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冬游月湖散文

時間:2020-11-26 16:29:51 散文雜文 我要投稿

冬游月湖散文

  恬靜的初冬,月湖宛如美女晨妝開啟的明凈的鏡面,被擁簇在醉意纏綿的冬意里,如溫潤嬌柔的江南女子,撐著油傘靜靜地等你。

冬游月湖散文

  這是我向往已久的地方,一如深藏在心底的那份暗戀。

  漫步于月湖,尋找這個季節給人的那份清寒。但綠色依然是江南的主旋律。柔柔的清風,親吻著面頰,心中頓時暖意融融。凝視一棵棵垂著纖絲的柳樹,古人《詠柳》的詩句驀地從腦海中跳出,盡管季節錯過了“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的時日,然而那靜默于此,一排一排的柳樹,仍不失“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的輕柔之美。

  時光深處,不知有多少人依著槐柳,癡癡眺望漣漪的水波,尋找著《牡丹燈記》中那位喪偶的鰥夫。他因在聊無百賴的日子里打發時光,日日夜夜游蕩于月湖,忽一夜,遇到了一位挑著紅燈籠,容如皎月的女子,兩人一見鐘情,演繹了一段人鬼相戀的情史。荒誕的故事流傳至今,成為月湖不老的神話。

  記得小時讀賀知章先生的詩句《詠柳》,讓我對江南有一種無法釋懷的向往。因為在我生長的河西走廊,4月天氣仍是寒氣逼人,對"不知綠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的認識持有疑慮。從此,我的心中藏下了一個夢,夢境是一個五彩繽紛的童話世界。語文老師講課及其認真,特別對古詩詞的解析,融入了自己深深的情懷。江南的綠色,通過他深情并茂的描述,仿佛徐徐鋪開在我家鄉蕭瑟的大地上。然而我有很多假設,我想是不是詩人酒后的夸張。

  后來,當我有機會一步步走近江南,遺憾的是每次都與“二月春風似剪刀”的景色陰差陽錯,不過,江南的綠,特別是沿海新型城市寧波,除了矗立的高樓,寬敞的街道,其他地方,如墻角,河邊到處都被綠色浸染,花草繁茂,鳥鳴蝶舞。此次,有機會在寧波停留小住,恰逢秋末,再次與江南的春天失之交臂,但惋惜中又覺得很是欣慰,因為置身江南的秋天,使人陶醉的不僅僅是她的色調,重要的是,江南深厚的歷史文化。

  月湖靜默于鬧市的中心,數千年的歲月,淡去了數輩人的更替,然而,她像一位超凡脫俗的女子,不施粉黛,周身卻透出欲抑還揚的迷人韻味。那坐落于湖邊,一座座的老宅,猶如一位位年邁卻堪稱健碩的老者,年數一年捋著春風,迎著炎炎夏日,在金秋里眺望,在寒冬里堅守,永不疲倦地守著月湖,守著這片清澈的水域。我不想驚擾古樸的老宅,我不想打擾沉醉于歷史長河中的古物。但建于南宋的史浩宅院,還是深深吸引了我。房屋呈現的氣派,反映了主人的身份,貫穿前后庭院,回廊曲徑,假山,石壁,供桌,木凳,件件物品都滲透著淡淡,潮濕的氣味,我感覺到了這是時空的氣息,古人的氣息。門前蹲守的石獅依然保持著當年的.威風,只有那鏤空的窗格,飛檐翹角的屋檐,被風雨侵蝕的銹跡斑斑,打上了時光的烙印。史浩在此撰修族譜,訂立家訓,用獨特的見解,創立了中華民族對族譜的重視和傳承。

  也曾見識過青磚,黛瓦的古樸和莊嚴,但很少被它從骨子里透出的威嚴所折服。我仿佛看到史浩托腮思考的焦慮,舉目遠眺,深思熟慮的深沉。他做于官廳,心系月湖,與文人墨客在月湖談笑風生,酌酒盞茶,吟詩撰文,留給后人的不僅是經典的詩文,還有源遠流長的中華文脈和厚重的歷史文化。

  仰望被綠色托起靜默于藍天之下的天一閣,古樸中透著一份令人敬畏的莊嚴。它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私家藏書樓,也是最古老的圖書館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圖書館之一。參天的樹木,稠密的樹葉,阻隔了鬧市的喧囂,落在地上的樹葉,也不好意思起舞,連我的呼吸也是輕柔的。我暗暗輕嘆,先哲們的智慧和精神,600多年的風雨滄桑,天一閣被一代又一代人傳承,接替,文化的血脈從這里流出,匯入甬江,源源不斷地流向遠方……

  進入天一閣,在敬仰和崇尚的同時,我感到有一雙哀怨的眼睛一直盯著我。因為在此之前,我從余秋雨先生的《風雨天一閣》里看到了這樣一位女性。嘉慶年間有一位名叫錢繡蕓的女子,因為喜歡詩文,想登天一閣讀書,竟然求知縣做媒要嫁給范家。但讓她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當她成了范家媳婦之后還是不能登樓,更看不到天一閣的任何一本書,最后郁郁而終。是悲憤,怨恨,還是抗爭、控訴?我想這幾種成分都有。繡蕓姑娘的離世,留給天一閣的是神秘、威嚴,留給世人的是無盡的悲哀、惋惜和感嘆。

  我感到在天一閣的角角落落散發著一種氣味,說是蕓草的味道,至此,我才明白,天一閣的藏書為何保存幾百年,而不被蟲蛀的原因。我想,這也許是繡蕓姑娘的靈魂散發的氣味吧。

  此時此刻,我慶幸的是,生在我們這個時代的女性是如此之幸運。我們可以隨意踏進任何一座書樓,翻閱、欣賞自己喜歡的書籍,飽覽自己最愛的文字。

  透過那冰裂紋的花格窗,黝黑的書版看似隨意地排放著,書箱隱隱透出書桌的一角中的線裝書有些已經打開了,頁面翻開著,時光停留在這一刻,歷史記住了這一刻。

  歲月浸染了書頁,也浸染了歷史的記憶。一冊一冊,一摞一摞的藏書,被一雙雙眼睛凝望,似乎有種穿透的力量。墻上掛著主人范欽的畫像,范氏門庭600多年的興衰榮辱,生老病死與天一閣緊緊相系。

  在漫漫歷史長河中,先哲們開創了富有超前意識的細節,這里容納了他們生活的精神空間,一個個渴求知識的心靈,逐步掙脫出陳腐守舊的環境,順著那濃重的文墨香味,呼吸著充實精神世界的新鮮空氣,闊步走向神往的大地。

  矗立于湖中央的湖心寺,不管是宋唐的風云,還是明清的雨雪,無論是金兵的焚燒,還是異族的覬覦,都絲毫未能侵蝕它堅強的身軀,摧毀它不老的容顏。

  歷史的巨浪一重一重涌來,又一波一波退去,那一座座磨掉了棱角的石碑,一行行模糊不清的文字,記錄著月湖的變遷,攜刻著變幻的歷史風云。腳下的青石板仿佛人的脊骨,承載著數代人的腳步,承載著厚重的歷史,那鑲嵌在路邊的鵝卵石,猶如時光老人的眼睛,閃爍著穿透人靈魂的睿智和光芒。

  月湖,一如她的名字,散發著靈空、別致、秀氣、古樸的氣息。那一幢幢滲透厚重歷史文化的官邸、碑文,不得不讓人喟嘆,從古至今江南的美景,月湖的雅致,給了無數文人墨客拓展想象的空間,抒發情感的懷想。沿湖而行,湖面清波蕩漾,圓處似月中滿月,曲處似月末眉月,綠樹小草如點綴在銀河的星辰,散發著迷人的風姿。

  凝視湖中蕩漾的輕舟,恍然覺得他們就是唐代詩人賀知章、北宋名臣王安石、南宋宰相史浩、宋代著名學者楊簡、明末清初史學家萬斯同等古人。我仿佛聽到他們揮筆抒情,潑墨吟詩的豪邁之情,我想,我們的腳步輕些再輕些吧,別驚擾了古人的思路和雅興。涼風習習,我的耳邊傳來了“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鬢毛衰。”的動情和感嘆。

  那漸漸遠去的輕舟,載著時光深處的記憶,載著厚重的歷史,將我的思緒融入湖中,在水面上劃開了一道又一道粼粼的波光。湖中銀波層層疊疊,仿佛能看到朝霞為其染紅妝,夕陽為其撒碎金,月亮為其織銀裝的壯麗美景……

【冬游月湖散文】相關文章:

夏游京娘湖散文欣賞05-01

湖影散文05-01

冬意闌珊散文11-19

山邊的那片湖散文11-03

青年湖之戀散文04-30

雨后墨色棲鳳湖散文11-13

瑰麗多姿的“白沙湖”散文11-09

《徐霞客游記》游九鯉湖日記07-18

暖四月一路同行到天津游盤山散文05-02

《徐霞客游記》游九鯉湖日記摘錄05-16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在线精品女同 | 久久国产这里有精品 | 一本大道道久久九九AV综合 | 五月天在线视频婷婷播放 | 一本久久免费视频 | 亚州性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