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有定所散文
以書為名向來是文人墨客的雅舉,我自詡愛書之人,但我讀過的書并不多,真正能讀懂讀透的書更是屈指可數。我雖然沒有讀過多少書,但我對書的熱愛絕對不亞于書讀得比我多的人。
這幾年更是買了很多書(大部分都已看完),書柜的容量已經無法支撐我日益膨脹的囤書欲望。我對書的愛惜近乎于一種病態。平時書的封面臟了我會用水來蘸濕毛巾,然后小心翼翼的去擦拭書的封面,朋友借去看我會再三地提醒必須要“完璧歸趙”,我會在凌晨五點半開廁所的燈,然后搬張椅子到陽臺去看書,直到同事忍無可忍我才罷休,更甚者我竟有過曬書的壯舉。
那是去年冬季,因為長期的空氣回潮,宿舍濕氣嚴重,書、被子、衣服等等都沾了濕氣。次日出了太陽,公司的同事都爭著曬衣服和棉被,而我卻將幾十本書拿到樓頂去曬,一時樓頂白晃晃的一片。同事見狀笑著調侃我說:“曬書好啊,曬干了你就可以當成蘿卜干來吃了”。我聽得懂同事的弦外之音,他在提醒我,怕我對書的熱愛過度沉迷而疏忽了眼前的世務。在世人都在汲汲于名利的時代里,有誰還會浪費時間來讀一本書?也許我也該跟身邊的人一樣,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工作、投資、炒股,畢竟這些才是這個時代的年輕人的生活注解啊,而不是像現在這樣一有時間就手不釋卷,足不出戶。
也許正是因為過去書讀得太少以致我現在對知識有一種敬畏,內心強烈的求知欲無時無刻不在召喚著我。愛書的人對書的情愫不是旁人所能理解的。我愛書,但不為圖得高雅的虛名,也不為博取外界封以斯文的尊稱,而是因為在我充滿了困惑的年紀里,書本讓我找到了直面生活和人生的勇氣。
我們不妨想象一下,在痛苦壓抑的夜里讓人喘不過氣,但在這一刻如果我們翻開史鐵生書,剛好看到他說的那句話:“既然我們選擇了活著,為什么要選擇痛苦的活著?”看完后,我們是否有如夢初醒大徹大悟的精神快感?這時候你是否發現黑夜也變得明朗溫柔了起來?風雨聲是否也從激人煩躁的吵鬧聲也變成音律婉轉的夜曲呢?
生活總是免不了一些煩惱,總是有這樣或那樣的選擇來困擾著我們,讓我們無法在堅持與放棄之間作出適度的平衡。我即將要面臨的正是一個讓人難以取舍的困境:一是穩定的工作,二是創業的機會。“魚和熊掌不可兼得”,舍之?取之?我設想了一千個留下堅守原來工作崗位的理由,留下來生活安穩,有保障,但生活日以繼夜的重復著機械般的過著,人生不再有起伏,生活一灘死水;但是離開后,等待我的即將是顛沛流離的生活,沒有了生活的保障。
有時候我在想,生命的意義在哪里?我們從一出生就以赤身裸體的姿態來到這個世界,后來我們不滿足于原始的生命形態,我們便穿上了衣服。如果我們擁有生命自一開始到結束都不曾有任何改觀,那我們擁有生命有什么意義?
不滿足于固有的形態,為了能超越固有的`形態而勇敢的追求和探索,這才算是真正的活過。而反觀我現在的生活,千篇一律,那我活著的意義在哪里?所以我決定選擇離開,盡管顛沛流離又如何?
歷史名人之最莫過于蘇東坡這位偉大的“千古文雄”。每當讀到蘇東坡的詩詞我的內心澎湃亢奮難眠。蘇東坡仕途坎坷,一貶再貶,顛沛流離。最后被貶到蠻荒之極地——海南島(古稱:儋州),在古代的貶官中乃“千古第一人”。其歷盡苦難后,在北歸的船上毅然寫下了這樣笑傲苦難的豪邁詩句————九死南荒吾不恨,茲游奇絕冠平生。
我不敢以東坡自況,但我即將面臨的顛沛流離在他所經歷的苦難面前不過就是滄海一粟。蘇東坡是個高度,雖然難以企及,但只要我們仰望著他就不怕攀越的艱辛;他更是一個苦難征途上的先行者,只要我們眺望著他遠處的背影就有勇氣去風雨無阻。
與其說是書本讓我了解到有蘇東坡這么一位讓萬世奉為精神圭臬的偉人,不如說是書本讓我找到了去面對充滿了選擇的生活的勇氣。
離開后,書柜上的這堆書就要跟著我顛沛流離了,但我現在不再擔心該將它們安置在何處而發愁了,因為書的歸宿不應該是皮箱和書柜,而是我們的內心。
【書有定所散文】相關文章:
風決定了蒲公英的方向散文04-29
散文所思所念所想04-30
為情所重散文欣賞11-05
因為有你散文11-19
有哲理的散文11-29
我有書房散文11-22
路有萬卷現實書書有萬里路世界散文11-27
我有“良駒”散文11-14
有夢的地方散文04-30
追逐你所看不見的美散文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