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街散文
突然想寫一下自己住過的街。 也是懷念吧。 不是為了什么,就是有的時候走了很多路,還得想想,自己是從哪兒來的,到底上哪兒去。
這條街
我家門前對著一條街。
之所以說是門前,是因為我們住在另一條街尾,和這條街是垂直的——換句話說,這有一個拐彎。這條街從頭到尾,我都用腳一步一步踏過,所以現(xiàn)在寫一寫,很有經(jīng)驗,也很自信。
這條街是很普通的街,至多1公里,卻擠下了三所學(xué)校——從幼兒園到初中,都很齊全。因此,這條街不算繁華,但也是怪興旺。附近的居民樓里,到處可以見到小孩子,因此比較吵鬧。
最靠近我家的大概是這街的尾。是中學(xué),占地不大,周圍有鐵欄桿,并且場地很高。里面的人看外面,所有人都只有一個頭的,不同表情,很有意思。我曾在這里上學(xué),很方便。這里發(fā)生了很多有意思的事,然而不多敘述,畢竟要寫的是這條街。
對著中學(xué)的是一些很矮的居民樓,有年頭了。剛來哈爾濱的時候,最初幾年我是住在那里的,所以很了解。都是老房子,樓梯都很小,每一級黑乎乎的臺階上都色彩斑斕地貼著廣告。當(dāng)時覺得有意思,這些人是都讓我們每天踩他們踩罷休!后來知道,就算是能踩一踩也是好的,至少能多少賺些錢。
老房子總是有各種各樣的味道。這家腌的酸菜,那家做的糖蒜,沒人收拾而發(fā)臭的垃圾——混在一起,潮潮的怪有意思。門口經(jīng)常出現(xiàn)死老鼠,記得前些年還有狼糞。最近看得時候,好像好一些,那天望出去,那些樓竟被重新漆了。變成亮黃色,像太過時尚的婦人,手足無措又風(fēng)情萬種地立在那。
往前走一走,有房屋中介、麻辣燙、倉買、披薩、簡餐。他們是緊挨在一起的,專給這些學(xué)生享用。除了房屋中介外,其他幾家小店每每晚上都爆滿——到處都是學(xué)生,嘰嘰喳喳,排隊都排不上。我清晰地記著,我曾因有一天來不及吃飯而隨便進(jìn)去時,目瞪口呆的樣子——是何等壯觀!
其實如果詳細(xì)說一說,老房子樓下的活動場地,也很值得一提。其實8年前大約是很壯觀的——有一棵極大的樹,極大極大(你無法想象這樹有多大,在我記憶中大概是半個樓粗了)倒了,然而根須眾多,故帶出極大一塊泥土(這一塊泥土占了80平方米左右)。周圍怕人過去,圍了很多紅磚呀,以及類似的東西。記不清了,但是這場景,的確給我心中留下很大的震撼。以后一定要學(xué)水彩,把它畫下來。
有一家很小、很不起眼的文具店,夾在兩棟老房子里。我依稀記得那女老板的長相,大約蠟黃皮膚,唇邊有很大的痣。我當(dāng)時好像記得這老板有個幼兒園的兒子(現(xiàn)在大約上初中)才要開這店的,不過文具都不錯,我當(dāng)時很喜歡。這文具店周圍是我的天堂——這是很大一條草地,最可愛的是,這片草地被人灑下一些亂糟糟的種子之后,就沒有人打理過(——你要知道,對于一個小孩子來說,工工整整的花園可一點都不好玩!)我相當(dāng)喜歡躲在比我還高的各種草里,摘些亂七八糟的花(沒人管的!),研究莫名其妙的草。我記得小時候我有很多時間玩的,除了看書,我基本上都在那片草地里,像個野孩子一樣快活。
再走一走,是兩棟平房,哆哆嗦嗦緊緊挨著,像是兩個遲暮的老人。我剛來這條街的時候,大平房是做米線的,我來這街的第一頓飯,就是他家的米線。早記不住什么味道了!能想起來的,就是他家還有魚香肉絲。那時候年紀(jì)尚小,所以看到端上來的菜里竟沒有魚,竟有木耳青豆的時候心里十分驚異。后來再路過,一度變成了房屋中介,里面成年不變的只有兩個小姐,穿著職業(yè)套裝,在冷清的大屋子里,透過大面玻璃,渴求地看向屋外的來人。再過幾年,所有大房子的.人都搬出去了。開始的時候,上學(xué)路過我總要瞧瞧。后來看到,牌匾慢慢摘下去,露出原有的黯淡橙色;大大的玻璃蒙了厚厚的塵土;里面的燈光再也沒有亮起過。我才知道,原來走了,就不回來了。時間,也這么過去了。
小平房是很精致的小平房。大概只有幾張麻將桌子那么大。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它里面滿滿當(dāng)當(dāng)?shù)財[著一個麻將桌,周圍有四張細(xì)腳伶仃的椅子。簾子在夏天總是塑料珠串的那種,撩開有珠子互相撞擊的聲響。屋里里面總有一群不穿上衣,肚子被大短褲擠出來的男子,很大聲地吆喝著,門口擺滿了空啤酒瓶。他們笑聲很嚇人,也很粗野,讓人聽了不覺得快活。大抵他們的生活也是那么不快活,要么整天勞累到了麻木不仁,只憑這個機(jī)會好好放松;要么無業(yè)游民,把自己沉在這里,不愿多想。我至今仍清晰地記得他們的笑聲,令我悲哀,又不寒而栗。
最近去看的時候,小平房里的男人頭發(fā)都花白了。我早已記不清當(dāng)年那些家伙的樣貌,所以也不清楚,是人不知不覺地老了,還是換了人了。
十年過去了。
那天突然下樓時碰到一個孩子。已不是孩子了,是高高壯壯的男生。哦!我想起了。有個白瓷磚圍成的小小院子,里面有一個石桌,幾個石凳,一盤棋子很大的中國象棋和幾個戴著大大外蓬帽子的老人。有個老人的孫子,就是那個男孩。他經(jīng)常就在老人下棋的時候,自己自顧自地玩,也不和別人打招呼。他常常踢一條黃狗。那黃狗瘦的可憐,卻被繩子拴在白瓷磚上。看繩子上的污漬,它也栓了很多年。然而黃狗卻心甘情愿地被踢著,踢倒了,爬起來等待著再被踢倒。
接連這五年,那男孩逐漸變高,老人的背漸漸邊彎。然而他們還是下著象棋,踢著狗。黃狗的毛越來越少,狗越來越瘦。五年過去了。黃狗和老人不見了。
小區(qū)里多了一匹白色的假馬。非常高大地站立著,身上裝飾著諸多花環(huán)彩帶。
有幾個大大水滴狀的,被一圈圈彩花做成的花環(huán),上面掛著白紙黑字,很大,很鮮艷。
我從未見過,很新奇很喜歡,覺得是新多出的玩具。
然后被大人警告,那是有人死去了。
那是對我來說很遙遠(yuǎn)的概念,我當(dāng)時非常不懂,只是躲著它,仿佛心里有恐懼。
現(xiàn)在我依然躲著它。因為現(xiàn)在心里偶爾有恐懼,偶爾有困惑,偶爾有不舍,大多數(shù)時候,是在想,我這輩子,大概,也應(yīng)該有個活法,好好地活下去。
【這條街散文】相關(guān)文章:
這條路走的太匆忙散文11-08
穿越芒果街的雨天散文05-01
這條諺語不科學(xué)作文02-19
《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教案精選05-02
《“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名師教學(xué)欣賞03-16
《御街行》宋詞鑒賞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