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安家溝散文
那是在2008年的7月中旬,我休年假,也是工作以后第一次休年假,足有20多天,這也算職工的一種福利吧,實屬難得。這個季節回到北方的家鄉——塞外山城張家口,正是避暑、休閑的好時候,這里天藍、水清、山美、情濃,能和親人、朋友們相聚更是感到幸福快樂。
一個周末,晴空萬里,溫度適宜,是個適合郊游的好天氣。我帶著孩子和妹妹一家人騎著摩托車出發了。目的地是前一天我們計劃好的安家溝生態旅游區,這里雖已開放多年,我卻一直未曾來過。安家溝生態區位于張家口市區西北部,距市區不到10公里,有北方“小桂林”之美譽,與素有“北方絲綢之路”之稱的張庫古商道和雄險恢宏的長城關隘大境門相連,全溝由西向東延伸,總長4625米,是一個風景秀麗、氣候宜人的旅游勝地,在這里會讓你感受到濃濃的山野風情和濃郁的鄉土特色,是自然與人文完美的結合,還是國家AAAA級景區呢。我們騎車不到半小時就到達了景點,存車、購票、進山門,還沒有進來我已被周邊郁郁蔥蔥的景色所吸引,一定要多拍些照片,留作紀念并分享給朋友們,也是在炫耀我美麗的家鄉。
進入山門最先映入我眼簾的是山道兩旁那些鮮艷的、我多年沒有見到過的小野花,我們一直稱它為掃帚梅,只所以這么叫它,是因為它綻開的花瓣象梅花,待花開敗了,葉風干了,還可以用它綁扎掃帚。這花顏色很多,有紅色、黃色、白色、紫色等等,成片的在一起綻放,自成一道靚麗景色。后來知道此花就是——格桑花,也稱格桑梅朵。原以為只有西藏才有的神圣的格桑花,卻是我們小時候隨處可見的,最普通的一種花。我的家鄉俗稱“壩上高原”,平均海拔1450米,所以也適合格桑花的生長。
在門前就不要過多陶醉了,里面的景色一定更美。順著山道沿著路標前行,剛走不遠,在右側的山壁上以不同字體刻寫了大大小小許多的龍字,稱作百龍壁,很有氣勢,再前面的山壁又刻寫了許多的馬字,這大概是在意寓龍馬精神吧,以此激勵人們努力奮斗才能實現目標,也是一景啊。
我們行走在山道上,看著兩邊的山景,聽著林中的鳥鳴,心情倍感輕松和愜意。一路邊走邊看,突然在前面我們看到一個小草亭,里面是我小時候見到過的轆轤和水井,幾十年過去了,現在看起來仍是那么親切、溫馨,喚回我兒時的記憶,仿佛又回到了孩提時代。孩子還不曾見過轆轤,更叫不上它的名字,如今連水井都很難見到了,給孩子演示了如何搖轆轤把水從井里提上來。這也是個很激動的場景,我拍了照片,感覺好極了。隨著社會的發展,許多過去的生活用具就要慢慢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了。
在景區內真是移步換景,有造型別致的竹亭和走上去吱吱呀呀的竹橋,橋下是潺潺流水清澈見底,蜿蜒流淌在山間,好美的自然景觀,像是來到了世外桃源一般,難怪有北方”小桂林”之稱。不覺已時值中午,該小憩一下了。我們在景區內找到一個農家小院,草棚下面一張小桌,旁邊的莊稼地里,種的大多是玉米,還未成熟。小菜園里品種繁多,有茄子、辣椒、西紅柿、黃瓜等等,現摘現吃,純綠色無污染,很溫馨的感覺,也頗有田園情調。因為天氣比較炎熱,我們點了幾個小菜,要了些燒烤,還有不可缺少的冰啤酒,在如此炎熱的夏季喝上一口,那叫一個透心涼,實在是太爽了,在這里小酌的感覺,遠勝于大飯店的山珍海味。
吃飽喝足,繼續前行。在山間小道走著走著,隱約聽到不遠處有喧嘩聲,前面豁然開朗,這里竟有一處開闊的.小湖,湖面有許多竹排,眾多的游客在嘻戲、玩耍、打水仗。湖水很淺,有些人干脆跳進水里和竹排上的人對仗,每個人的衣服都濕透了,湖面上充滿著他們開心的笑聲。我們也被感染了,也恨不能跳進水里和他們一決高下。湖中央有一座繩索小吊橋,大家都在上面蹦啊、跳啊,晃啊,吊橋上的人們根本無法站穩,東倒西歪,都開心的喊著、叫著、笑著,這里真是個快樂的天地,任何煩惱和不快都拋到九霄云外了。湖的前方是一處人造瀑布,清澈的水傾瀉而下,像一個水簾,很是漂亮。離開小湖,前面是一個卡丁車娛樂場,孩子見到激動不已,在大人的陪伴下兜了兩圈過了車癮。公園到這里就走到了盡頭,還真是意猶未盡呢。我們順著另一條道往回返,途中還參觀了幾處景點,有農具展、防空洞等,都是具有歷史意義的紀念,也有著許多傳奇的故事。
一天的旅行收獲滿滿,既鍛煉了身體又愉悅了身心,還品嘗了美味,可謂一舉多得,在我的相機里記錄了無數快樂的瞬間。身居大都市,早已厭倦了那份嘈雜與喧囂,向往著山野幽居的生活,在這里尋一份寧靜和安詳是別樣的享受。此次初來安家溝真是不虛此行,令人流連忘返。
別了,美麗的安家溝,你已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腦海不會忘記,我還會再來的!
【游安家溝散文】相關文章:
家游錦里溝散文11-03
春游杏花溝散文11-14
我的山溝溝啊散文11-11
甘家溝橘花節散文11-10
千瀑溝印象散文欣賞05-01
《安家》經典臺詞12-15
安家樂業的成語解釋02-19
黃山游·黃山路的散文節選11-13
夏游京娘湖散文欣賞05-01
天藍藍,水藍藍,去九寨溝看海散文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