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讓我害怕離別忘卻讓我害怕死亡散文
01
兩天前,大學隔壁班的一個同學因為急性胰腺炎復發,永遠的離開了我們,生命定格在了24歲的光年。
原來我們離死亡這么近,24歲,就要直面死亡。
青春永遠是抓不住的東西。畢業兩年,說好的同學聚會,還沒有開始,人已經永遠到不齊了。
畢業時候說的常聯系,好像真的是說說而已。
那天,班長在班級群里發了一條信息:大家一定要保重身體,下次見面一定要整整齊齊的。
一時之間,同學們感概萬分。我們全班20個人,來自全國8個省份,13個城市,要聚起來太難;可是交通這么方便,信息這么發達,一張機票,一張高鐵票,聚起來似乎又很簡單。
大概都覺得來日方長吧。
可是當分離突如其來的時候,你是不是也后悔過,為什么明明有假期,卻沒有去見見老朋友?為什么從常聯系變成了后會無期。
原來分離不是死亡,分離早就在無聲無息中開始了,只是死亡加重了那個句號。
02
我奶奶80多歲,半年前腎上長了一個小腫瘤,因為年紀大不敢開刀,一直不知道是惡性還是良性。希望上天保佑,不要給這位善良的老人太多病痛。
我一直很幸運在24年的生命中,老天爺沒有讓我經歷過至親的生離死別。
但是我一直知道,那一天我躲不掉。
我是被爺爺奶奶帶大的,他們在我心中的分量,遠超于父母。也許年紀大的人對于死亡看的格外通透,我經常要故作輕松的和奶奶談起這個話題。
2017年年末的時候,奶奶的一個發小去世,89歲,沒有病痛,很安詳,在農村這叫做喜喪。
那天接完電話后,奶奶看起來和平常無恙,坐在涼臺上閉著眼睛曬太陽,末了像對我說,又像對著自己說:我的爸爸媽媽都走了,我的戰友同學朋友大多也走了,快輪到我了。
我在旁邊坐著,鼻子一酸,離開了涼臺。
我知道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但是我還是有私心啊。我希望,奶奶可以陪我的日子再長一點,可以看到我結婚生子,可以看到她的重孫圍繞膝前。
我明白生而為人,終將一死。
但我害怕分離啊,我害怕在未來的幾十年里,打開家門發現里面沒人;我害怕最愛我的人,只能陪我生命的四分之一。
03
今天看了《尋夢環游記》,覺得特別呼應我這幾天的思緒。夢想與親情,生者與死亡。
死亡不是永久的離別,忘卻才是。
死亡是上帝給人類最好的也是最殘忍的禮物,因為死亡,相逢才會被珍惜,而離別覺得可惜。
于是我們恍恍惚惚的'對待每一個覺得想要珍惜的人,看著他們麻木的與我說“再見”,心里發出一陣悲涼。
夜華魂飛魄散的時候對白淺說:淺淺,不要忘了我。
勒斯雅離開的時候對門索爾說:無論你到哪里,不要忘記我們的愛情。
《路克斯之光》中亞瑟對阿爾說:一輩子記住我,一輩子寢食難安,一輩子生不如死。
然后,忘了我,好好活下去。
end
2018年的開年,讓我感慨萬分。
趁著還活著,去見想見的人;趁著活著,去表達你的思念;趁活著,不要讓分離變成常態。
我知道,黃泉路上無老少。
我希望,如果意外明天降臨,至少在今天,可以沒有那么多的遺憾。
最后,在新年開篇談這個似乎有點沉重的話題,我很抱歉。
祝大家新年快樂,一定要健健康康,開開心心的,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