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時不孤獨,兩個人時不抗拒散文
女孩子在這個世界上最好的狀態是怎樣的?每個人在心里可能都有不同的答案。我說一個我的答案吧,我心里女孩子最好的狀態是,能保持自己精神上和物質上的獨立,可以享受孤獨,且能以包容的心態去接納突然闖進自己的世界的另一個人。
年輕的孩子總是喜歡成群結隊,做事總是需要有人陪,所以女孩子會約廁所、約逛街,男孩子會約喝酒、約網吧……長大一些了,各自做了自己認為對的選擇,過上了不同的生活,逐漸發覺,原來生命中千萬的決定、億萬的事情都需要自己一個人完成。于是有的人選擇學習自我獨立,再然后他們學會了,認識到自己身上蘊藏著無限的可能,一個人也能活成一部戲;有人將別人學習獨立的過程轉化成了尋找陪伴的過程,運氣好的尋找到了陪伴,從今以后都有人同舟共濟,運氣欠些的沒有尋找到,依然風雨無阻地尋找著。選擇自我獨立的女孩子在我們這個時代并不稀缺,她們中的有些人看上去活得并不輕松,可她們依舊令人羨慕,因為她們擁有了人生主動權,獨立于他人成為了自己。選擇尋找陪伴的女孩子在幾千年中,占了絕對領先的數量優勢,她們中有的人活得讓人嫉妒,大多數卻主動丟掉或是被動失去了自我,變成了家庭的犧牲品。
有的女孩子,絕對不允許自己的感情生活有空窗期,于是步履不停找尋另一個人,以慰藉自己心里對世界變化的'慌張、填補內心的空虛與寂寞,哪怕有的時候,自己并不喜歡那另一個人。我并不是指責這些女孩子的做法有什么不對,這不過是自身選擇的結果,做出這樣的選擇并不犯法,也不違背道德,本也就無可非議。只是,人為什么就不能獨立于其他人而存在呢?誠然,人是社會關系的總和,我所說的獨立于其他人也不是說獨立于這個社會,不管不顧羈絆在身上的責任與情感,而是說精神上不為自己一個人生活感到孤獨,物質上不會因為自己一個人而感到窘迫,可以接受且能夠一個人立于這大千世界,而不是為了戀愛而戀愛,成為別人的附庸品,
而有的女孩子,與前一種截然相反,她們不喜歡也不能接受有其他人存在于自己的世界里,她們推開每一個嘗試靠近自己的人,在內心為自己造一座銅雀臺,牢牢地鎖住自己的靈魂,不讓外人進來,自己也出不去。這并不代表她們精神世界足夠強大,相反,她們在不接納他人的同時,連自己都無法接納。在心理學上,這樣的行為被稱為“親密關系恐懼癥”。既然被稱為“癥”,也證明這確實是一種至少在社會絕大多數人看來不合理、不正常的行為。我自然也不希望人“獨立”到這般狹隘、隔絕的地步。
真正精神獨立的人,是當自己一個人的時候不感到孤獨,當和別人在一起時,不會感到抗拒也不失去自我。在這個世界上,沒有誰離不開誰,離不開只是自我內心深處并不愿離開罷了。愿全天下的女孩子,能坦然安心地享受一個人的時光,不會覺得獨處時無聊無助;也能在兩個人的世界里,體會到“我們站著不說話,就十分美好”,并且能保持自己最喜歡的狀態。
【一個人時不孤獨,兩個人時不抗拒散文】相關文章:
不泣離別不言滄桑散文11-09
初中初一作文650字:鳥兒不孤獨03-14
不后悔這張單程票散文11-28
不啞不聾成語解釋01-11
不辜負時光,不辜負青春12-08
不拒執念,靜語流年散文05-02
你為何沉默不語散文欣賞04-29
不葷不素的成語解釋11-05
意不稱物 文不逮意05-23
一個巴掌拍不響造句大全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