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水亦醉美散文
第二次去人間天堂九寨溝,那碧澈、多彩、嫵媚、壯麗的九寨之水,依然讓我心旌搖曳,如癡如醉,眷戀在心,并再次為之感嘆:九寨歸來不看水。然而剛剛過了半年,我卻失信又看水去了,走進“瀑布王國”——貴州,神迷情醉于溫柔靈動、清冽陽剛的黔山黔水之間。
黃果樹:世上最大的瀑布群
一
瀑布是動態的水。天地間最唯美、最狂野、最具魅力、最為壯觀、最令人震撼的天然水景,無疑是瀑布。
有幸拜訪過許多著名的瀑布,如亞洲最大的跨國瀑布德天瀑布、中國落差最大的雁蕩大龍湫瀑布,以及最為純凈唯美的九寨溝瀑布和最富詩情畫意的廬山三疊泉瀑布,那“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五疊六疊勢益高,一落千丈聲怒號”的記憶,會時時在心海里蕩漾。而一直未能造訪的貴州黃果樹瀑布,作為世界第三大、中國第一大瀑布,便成了我心馳神往的地方。這次說走就走的貴州之行,終于圓了我多年的夙愿。
黃果樹景區主要是由黃果樹瀑布、陡坡塘瀑布、天星橋三個景區組成,以黃果樹大瀑布為中心,周邊密布景色各異的瀑布,形成一個龐大的瀑布家族,飛瀑成群,碧潭流泉棋布;奇峰林立,溶洞暗河相連;雄奇險秀,美不勝收,是世界罕見的奇特景觀,被基尼斯總部評為世界上最大的瀑布群。
黃果樹大瀑布位于安順市白水河上,古稱白水河瀑布,因瀑布周邊生長著許多黃葛榕,亦名黃桷樹,諧音為黃果樹,黃果樹瀑布之名便由此而來。觀瀑出發之前導游征詢我們的意見:坐電梯還是徒步上山?我貪婪沿途的風光,期待能多角度、多方位地觀賞這個聞名遐邇的“中華第一瀑”,因而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后者,便與幾位乘電梯的同行伙伴暫且分道揚鑣。
與徒步的同伴一起朝觀瀑臺行進,石磴路兩旁綠蔭蔽日,清幽靜謐,草木芳菲,野趣盈盈,談笑間我們走得飛快。周身發熱欲停步休息時,隱隱約約聽到了“嘩嘩”流水聲,也許快要見到瀑布了,霎時精神大振,奮力向前。七折八拐之后,似乎聽到了瀑布的嘶吼聲,卻不見瀑布的影子,好一個“未見其瀑,先聞其聲”!想起王安石《游褒禪山記》的名句:“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我佇立路旁,輕輕拭去臉頰汗水,稍稍平復一下急切的心情后,繼續循著路標向目標攀登。
在山道的一個拐角處,透過樹木枝葉的罅隙,望見了遠處綠葉簇擁的懸崖上被撕成10多綹的水簾,從崖頂飄然而下,如白綾輕揚,裊裊娜娜,似淑女浣紗,柔細飄逸,這就是傳說的黃果樹大瀑布嗎?“中華游圣”徐霞客當年曾如此贊嘆黃果樹瀑布:“搗珠崩玉,飛沫反涌,如煙霧騰空,勢甚雄厲;所謂‘珠簾鉤不卷,匹練掛遙峰’,俱不足以擬其壯也。蓋余所見瀑布,高峻數倍者有之,而從無此闊而大者……”然而,我前方的瀑布怎么詩意有余而雄渾不足啊?是遭滄桑歲月的改變,還是遇上了枯水期,抑或是看景不如聽景?我迷惘。
當我走得氣喘吁吁之時,耳聞的瀑布咆哮聲越來越大,響似奔雷,恍如千鼓齊鳴,萬馬奔騰。轉過一個彎道,眼前豁然開朗,我終于看到了整個大瀑布,看到了犀牛潭,看到了觀瀑臺,那潭邊、那臺上,那山道間,人頭攢動,喧聲鼎沸,全都在翹首觀望,驚訝贊嘆之情溢于言表。我按捺不住興奮心情,三步并作兩步,從山道疾步而下,擠進觀瀑的人群,靠近水煙蒙蒙的犀牛潭,舉目仰望這稱為天下一絕的瀑布。
相隔犀牛潭,眼前氣勢磅礴的大瀑布真面目與剛才途中遙望所見的縮小版判若二致,飛湍瀑流從斷崖之巔驟然跌落,形成高約70米、寬約100米的潔白瀑布,厲聲地咆哮著,勢若銀河決口,大海倒懸,直搗崖下的犀牛潭,水石相激,如天崩地裂,震耳欲聾,回蕩于蒼山空谷,震撼至極,攝人心魄;潭上雪濤翻涌,白霧蒸騰,水煙彌漫,分辨不清哪是水,哪是霧,峽谷上下一片迷蒙,在陽光照耀下,霞光朵朵,艷麗奪目。此情此景猶如觀瀑亭對聯所云:“白水如棉,不用弓彈花自散;紅霞似錦,何需梭織天生成。”亦誠如徐霞客筆下形象貼切的描述。
在觀瀑臺人潮中擠進擠出,處處人影憧憧,折騰了多久,也難以尋覓一個最佳的攝影位置。這時,我驚奇地發現對面山坡有人從側面走近瀑布,竟然消失在瀑布后面。經打聽方知,黃果樹瀑布是世界上唯一可以從上、下、前、后、左、右六個方位都能觀賞的瀑布,在瀑布半腰后邊還隱匿著一個134米長的溶洞,這大自然的天造地設,真是太神奇玄妙了,我和同伴們當即決定上去瞧一個究竟。
沿著伸向瀑布的峽谷棧道靠近溶洞,洞口高于犀牛潭水面約40米,藤蘿攀附,水珠淋漓,邊上豎著題有“水簾洞”三字的石碑,洞內路徑狹窄,光線昏暗,水聲嘈雜,洞頂滴水淅瀝,地上處處水洼,水氣幽涼,沁心潤肺。我沒備雨衣又沒打傘,沒走上幾步就濕身了,感覺發根和脖子癢癢的、冰冰的,但還是欣然接受了黃果樹瀑布給我的洗禮,內心充盈著浪漫和愜意。
水簾洞是個自然貫通的溶洞,洞頂懸掛著不少鐘乳石,瀑布方向有6個天然洞窗,大的有10來米寬,小的僅二三米,洞窗外瀑布飄飛,如高掛著薄紗窗簾,洞內通道狹窄,只容單人而行,游人接踵而來,催促聲接連,一路不可駐足,只能魚貫而行,不然的話,我真想靠近洞窗,去伸手撫摸一把柔白的水簾,探頭俯看一下云蒸霞蔚的犀牛潭。
從水簾洞匆匆穿洞而出,佇立瀑布之側,仰望滾滾洪流從山巔凌空傾瀉,挾雷裹電,蓋頭蓋腦,驕橫恣肆,令人驚悸不已;俯看犀牛潭飛珠濺玉,卷起千堆雪,籠上百丈霧,驚濤拍岸,一片混沌;更難得一見是“雪映川霞”的奇景,那絢爛艷麗的彩虹,仿佛懸浮在碧潭的水煙之中,又像疊印于壯闊的.瀑布之上,幻影綽綽,熠熠生輝。那彩虹還似乎特別黏人,我到瀑布一側,它懸掛于飛流直下的瀑布上,我去觀瀑亭中,它橫臥在水霧蒙蒙的潭水上,你走它也走,隨著你的腳步或視角的移動,它也在變換方位,變化形狀,真是氣韻萬千,奇妙無窮。有人詩贊“飛雪濺衣黃果樹,亂紅撩眼刺梨花”,如此雄渾瑰麗的絕妙景色,怎不飽眼福、稱奇緣,如癡如醉,不忍離去。
二
游覽黃果樹大瀑布下來,繼續前往上游1公里處去觀看陡坡塘瀑布。陡坡塘瀑布我還是第一次聽說,這也許是黃果樹大瀑布名氣沖天,因而遮掩了毗鄰瀑布的名聲。其實,陡坡塘瀑布瀑頂寬105米,是黃果樹瀑布群中最寬的天然壩型瀑布。早在400多年前,徐霞客對陡坡塘瀑布就有這樣的描述:“遙聞水聲轟轟,從隴隙北望,忽有水自東北山腋瀉崖而下,搗入重淵,但見其上橫白闊數丈,翻空涌雪,而不見其下截,蓋為對崖所隔也。”86版電視劇《西游記》劇組,當年看中其綺麗獨特的景色,也曾在陡坡塘實景拍攝。時光荏苒,回首30多年過去了,我還能想得起電視劇中那美麗的畫面:在片尾曲《敢問路在何方》高亢遒勁的旋律中,唐僧師徒四人“你挑著擔、我牽著馬”,從瀑布水流中跋涉而過。如今陡坡塘景區借助電視劇的影響,開辟了“西游古道”,精心設置了唐僧師徒四人及白龍馬的彩色塑像,并將西游取經的故事采用壁刻畫的形式給予展現,以回味《西游記》那永不褪色的經典。
陡坡塘瀑布景區并不大,在林蔭小道只走了10來分鐘,就可看到前方橫亙在白水河上的壯闊水簾,高21米的瀑布,從長度100多米逶迤平緩的鈣化灘上奔涌而來,遠遠望去,灘面宛如裹著半透半明的薄紗,在陽光下泛著銀色的亮光,熠熠生輝,其氣勢雖不及黃果樹大瀑布那樣凌空傾瀉、雄奇壯險,卻為空山幽谷平添了幾分清秀嫵媚,怪不得有人戲稱陡坡塘瀑布為“新娘面紗”。
為了一睹“新娘面紗”的真面目,我們逼近陡坡塘瀑布,佇立于寬敞平坦的石灘上,山風挾著水霧濕潤了臉寵,撲面的清香沁人心脾,一種遠離喧囂、返璞歸真的快感油然而生。倚靠在觀瀑欄柵上,眼前仿佛展開了一幅渾然天成的水墨立體畫卷:瀑布如浪如流,堆雪積玉,宛若一樹樹梨花競相綻放;溪灘坡度緩坦,怪石嶙峋,大小不同的水潭遍布,似一顆顆晶瑩剔透的藍色寶石;碧潭如鏡,云影徘徊;山巒疊翠,草木葳蕤;清流汩汩,晶瑩剔透;水鳥翔集,嚶鳴有聲。此等秀美嫵媚的景象,怎不引眾多游人競折腰。不過這只是平時水流不大時所呈現的一面,若是遇上洪水來臨,陡坡塘瀑布會瞬間一改容顏,攜帶大量上游的泥沙,濁浪滾滾,似野馬脫韁,如黃河決堤,狂肆兇猛地直沖而下,并迸發出低沉渾厚的嘶吼,聲震四方,令人膽戰心驚。因此,人們又稱陡坡塘瀑布為“吼瀑”。這瀑布能吼的緣故,是因為瀑布左側一些鈣華堆積而成的洞穴,在洪水大量經過時產生了奇特的共鳴。大自然的奇特現象真是神秘莫測。
三
黃果樹瀑水自犀牛潭流至下游7公里處,便進入了地下溶洞(暗河)。河道上方是天星橋峽谷,系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形成于23000多年前,如今已辟為集水、石、林、洞為一體的天星橋景區,由天然盆景區、天星洞區、水上石林區組成,其絕色美景令人嘖嘖稱奇,故有“不來天星橋,枉來黃果樹”之說。
玲瓏秀美的天然盆景區,立有一塊碑刻介紹其風采神韻:天星橋的水是為石而生的。一入景區,腳下就是水,是一面靜靜的大鏡子,讓你正面、反面、側面,從各個角度來看山、看石、看自己。隨物賦形,這水一時被眾山穿插成千島之湖,一時又被幻成漓江秋色,忽而又錯落成武夷九曲,當然都是微型美景。鉆過了那云中之橋,山高谷深,就漸有恢弘之氣。
讀過這段曼妙的文字,天星橋風光在我心目中自然就“高大上”了。
沿著蜿蜒曲折、奇石狹縫的峽谷,穿行于水塘、石峰、溝壑之間,或是彎曲平坦的木質棧道,或是橫臥水中的青石跳蹬,或是迷宮般的石路曲徑,都恰到好處地與美妙的風光糅合在一起。抬頭石峰崔巍,草木茂盛;低頭有水塘點點,水光瀲滟,前后左右皆為美景,穩步換景,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
峽谷曲徑通幽,石筍突兀,怪石嶙峋;瀑布凌空跌落,如拋灑萬斛銀珠,水花四濺;兩旁山崖不高,樹藤倒掛,草木叢生;清泉不深,流水潺潺,清澈嫻靜;滿眼是大大小小的天然盆景,水中生石,石間流水,石上長樹,樹抱石長,真如名家所言:石臨水巧妝,秀美多姿;水繞石弄影,靈動飄逸;樹抱石濯流,遒勁蒼翠。這秀水、奇石、樹藤的三者結合,精巧美妙,相互輝映,其神韻真不愧人們贊美的:風刀水劍刻就的萬頃盆景,根筆藤墨繪帛的千古絕畫。
天星橋的石崖表面黝黑,皺褶簇簇,好神奇地生長著不少仙人掌,粗壯厚實,翠綠欲滴。在這沒有一點土壤的光禿禿懸壁石峰上,仙人掌竟然可以扎根生存,而且長得如此生機勃勃,若非親眼所見,實在有點令人難以置信。導游給予的解釋是:這里處于亞熱帶河谷地帶,四面環山,形成獨特的區域小氣候,空氣中含水量相對較大,仙人掌就憑著吸收空氣中的水分而生長。這是自然界的適者生存啊!應該為這偉大的生命點贊!
由跳蹬打造的“數生石”小徑亦頗有趣味,365塊形狀各異的跳蹬散布于水中,石水相親,上面鐫刻著從1月1日至12月31日的所有日子,蘊含了一年的全部天數,每個游客都可以找到自己的生日石。聽說踩在自己的生日石上并許下心愿,美夢就會很快實現。無奈跳蹬上游人如流,我最終沒有見到自己的生日石,失去了一次美夢成真的機會。
植被豐茂的天星橋,生長著不少榕樹,像一把把撐開的綠絨大傘,把山道遮得嚴嚴實實的,為景區平添了些許幽涼。越過“數生石”,拐角的空曠處有一顆小葉榕樹,茁壯的根部緊緊抱住山崖,人稱“美女榕”。榕樹銘牌如此介紹:高8米寬9米的巖壁上,小葉榕發達的根部幻化成九天神女降落凡塵,在這片富有靈性的山水間梳妝打扮,沐浴更衣,高雅圣潔。遺憾我天性愚鈍,形象思維欠缺,對著大樹端詳了半天,也不見美女藏在哪兒,不知是美女羞于見我,還是我羞于見她。
在尋覓九天美女之時,同行美女催促我要過“一線天”了。這是一條兩峰夾峙的狹窄石道,兩旁石崖上長滿了常青樹,故名長生峽。因為坡陡路窄,大家都小心翼翼魚貫而行,最窄處只能側著身體,才能通過這個“大肚難過”的側身崖。
穿過長生峽繞著天星湖而行,頗有豁然開朗之感。天星湖群山環繞,水面開闊,面積達8000多平方米,湖中噴泉龍頭不停地拋珠灑玉,波光粼粼,秀色怡人。湖畔臨水的閣榭,粉墻黛瓦,紅柱飛檐,古香古色,精致逸麗,這便是《西游記》豬八戒娶親的錄制現場高老莊。當年天蓬元帥下凡因錯投了胎,嘴臉變得像野豬模樣,貪戀女色的他霸占了高老莊莊主的女兒,后來被路過的唐僧收伏為徒,才取名八戒。我和許多游人一樣,沖著這個傳說到了高老莊,結果沒有找到豬八戒的一點遺物,只得在此小憩之后,結束了天星橋的行程。
此行事先沒有做好攻略,聽憑導游的一手安排,只游覽了天星橋景區的上段,其實下段還有更為精彩的風光,如銀鏈墜潭瀑布、天星溶洞、水上喀斯特石林等等,可惜我們與這些精華美景失之交臂,使黃果樹之行留下些許遺憾。
【黔水亦醉美散文】相關文章:
醉在春日散文11-19
獨醉散文欣賞05-02
今夜欲睡亦難眠散文11-11
關于情醉的散文11-18
醉美西子散文欣賞05-03
醉看風動荷影散文05-03
秋日之美散文12-05
簡約之美散文11-07
居水自在散文11-03
真實的美和善良的美散文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