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生命最后一年的事項清單散文
如果生命只剩下一年,我的人生軌跡將在30歲劃下句點。
雖說是“英年早逝”,但在人生的這個階段離開,或許也不全是壞事。只是,這樣的離別勢必給家人帶來痛苦與傷害,想到這點心里不免遺憾。
如果生命只剩下一年,我想做好5件事:
1.給女兒寫信。
如果只剩一年時間,在女兒3歲生日到來時我已然離開了。她的生命才剛剛開始,卻要承受“死別”的痛苦,雖然當下的她可能還不能體會,但將來回想起來,人生之初的缺口造成的傷害是無法逆轉的。為了讓她在漫長的人生里不至于太失落,我會在接下來的時間里給她寫信,從3歲到30歲的每一個生日,她每年都會收到。在信里,我會跟她傾訴成長的諸多煩惱,分享少時的怦然心動,講述獨自異地生活的點點滴滴······然而,我的生命體驗到30歲便戛然而止,因此,我也無法告訴她更多。未來的路困難重重,大多數時候,我們只能獨自承受生命之重,希望而立之年的她獨立勇敢,逐漸長成她愛的模樣。
2.為父母安排好養老院。
與父母之間的羈絆持續了30年,不能盡孝是生命的一大遺憾。如果生命只剩下一年,我會在能力范圍內為他們安排好最優條件的養老院。在我離開后,我希望他們可以開始新的生活,雖然這很難實現,但我希望他們的人生不會因為失去我而滑向悲痛的深淵。如果撫養我的女兒可以填補他們內心的空洞,我滿心歡喜。但是,我希望這只是他們修復心靈創傷的一種方式,而不是他們的義務與責任所在。出走半生,愿他們過上真正屬于自己的生活。
3.去一次巴黎。
巴黎是我心中的夢想之地,這個想法生發于一部叫作《巴黎,我愛你》的電影。只要一想到巴黎,我的心底就涌起一股難以遏制的向往。如果只剩一年時間,我要收拾行李去趟巴黎。逡巡于巴黎街頭,累了便在露天的咖啡館小憩;漫游在盧浮宮,倦了就在作品前停下發呆;漫步在塞納河畔,隨性地與游船里的人們打招呼;換上一身小黑裙、畫好精致的妝容,像朝圣一般到巴黎歌劇院欣賞一部《巴黎圣母院》······不管現實的巴黎是令人神往還是讓人失望,在生命開啟倒計時的一年里,我要收拾行李去一次巴黎。
4.寫一本關于女性心靈成長的書。
記不清我的'女性意識是如何被喚醒的,只記得朋友曾經跟我說的一件事深深扎進我的肉里。朋友生長在南方某小城,雖然經濟相對落后,但地處東南沿海,位置并不偏遠。她是家中老二,上下各有一個哥哥和一個弟弟。兒時,她和哥哥一起去奶奶家玩,奶奶削蘋果給他們吃。因為重男輕女,奶奶把削好皮的蘋果給了哥哥,留給她的是不要的蘋果皮,她想吃蘋果,卻惹來一頓罵。后來,她偷家里的錢買吃的,被罵了很難聽的話,還被父母打。直到多年以后,當她跟我說起這段回憶時,眼淚依然奪眶而出。
這件事在我腦中盤旋了很多年,像是夏日午后的烏云,濃黑得抹不開。后來,經歷了擇城、擇業、擇偶,我的身份多次轉換,視野漸漸開闊。只是,我很困惑,女性的價值究竟是什么?關于這個問題,我到現在依然沒有答案。然而,我的“自我”在不斷碰撞、分裂、重塑之后,我清楚地意識到:如果我們不為自己爭取權力,這種讓人窒息的悲劇只會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下去。
只是,改變這個狀態無法一蹴而就,我也不可能僅憑一己之力為之。如果只剩下一年,我能做的就是為自己發聲。我想把自己從女孩到女人,從女兒到人妻人母的心路歷程記錄下來分享給更多女性,特別是我從懷孕之初到30歲的改變與成長。我希望越來越多的女性可以不被自己的性別所困,想要更多并敢要更多。
5.按照現在的方式繼續過生活。
如果生命只剩下一年,我希望按照現在的步調繼續生活。每天,我依然會讀書與寫作,依然會堅持做皮膚保養與身材管理,依然會與老公聊天到深更半夜,依然沉醉于古典樂,依然熱衷于買口紅,依然會在咖啡廳里待一個下午看人來人往······
如果生命只剩下一年,我的大腦將會自動篩選,對無關緊要的人與事按下刪除鍵,而我的選擇困難癥或許也將不藥而愈。從這方面來看,這或許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