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的散文
清晨,迎著春天的氣息,天空布滿了烏云,像媽媽的懷抱,里面藏著無數個蠢蠢欲動躍躍欲試的雨孩子。雨爸爸,很調皮,牢牢掌控著每個雨孩子從天上跳落凡間的加速度,或急或緩。
就這樣,雨孩子們帶著喜悅,款款而來,從空中灑向城市各個角落。
這場雨,猶如一場及時雨,掃卻了連續幾天的余溫。
就這樣,安靜的,它,毫無征兆地洗刷了這座還在沉睡的城市。
因為它,空氣中四處散發著濕漉漉的芳草味道,吸一口,沁人心脾;
因為它,整座城市卷入了一個“煙雨朦朧半城紗”的意境,如詩如畫。
遺憾的是,這良辰美景,清新空氣,鮮有人夠被挽留住匆忙的腳步。是啊,這個世界,不論客觀因素還是主觀因素,總會有人錯過當下的風景,失去欣賞的勇氣。
隔著透明玻璃的門,剛要踏進辦公室,書柜上懸掛著的一幅字畫就映入眼簾,那是星云大師的“八然”人生觀,一個偶然的機遇,我遇見了這段文字“忙時井然,閑時自然;順多偶然,逆多必然;得之坦然,失之怡然;捧則淡然,貶則泰然;所謂悟通八然,此生悠然”。這“八然”人生觀,在某個重要階段很好地啟發了處在迷茫邊緣的我,因為喜歡,所以將其打印了出來并掛在了醒目位置以示警省;其次,窗臺上擺滿的各色盆栽,有鮮花有綠葉,沒有主次一說,彼此襯托,倒也是落得一手好風景。眼下習慣了這花花草草的世界,總能在修身養性之余,潛移默化地就擁有了一種閑然自得的人生態度,不爭,應該是上天最好的恩賜了吧。
走近窗臺,我想,窗臺上的那些盆栽,怕是也像我一樣,對這雨動心了吧?于是便順手將那些盆栽一一放于窗外,趁著細雨綿綿,索性讓它們一次喝個酣暢。
是的,它們等不及了,等不及想要淺嘗一口這恩賜的雨露,回味一下它在口中味道的`甘甜。這不,才一會兒功夫,一顆顆晶瑩剔透的雨珠便凝聚在了花葉上,飽滿的樣子好生可愛。雨孩子呢,則是繼續笑著,跳著,調皮的,爭著,搶著,興奮的,累了就順著枝葉、順著花莖滴落下來鉆進土里休息了,無處尋覓。
曾經,我認為植物這一類靜置的東西,不如動物來的有趣,動物與人之間,確實有一條情感紐帶存在的,它能夠與你互動,并且可以馬上給予你直觀的即時反應。直到后來自己慢慢接觸到養花養草這一偉大“工作”時,我才發現安靜的它們同樣有趣可愛,那個瞬間,讓我對植物的概念開始有所轉變,在我的生命里,我有幸重新認識了它們。它們表面的沉默,其實是一種無聲的表達,此時無聲勝有聲,同樣,它們也會以枝繁葉茂,葉肥花茂的結果來回報你的付出,帶給你滿滿的感動,不得不說,養花養草已逐漸成為大眾的興趣愛好之一,俗話說養花養草養心情,愛花愛草愛生活!不知不覺,我也加入了養花養草的行列,這原本在我看來應該是老干部退休以后才可以有的生活狀態——如閑云野鶴般充滿閑情逸致。
總之,我被這突如其來的小美好打動了,無法移開視線,無法邁開步伐,就這樣靜靜地站在窗口,放空了好一陣時間。
放空的這段時間,潛意識里我是在思考的,我在想什么呢?
我在想,邁向四十歲的我,應該是什么樣子,可以是什么樣子?應該是雷厲風行的,可以是隨心所欲而不逾矩的。
我在想,每天要學會對自己微笑,對別人微笑,對自己嚴格,對別人寬容,以標簽化的方式來引導自己做一個面帶微笑溫暖怡人的人。
我在想,身體對疼痛是有記憶的,所謂的放下,也只是讓這疼痛變得不那么痛而已,其實每個人的身體里都住著一個嬰兒,有時聽話,或許是一種醞釀中的不幸,反而任性,或許并非一定就是壞事。
我在想,一味迎合父母的期望而生活的子女,你可能盡的只是一種愚孝,時間長了,痛苦久了,等待雙方的可能是一場令人唏噓的悲劇,太多這樣結果的例子了。所以人生,并不應該圈養在別人的期待里,所以結婚,著什么急,再糟糕也要嫁給愛情,而不是敗給年齡。
我在想,這個世界,總有一種情感,會透著時間的隙縫,以你為中心,總有一個人,會透著歲月的時光,偷偷愛著你。再不幸,你至少還有活著的權利。
我在想,是幸福的人比較容易怕失去,還是窮苦的人比較會怕失去?某個心理學家說,其實窮苦的人,更怕失去,也更容易失去,所以,我們努力做一個相比痛苦更容易感受到幸福的人吧。
默默的,不知是雨孩子藏起來了,還是回家了,淅淅瀝瀝的雨,停了,停了。
而我,慌慌張張的思緒,隨著這雨,斷了,斷了。
所以,關上電腦,背上行囊,要回家了!
【清明前的散文】相關文章:
清明隨想散文12-02
20年前,N年之后散文05-01
有關清明節的散文8篇12-04
出發前的經典祝福短信04-08
《后漢紀》前 言07-05
絕后光前的成語解釋01-13
月下花前的成語解釋01-13
前赤壁賦的文言現象02-03
勇往直前的勵志文章01-29
“球王”貝利成名前的小故事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