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那個還用著qq的小阿姨散文
01
“你的微信怎么都沒動靜啊?都沒看到你發什么動態。”同事今天很驚奇地看著我,像看一個外來物種一樣。
我說,我很少用微信的,我用qq居多。
她眼睛瞪得像核桃般大:“怎么現在還有人用qq啊,你也太跟不上時代的步伐了,小阿姨!”
我笑著說:“你才小阿姨呢!習慣了而已,以前的朋友大都在QQ上,微信里面大部分是工作之后認識的,除了工作上的聯絡,平時聯系得少。”
確實也是這樣。
微信里的朋友, 基本都是畢業后認識的。有的只是點頭之交,有的都沒說過一句話,有的只有工作業務方面的交流,我們都沒熟到要去關注彼此生活的地步。甚至有的連名字都不清楚,只是彼此認為要多交朋友才亮出二維碼,互加好友的。
以前是臨畢業,臨離別才會要彼此的聯系方式。而現在卻是剛見面甚至還未見面就互加微信。
翻開朋友圈,不是旅游照,自拍照,就是各種產品宣傳,我一點都不認識他們,無法為他們的開心而高興,為他們的痛苦而悲傷,我也不能在陌生人堆里吐露心聲。
微信對我而言,更多的是像一個沒有任何溫度的交流工具。
而qq里大都是同學,朋友。
02
剛剛注冊qq賬號是在高一的時候,同宿舍的同學幫我申請的。
我們高中學校是半封閉式管理,像我們這種住讀生,沒有出入證是不讓出去的。而臨時出入證辦起來又很麻煩,所以一般只有放假我才會去校外。有時候放假不回家,就約著同學去網吧上網。
坐在電腦前,第一件事就是登陸上自己的qq,那個時候對互聯網不是很了解,對qq的功能也知之甚少。當身邊的朋友在玩qq農場的時候,當他們在玩qq炫舞的時候,當他們在精心裝飾自己的空間的時候,我還只是單純地在上面跟不常見的朋友聊天。看到自己發給朋友的信息,收到回復,欣喜若狂。
那個時候,有一個初中關系很好的同學,中考之后,我們到了不同的.高中,每次登上qq我都會找她聊天,“在干嘛呀?”,“上了什么課呀?”,“學校怎么樣啊?”……就那樣瞎聊著。分開之后的日子,qq成了我們友誼延續的紐帶。
03
后來上了大學,也擁有了自己的手機,自己也摸索出了很多其他功能。圖像和個性簽名見證著我心情的起伏。有些想讓別人知道但又不想太過張揚的情緒就通過換圖像,或改簽名詮釋。有時也會跑到關心的人的空間去留下來過的足跡。心情好,發個說說,心情不好,也要發個說說。
大學時候即使幾個人住在同一間宿舍,還要建一個聊天群,晚上熄燈后躺在床上在群里鬧騰。現在回憶起來,覺得當時真傻,真幼稚。但很快樂。
記得有一次qq升級改版后,收到消息的提示音變成了叮咚,沒過兩天,我就強行換回了滴滴滴的聲音,還是這種聲音聽著親切。
看,我連提示音的改變都無法接受,又怎么會接受其他的軟件來替代它呢!
04
qq見證了我的成長,它對我來說,像是朋友,我的青春,我最美好的時光都與它有關。我的那些不為人知的小情緒它都知道。即使現在,qq里面的朋友也很少聯系了,但回憶仍在,只是塵封在里面。偶爾的小小的觸動,都足夠回味很久。
過年的時候,有同學在我們初三年級群里發了她拍攝的現在的初中校園的照片。引起了廣泛的討論:“校園跑到翻新了,以前是黃沙的的,現在鋪了細石。”
“教室窗戶好像也重新弄了的。”
“看,那是宿舍,男生,女生還是沒有分開,還是都在那一塊。”
“初三在上晚自習,三樓的教室燈都亮著在。”
它裝滿了回憶,一個人怎么能將自己過去割舍掉。我想這個軟件我會一直保留下去,一直用下去。
完
迷霧泡泡,透過文字看自己,看人生,如若可以理解我們結伴同行。
【我就是那個還用著qq的小阿姨散文】相關文章:
對面的那個我散文11-18
這些事情我還懂散文04-30
還道相逢的散文05-02
還君明珠散文11-06
那個魂牽夢繞的地方散文04-29
送給那個她散文04-29
鐵軌悠長,夢還彷徨散文05-01
讓我感動的那個冬天02-22
我就是我的勵志文章02-02
在錯的方向停步就是進步散文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