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的徽菜丸子隨筆散文
我母親會做一種很好吃的油炸丸子,更確切地說,它是我母親的拿手菜。在喜慶的日子或家庭團聚的時候,一大盤丸子必然出現在餐桌上,請親戚朋友來家里吃飯,也少不了這一道菜。小小的丸子成了我們家的招牌菜。
這種丸子的主料是豬肉、荸薺和薺菜。將新鮮的荸薺去皮,在帶小齒的金屬片上將其搓成泥狀,再和有肥有瘦的'豬肉泥拌和,就是丸子皮的料;將薺菜和泡軟的蝦米剁碎,一同放鍋里炒熟,涼后捏成一個個小圓球,這便是丸子的餡。
由于做這丸子比較費事,一般都是在我母親的指揮下,全家人齊動手,清洗削皮、剁肉剁菜、調味拌料,忙得不亦樂乎。不過包餡做成丸子,就是母親一個人的活了,因為旁人做不了。只有我母親能把丸子揉得緊實,每個都一般大,還不漏餡。
做好的丸子放油鍋里炸至咖啡色,端上桌香氣撲鼻,聞著味就讓人流口水。丸子外皮酥嫩,內餡清爽,食后唇齒留香。在滿桌的菜當中,它總是第一個被清盤的;我家的親友至今還常常提到母親做的丸子,都贊不絕口。
如今母親年紀大了,不能再親手為我們做這種丸子了,但只要提到她的這一拿手菜,她都會露出快慰的笑容。
母親對我們說過,這種好吃的丸子是她家鄉安徽的菜肴。盡管母親自十幾歲離開老家后,就再也沒有回去過,但對家鄉的土特產和菜肴卻記得很牢,并時常掛在嘴邊,每到這時,她臉上總是露出懷念家鄉的神情。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古往今來,老百姓都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徽菜丸子也是安徽的山山水水孕育出來的菜肴。聽我母親說,她小的時候,家鄉的沼澤濕地仍有野生的荸薺,野薺菜更是漫山遍野生長。安徽依著淮河,過去就是南方諸省中飽受旱澇災害之苦的省份,史書上早就有南方饑民“入野澤,掘殼茈(荸薺)而食”的記載。
母親回憶,到了饑荒年,家鄉的人都去挖野荸薺、野薺菜等野菜果來充當食物,如今餐桌上的美食曾經是救命的食物。當地種植荸薺和薺菜也有很長的歷史,并且一直是老百姓經常食用的蔬果,不過能將如此普通的食材做成很有特色的美味佳肴,卻是安徽人了不起的地方。
【母親的徽菜丸子隨筆散文】相關文章:
夢見散文隨筆01-03
愛情散文隨筆01-21
關于散文隨筆10-13
善待自己散文隨筆08-24
人生橋梁散文隨筆11-03
彩虹之上散文隨筆11-03
家鄉的散文隨筆700字08-04
月下的詩人經典散文隨筆07-26
大灣里散文隨筆11-04
女兒紅散文隨筆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