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祖考書散文
叩別尊顏,瞻圓數度:
自先祖考去數日,常不能安。尚果腹否,夜安寢乎,不可知也。痛極,未敢思也。念先祖考之音容,神魂恍惚,執冊在手亦不可專。
佳節又中秋,唯席首缺。思及往昔種種,舉家啖肉飲食,酣飲朵頤,幼者戲于席,壯者推杯換盞,暢論時局,婦者拍兒嗚之止嬰啼。杯擊聲,人語聲,隱約犬吠聲,沸反不絕于耳。今滿座寂寂,投箸對空席,悵然。東坡云:月之圓缺,人之離合,蓋無外乎此。
庭有棗樹其粗二人可合抱者,先祖幼時手植也。睹物思往,祖以繩系之,屬樹之干以為秋千。蹴罷,汗流浹背,祖遂以茶與余,和顏忻悅。青芽初露,棗花落于庭。所結之果,六月可食,祖素以棗和酒,罐封之而存。待啟,棗香飄巷,引街童皆哄搶。是以分之,言和而色夷,無稍怒之色。今秋千拆矣,庭院寂,不復當時歡笑。
知往事不可諫也!六合開,日月明,春秋明月,朝晨晚暮,人生須臾有盡,歲月長流無窮。寒暑往來,枯榮明滅,愿捧萬點光華,以望皎皎萬歲之春秋。花開幾度,歲月無聲,人之天地,若撼樹蚍蜉,吾雖恨祖年歲已盡,御鶴西去,然無可以追而違天命也。唯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今不復佳節庭院歌與月,高堂幾度人團圓。
祖不見昨夜柳絮因風起,繡江一朝又飛雪。
祖不聞折柳之曲歌長夜,庭中月影照無眠。
思親常悲聲聲淚,久別難言寸寸心。寒食家家煙火起,吾家寂寂無升煙。清明又至,曉霧沾衣,陌上余寒卷輕塵,極目遠望青春依舊,山南多墓田,聞祖于此山長眠。感之懷之!特屬文以寄之。
書畢,茫然無措,嘆祖不能見。故人長辭去,不聞春與秋。家屬一封與誰閱,魚傳尺素寄何處?近日夜夜常多夢,飛花不解,常擾思親人。唯愿常托夢以寄,解孫之思祖之痛。
孫附筆致意
丁酉寒食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