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無關的風景散文
民間有歌謠: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楊柳,七九花開八九燕來。九九加一九農人田間往家走。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周而復始九九歸一。這又符合了道家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自然規律。春天伊始,那些枯萎的花草像涅槃里長大的雛鳳般,接受陽光的洗禮。然后在清明過后的土層里醞釀新生力量,期待著那一聲烏云里的暴喝。順著雨落的節拍,自土壤里扭動著拉長自身的腰肢。
今天谷雨,我站在這片植被參雜的土地上。細細聆聽那些綠芽兒,吱吱成長的聲音。歡快地春風游過身邊,它淘氣的用手兒帶動了我的衣衫。親切而熟悉地動作,讓人在會意時忍不住用目光跟隨著它活躍的腳步跑遠。遠遠地觀賞風兒穿過樹林,跑過山崗。嘩啦啦的樹葉兒,被它搖的山響。看到這種景象,很多的往事也被這淘氣的風向牽引而出。似是被剝離的蠶繭,一頭的絲線在接受牽扯時被拉得好長好長。
印象中的爺爺,留了一撮山羊胡。在春天的時候,總喜歡牽著幾只山羊滿山的游蕩。一會兒走進山谷,一會兒路過小溪。手里不時地搖著自做的竹鞭子,一邊吆喝著羊群和身后慢吞吞地我。爺爺人緣不錯,退休以后不喜歡進城入市。按照他老人家的話來說,城里不如鄉村自由。這里是他土生土長的地方,他要落葉歸根。塵歸塵,土歸土。鄉親們和藹可親,在這里他覺得很滿足。這這里喝著大自然給予的純凈山泉,吃著無公害的蔬菜。買幾只小羊,拿著他曾經吹過的小號。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春天時種下幾棵桃樹,空里時剪剪樹枝兒也是一番樂趣。
爺爺平時不愛對晚輩們說話,但無論是晚輩還是同輩人都很尊敬他。有個什么大事都來找他商量,所以在這個小小的四合院里整天人來人往。印象里的爺爺,沒有辦不到的事情。人稱多面手,借用老人們一句玩笑話:“除了坐月子別的都會”。有時候還不懂事的我也會問問爺爺,怎么那么多人都來找他。他卻自豪的說,那是從年輕時到現在的習慣。山水和人的年齡會變,但習慣卻不容易改變。爺爺也有自己的習慣,習慣了拿著個長長的煙桿。煙桿子上總是掛著個煙袋兒。爺爺常說:“飯后一袋煙,賽過活神仙。”小時候總是抱著爺爺的大腿,讓他講講啥是神仙?爺爺總是會說:“神仙神仙長在深山,人間哪里有什么神仙?”說完以后,就自顧自的去干農活了。只剩下我在不明所以的發呆,卻是怎么也想不明白。
爺爺愛吃榆錢,愛吃地瓜干。當榆錢掛滿榆樹的時候,爺爺總是舉著鐮刀去勾下一些來。然后合在面里加點鹽蒸著吃,有一股澀澀的味道。見我把那些榆錢與面食分開,他都會在那里嚷嚷不止:“這個敗家的孫子,這些榆錢兒可是救過我的命啊。”爺爺此時總是用手打我幾下,但感覺不到疼痛。
爺爺從來不對兒孫嘮叨他的經歷,卻很樂意給娃娃們講故事。講那些鬼哭狼嚎的神話故事,講那些歷代正義所化身的人物。當娃娃問起爺爺的故事時,爺爺總是笑著說:“我有啥事?爺爺啊只是一個人生的過客。”娃娃們問過客是啥?爺爺總是指著空中飛舞的.燕子。說人生就像燕子,此生會活在兩個世界里。等爺爺百年之后,就會去另一個世界繼續飛舞。做人就該像空中飛舞的燕子,自由自在的飛翔。為了自己的夢想,不要管別的飛禽。樹立好一個目標,不論風雨有多大要一往無前。娃娃們似懂非懂,這時候都會高興地鼓掌。
有時候爺爺見我太過淘氣,也會從他箱子底下拿出那把小號哄著我玩。記事的那次我一時興起,在院子里吹著小號竟然吹響了。不一會兒,人們便從四面奔進了院子里。紛紛追問爺爺召集人們有什么事情,爺爺指了指我。隨后,大家樂呵呵的散去。后來我長大點了,就聽說了一些爺爺的事情。爺爺年輕時是個小號手,由于工作認真被提拔為民兵連長。那時候,爺爺做出的決定干脆而具有實用效果。所以大家很佩服爺爺,有什么事情都愛找爺爺。比如東家的田里莊稼不長了,爺爺就帶人去地里查看并分析不長的原因。西家里家庭不和,爺爺就義務的負責去做調解工作。
此時我站在爺爺曾經領著我種下白楊樹的地方,爺爺卻變為了一把黃土。那把小號早已不知去向,可眼前的白楊卻依舊屹立在風中。這粗糙的樹皮,一環一環把年輪圈成粗壯的記憶。土崖上伸出的榆樹枝兒上,也留有爺爺曾經用手掰過的傷痕。
不禁想起了爺爺那句話:“人過留名,雁過留聲。人要挺直腰板,好好做人。但聞己過,不問人非。有夢生活才有奔頭,有志定見彩虹。”
【那些無關的風景散文】相關文章:
那些希冀的等待散文04-29
美麗的風景散文11-10
高三的那些回憶散文11-03
那地方那些花兒|散文11-19
那些年我走過的日子散文05-03
學車的那些事兒記事散文11-19
人與風景散文12-19
遇見與風景散文12-01
鄉村最美麗的風景散文11-30
那些年,你曾是我的紅顏散文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