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歸的散文
生活在一些特別時候,應該有一些儀式感。
大概是兩個月前,閑來無事,打開長時間沒看過的QQ,突然跳出一個對話框,顯示QQ等級有一個皇冠了,我愣了一下,就在那個瞬間,我是覺得要做點什么的。
想來生活跌跌撞撞,不經意間香樟樹的顏色已經經過一個輪轉,又要染上新綠。光陰配合夏天的閑適,也要寫新的故事了。
回憶在忙碌的生活中,顯得乏力得出奇,從來沒想過自己就會這么長大。盡管十年前,總是在心中標榜自己比同齡人成熟。
我記得QQ一個月亮的時候,我叫「風在旋轉」,那個時候QQ真的是網絡聊天的全部,隨便加一個好友,查個戶口,遇到不開心的事了,相互鼓勵,給點正能量,最后下線時發個886。
后來開始看郭敬明等80后作家的傷感文學類的書,開始喜歡非主流的風格,所謂的其貌不揚又放蕩不羈的青春,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吧。
從把好不容易贏來的滿滿一箱的玻璃彈珠送人的時刻,從放下「草房子」拿起「幻城」的那刻,從第一次斗膽跟理發師傅說跟我剪個劉海的那刻起,他就悄無聲息地開始了。
本來喜歡玩玩打打,十年前的我應該是和大部分小鎮農村學生一樣,以無所謂的態度,過隨性,隨遇而安的生活,過不了中高考的坎。
奈何那時候喜歡看各種書,冥冥之中有一股力量,拉著我即使身體在外面游蕩,靈魂總是對未來的生活,外面的世界有一些奢侈的期待。一路走來,外面風平浪靜,內心波濤洶涌。
如今審視自己,帶著一種剝開一個別人的故事的快感。有趣的經歷總讓人著迷,往往讓我們忘記了,現實的自己,是多么的平庸。
十年前,大多數像我一樣的孩子,都是生活沒有突出的滿足感的人,所以努力去創造(或者說去表現),比如穿一件名牌的運動服,一雙名牌的運動鞋。而那個時候公認的名牌,一個安踏就夠了,一雙李寧就飄了。所以你看,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地方,人們對幸福感的要求高低是多么地不一致。
因此,在那個時候,QQ等級,是可以帶來滿足感的。我還記得那是2009年,一個陽光斑駁的下午,我站在學;@球場旁邊,登錄QQ(那時候沒有后臺,每次都必須重新登錄)就發現,QQ成長有16級了,也就是一個太陽。系統告訴我說,我是尊貴的多少級用戶了,多了多少權限,比如,可以換自定義頭像了,可以建立4個人數上限500人的超級大群了……那時候多開心啊,就好像終于做完了一學期的家庭作業一樣。
現在呢…QQ建群好像是再也沒有什么限制,也幾乎沒人再用系統的頭像,群里面好像還有網絡監督警察,群主要對群里所有的.內容負責,一切變得越來越理性了,離我們的青春,也越來越遠了。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啊…
QQ狀態從Q我吧、在線、忙碌、隱身、離線、請勿打擾自動回復變成了電腦在線,手機在線,iPhone在線,iPhone678在線,TIM在線和大部分的灰色頭像離線請留言。
我們也從星星成了太陽,以為都會光芒萬丈,最后都帶上了王冠,庸封在自己的國度里,再也不明亮。
十年前沒人知道QQ等級有沒有限制,都以為皇冠就是滿級,滿級需要每天登陸,至少十年才能完成,不太敢去想像自己完成的那天,覺得大概是滿懷驕傲轟轟烈烈載歌載舞的吧,結果居然是那么平淡的一天,平淡到都沒有想到值得發一條朋友圈動態。
這和我們逐漸走遠的青春,多么契合。
時間是永恒的舞者,是絕情的劍客,他治愈記憶的傷痛,又在傷害靈魂的時候毫不留情。
我們被時間拉著長大,接觸到的人,接收到的消息越來越多,內心卻越來越閉塞,別人對自己一點點的在乎,就以為遇到了如彩虹般絢爛的那個人,結果卻是需求所動。我們都是遷徙的候鳥,暴風雨的那天一起落在同一塊礁石上,互相遮擋一下風雨,不會做過多的停留。或者都是遇見了相同風景的旅客,驚嘆了,喜歡了,然后也要回去了,大多數人,早已接受平庸,接受平凡的生活。
我們在世俗里面摸爬滾打,會厭倦,會憤怒,會一籌莫展地絕望,會在黑夜里疾步獨行,感嘆這萬家燈火,隨后無奈地迎接明天的朝陽。
今天是清明,外面如往常一般下著雨。我買了電飯煲和廚房的炊具,打算開始自己做飯。
風依舊在旋轉,青春和少年,也許再也不會歸來。
【未歸的散文】相關文章:
友情的散文08-22
土地的散文08-20
曾經的散文08-19
老屋的散文12-08
李樹的散文12-04
秋蟬的散文12-03
日出的散文12-03
傾聽的散文11-12
信念的散文11-06
鄉情的散文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