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時機的散文
閱讀是一個好習慣,然而并不是很多人都能讀完一本好書,我們對書籍的態度何嘗不包含對人生的態度!
很多人都聽過“書非借不能讀”這句話,有沒有親身感受過,一本好書,自己很喜歡,如果是從別人那借的,因為想到有歸期,而特別當那個借書的人時不時的還提醒你什么日子要還書了,你會更急迫,加緊看完那本書!一旦場景逆轉,你是買來的書,估計你對這本書的熱愛只有在拆書皮或破開那層塑料紙的時候展現,然后呢?信手翻翻,饒有興趣的看一看,有什么事撂下了,這一撂呀,再撿起來可就難了,心想,這書是我的,總有機會把它讀完的。而后,那本書只會在書柜里乖乖的吃灰,乖乖的等待著下一個有緣人來翻閱!我們對書的.情節像不像我們對自己身邊人的情節?很相似!
最不珍惜的吃飯那叫做和家人的吃飯,最不受你好臉色的人叫做家人,最不靠譜的陪伴那叫和家人!往往吃飯跑得最快的是朋友局,特別是那些潛在能帶給我們好處或虛榮的朋友聚餐,在這個餐里,你想的是你會見到誰,會發什么朋友圈,會有多少的點贊。和家人吃,那機會多了去了,哪天不是吃呀,珍惜什么呀?我只想說,子不聞:樹欲靜而風不止 ,子欲養而親不待嗎?這是當我有家人離世最大的體會!
而沒有好臉色和不靠譜的陪伴,前者大家都親身經歷或被經歷過,我們就來看看后者吧。你覺得陪伴是什么?陪伴是我們共處一室而互無交流?陪伴是我們彼此相處但無溝通?陪伴是你玩著手機我在旁邊?都不是!有人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而我想說,有質量和高質量的陪伴才是最長情的告白!那種你守著我,玩著手機,和千里之外的人發著信息卻不和我多說一句的陪伴,我有種發自內心的厭惡,只想對你說,我還沒死,不用你守靈!話糙了點,但理不糙。
永遠,這個詞在生活中作為誓言中出現的頻率還是蠻高的!它像什么,一個本就遙遙無期的時期,一個漫長的等待,一個把人蹉跎掉的詞匯,讓你懷抱希望,卻不告訴你希望何時實現!我喜歡這句話: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更通俗一些,沒有什么比當下更真實,來得更爽快,執行得更徹底!
當下,不是改天,也不是哪天,更不是有一天!這些在平時最好推脫的約詞,都會讓我們感受到當下的時效性!
什么時候看書,當下的立即行動會讓你閱讀到你愛的書籍包含的內容;什么時候和家人吃飯,當下的鍋碗瓢盆醬醋茶會讓你感受到家庭的溫馨、靜謐;什么時候陪伴家人,當下的情感溝通,會讓你豁然開朗,他們和你想的不一樣!
在越來越快的信息社會中,請把當下留給你最在乎的人,當你體驗過時過境遷,看過物是人非,才知道當下是多么珍貴和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