,兩位老人的棋藝并不是十分精湛,能為悔一步棋爭的面紅耳赤,穿著較厚的那位老人脾氣較小,從他嘴里得知他倆都快八十歲了,啥活都干不動了,只要睜開眼看到早上的太陽,出門看到另一個老頭在路邊站著,那就是他最大的滿足,另一個老頭接著說道,是啊,我現在最怕的就是有天早上我提著棋子在路邊等了半天,卻不見你提著棋盤出來,你若死的早了,就我這臭脾氣,怕是沒人愿意和我下棋了,我正在這邊思考著,他倆又因為一步棋罵娘了,我想,老人的心里也很簡單,或許他們曾經都復雜過,但是隨著歲月更替,一些內容慢慢得從他們心里消失了,最后留下的就是心里最珍貴的東西,只要滿足那點想法,他們的日子還是快樂的,但愿棋盤永駐,棋子長存!
三、我們的滿足
我們不會滿足,我們也不能滿足,老人可以滿足得心安理得,孩子也可以滿足得理所應當,我們如此年輕怎能安于現狀,我們已經過了那個容易滿足的年齡,另一個容易滿足的年齡離我們尚遠,那么就不要在該奮斗的年齡選擇安逸,以便老后,留下一段精彩的回憶!
【關于三個滿足的散文】相關文章:
想念家人的滿足散文11-14
我有三個杯子散文11-10
關于時間的散文08-28
關于珍惜的散文12-11
關于跑步的散文12-07
關于月子的散文12-02
關于奮斗的散文11-29
關于窗的散文11-13
關于夕陽的散文11-12
關于星云的散文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