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跟海鮮相關的生活方式隨筆散文
她要把海鮮做成一種生活方式,清淡而接近于自然。比如引進好的海鮮食材,給餐廳帶去種種創意的海鮮搭配,組織一場私人廚房海鮮料理,分享一種更正能量的生活方式……
當張麗聊起威海的一段生活時,很難把這個女子跟叱咤生意場的人聯系起來,跟她的奮斗經歷聯系起來。這個看似秀氣弱小的女人,平衡能力會這么強,不禁讓人刮目相看。
在威海待的兩年,對她改變很大。當時她在一家海鮮加工企業做市場主管。威海是個漂亮的三線城市,像一個小家碧玉,有那么點“養在深閨人未識”的意味。北緯37度,碧海藍天,水源清澈,微微風,空氣溫潤。上班的地方離家有兩站地,她每天喜歡步行上班,不同的時間可以看到不同的花,桃花,李花,櫻桃花,木瑾花……依次開過,清晨陽光躍動,帶點腥味的海風輕輕吹過,空氣清新,每一個細胞似乎都是通暢的。偶爾,她喜歡起個早床,站在郊外土樓上看日出,太陽從海平面一躍而起,棉花糖股的云層,每分每秒光線都在發生奇妙變化,令人怦然心動……
工作之余,她最大的興趣是去海鮮加工廠參觀。北方小城,卻有難得的清潔和質樸,對食物最初始的尊重。一些小型海鮮加工廠雖然隱在郊區小村莊里,可是有嚴格古老的衛生習慣,魚蝦加工的'案頭,每兩小時清洗一次,小村莊里很少看到垃圾,連外圍環境都一塵不染。一件小事,盡量做到極致。她喜歡這些工夫在詩外的態度,講食品安全,不妨落到源頭。這些細節對她震動很大,也是如今她想把一些并不知名的好東西引到內陸城市的源頭。
在小城平靜的生活中,她的生活也變得簡單寧靜,具體到了一張餐桌上。威海海鮮很便宜,而烹飪也很簡單原始,蒸、煮,蘸點作料吃,就很可口,天然野趣。早上,她會用小米煲一鍋海鮮粥,加點干貝丁,清淡營養,開啟一天的味蕾,人生有那么些熱騰騰的暖意;下班了,去路邊,很便宜可以買到梭子蟹、爬爬蝦,回到家,用水一氽,配點新鮮作料,炒一把青菜,再來點小酒,興致更濃了,認認真真吃一頓晚餐。她說,威海讓人愛上小日子。時間、空間、余味,一如一菜一蔬,令人心動。
她最喜歡到海邊碼頭看漁民捕撈海參、花甲,看得興致盎然,順帶買些回來,沖洗一下,煮好,吃不完,凍起來。經常吃海參,可以防感冒,她說山東人都長期食海參,增加抵抗力,比什么補藥都有效。有一次,她去郊區看漁民捕生蠔,水花濺起來,海鷗淺淺飛翔,漁民捕起來生蠔,擠點檸檬汁,生吃,直接而天然,無添加,最原始,一個“野”字,從海里直接到嘴里,去掉復雜的過程,最短距離的美味。什么叫原生態?這就是吧。人與食物的關系,回歸到最健康。
夏天時,她還會去海邊撿貝殼、撿裙帶菜,晚餐直接下鍋,涼拌一下,配點青菜小粥,清新養顏。因為工作原因,張麗會試吃每一種海鮮,自己買來親自做。從源頭購買到成菜,一一拍圖保存。她主張回歸平常,小黃魚便宜,用姜、蒜、辣椒一榨,就好;多春魚,也便宜,里面有大量魚籽,營養豐富,補鈣,女人小孩吃特別好;還有金槍魚……張麗的膚色很好,白里透紅,即使穿著樸素,絲毫不會感到黯淡無光,一個女人最好的衣裳其實是皮膚。她說,這可能跟她這兩年飲食習慣的改變有關系,由內而外吧。談起多吃海鮮的好處,她頭頭是道,很多老人有心血管病、高血糖、高血脂,很多女人皮膚黯沉粗糙,其實跟飲食習慣很有關系,清淡的食物比如海鮮可以改變很多生理機能,海參可以增強抵抗力,還可以防癌,一些普通的海鮮比肉類還便宜,吃起來更原始省力……
她還會因地制宜地把簡單海鮮自由組合,發明出新的菜式,比如沙蟹的鉗肉軟,可以腌制后,制成小菜,下飯簡直玉粒金莼;還比如用地冬菜、干貝丁煲海鮮湯,汁白湯濃……她愛上了海鮮,附帶與海鮮相關的生活方式。因為女兒,她回到武漢,卻想把自己認為好的海鮮以及與清淡食物相關的生活方式帶給更多的人分享,她很有前瞻性,敏銳捕捉到生鮮電商是一個很有前景的項目,而她曾經做過的電商企業培訓、市場以及真真切切的海邊清靜生活讓她比別人有更多優勢,她忘不了威海人的樸實和不為人知的資源優勢,而她需要做的是引進,讓更多的人嘗到好吃又不貴的美味。她要把海鮮做成一種生活方式,清淡而接近于自然。比如引進好的海鮮食材,給餐廳帶去種種創意的海鮮搭配,組織一場私人廚房海鮮料理,分享一種更正能量的生活方式……
她說,威海有格桑花,漫山遍野,她喜歡穿梭在花叢中;去海邊撿彩色貝殼,有一上海的朋友做手工香皂,把她的貝殼鑲進去,配些花草,好像有海邊溫潤的氣息了……美與好,才真是她的動力跟源頭吧。
【一種跟海鮮相關的生活方式隨筆散文】相關文章:
夢見散文隨筆01-03
愛情散文隨筆01-21
關于散文隨筆10-13
善待自己散文隨筆08-24
人生橋梁散文隨筆11-03
彩虹之上散文隨筆11-03
家鄉的散文隨筆700字08-04
月下的詩人經典散文隨筆07-26
俯身,是一種境界散文11-07
憂傷,也是一種美散文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