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陽蘇堤的散文
話說蘇堤,乃詩意之堤。當春日之晨,六橋煙柳籠紗,幾聲鶯啼,報道蘇堤春早,有民謠唱道:“西湖景致六吊橋,一株楊柳一株桃。”“西湖十景”中的蘇堤春曉因此而得名。
傳說,蘇堤為大詩人蘇東坡所建,卻與詩又沾上了關系,從此蘇堤便有了無限的詩意,為歷代的詩詞人增添了無窮的素材,它既是一條詩堤,又是一幅美麗的畫卷。
去年4月29日,當我漫步在陽光沙灘與水上花園之間,我忽然發現了一處絕妙的景致,并用卡片相機,遠距離抓拍到這一奇觀。她的美,讓我欣喜若狂,更讓我浮想聯翩。于是,到了蘇堤,在我腦子迅速萌生了一個美麗的名字:云陽蘇堤。并作歌而云:
牧歌湖上白云棲,柳曲濤聲童叟蹊。
處處炊煙爭夏意,家家葦笛搶春犁。
山花不識漣漪雪,野鶴難知寂寞溪。
昔日潮長潮又落,夢聞秋水笑江堤。
云陽蘇堤,與西湖的蘇堤有所不同,她是由三峽水庫的潮漲潮落而形成。冬春二季,三峽水庫蓄水時,她便沉入江底,休養生息。每年春末夏初,隨著三峽水庫的泄洪,為夏天暴雨來臨時預留庫容。當庫水潮落到150米以下,堤便會慢慢地顯露出來。
最美的時刻,便是云陽蘇堤,在露又未完全露出水面時,中間稍低的部分還有10至20公分的湖水尚未消退時,人們唱著歌兒,踩著節拍,踏著石堤上的浪花,伴著一縷江上清風撲面而來,詩意自不必說,單說如此的畫面,真是如同仙境。
當水位繼續向下退去時,云陽蘇堤內便形成了一個天然的'堰塞湖。她的水位,也隨著江水的潮落而潮落,形成一種平衡的態勢。這種生態鏈的平衡態勢,西湖蘇堤是沒有的,是云陽蘇堤絕無公有的。
每到夏日的黃昏或傍晚,人們都會三三兩兩地相邀去云陽蘇堤上,漫步賞風景。當夏風輕輕拂過江面,卻帶著遠處一縷縷荷香,或是山花的清香,讓人的身心倍感清爽與愜意。江上來往的客船,也給游子生出許多思念。江上清風夜游觀光船,五顏六色,七彩斑斕,將人帶入一片遐想之中。南北橫跨的江橋,彩虹初露,嫵媚動人,給云陽蘇堤更增添了許多神秘,讓騷客們詩意連連,迷不知返。
暮色下,面對張飛廟的琉璃彩燈,有幾個洗衣女,在云陽蘇堤的旁邊的石階上,一腳踏在水中,一腳踏在石階上,浣動著手中的紅色輕紗。此情彼景,相互交融,讓我想起了35年前在老城游張飛廟,寫下的一首《古廟情思》:
張飛廟,燈火閃爍
江水中,小星跳著
藍緞子樣的微波喲
輕輕地把月亮揉著
小魚兒把星星追逐
夜霧把廟宇輕裹
它好似嫵媚的少女喲
含笑地咪著、睡著……
彩霞里飛出一支黃雀
撒下一串瑪瑙樣的歌
杜鵑趕來把胭脂涂抹
古木爭著把露珠抖落
燈火似金鳳般的騰起
將這殷紅的緞面剪破
漁火閃光的碎片喲
象姑娘的衣裙在飄著、蕩著
到了秋末冬初,水庫即開始蓄水。云陽蘇堤的景色便隨季節的變化而變化,目睹蘆花初綻,葦影搖曳。幾只白鷺在水邊覓食魚蝦,時而還在空中盤旋一番,將云陽蘇堤裝飾的更有生氣而多情。在暮色來臨時,行人們會聽到在水一方傳來《詩經》中的歌謠“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歌聲在湖面上奔跑,如同詩人的思念,被一陣清風帶去了遠方。幾顆小星星和一縷漁火,依舊在湖水中閃爍。姑娘的琴聲,似乎輕輕地將月亮的心事揉著。鳥兒在空中定格,在靜靜地偷聽著少女的情歌。一朵云飄過來,倒映在湖水中,與姑娘的衣裙在江水中飄著、蕩著。此時,布衣的心啊,便隨之蕩漾開來,兩闋《漁歌子·云陽蘇堤》便浮出水面:
曲水煙舟臥渺茫,葦池堤畔夢荷塘。聞鷗歇,比蘇杭,清風浪里醉斜陽。
作客橋虹枕水鄉,白鷺輕點浪分行。塵世外,水中央,篷船泊處似天堂!
【云陽蘇堤的散文】相關文章:
云陽館與韓紳宿別唐詩賞析03-13
云陽館與韓紳宿別原文及賞析10-13
《云陽館與韓紳宿別》原文及鑒賞03-09
《云陽館與韓紳宿別》古詩原文及譯文03-15
卑微的散文11-15
清晨的散文11-15
友情的散文08-22
土地的散文08-20
曾經的散文08-19
老屋的散文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