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源于心流散文
生活是以時間利用為橫軸,以體驗感受為縱軸,是否實現自我需求及個人價值的生物性生存。怎樣才能提高生活質量呢?
小李是個要強的男孩,工作中表現積極,事事爭功,希望贏得上司的賞識,以求晉升,就算沒什么事每天也會加班,以致沒有自己的業余生活,每天上班的情緒也不好,總感覺壓力很大。當他發現在事業上無法突破時只好另尋高就,此后他增加了與家人朋友相處的時間,培養了興趣愛好,由于他不再刻意,工作中反而更自在,思路也更開闊,很好的創意也不斷涌現,此時他的上司也表現出對他工作能力的肯定,不久便得以重用。
小李的例子值得思考,生活是以追求財富,社會地位為目的嗎?價值觀不同會得到不同的答案,但從某種角度來說生活質量的好壞是以快樂的情緒體驗為衡量標準,快樂的生活能帶來積極的情感體驗。
對于快樂,科學研究也無法精確測量,因為每個人對達到快樂的閥值是不同的'。引發快樂的體驗,不僅僅是某種物體,更多的是做事的過程,這就是為什么做自己感興趣的事總是感到愉悅,不知疲倦,不計結果。實驗表明,內在動機(自愿)比外在動機(被迫)驅使下的行為更易產生快樂感,成就感,當然我們生活中遇到的很多事也都是被迫去做的,但若是你能將外在動機轉化內外動機則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要轉化為內在動機首先需要轉變認識,認識到你要做的工作在整個大局中的地位及重要性,便于樹立清晰明確的目標,在目標下,你便知道該如何去做,做什么。清晰明確的目標同時可以監督檢測工作的完成情況。
其次,收到及時的反饋,反饋即是攀巖者每走一步便知道自己的位置在升高,外科醫生在手術過程中也清楚的知道自己下刀是否避開動脈,是否導致大量出血。在反饋中還可以及時調節目標的合理性,在居家或者工作中,我們很可能經常出于渾渾噩噩的狀態,但是及時反饋中,我們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
還要注意目標是否和能力相匹配,挑戰難度過高會深感挫敗,產生焦慮,若太過容易,能力綽綽有余,便會感覺無趣。
在清晰明確的目標指引下,及時得到事情發展的回饋,相信能力可企及的期待中,你的注意力便開始凝聚,進入心無旁騖的狀態,此時你便進入心流狀態(即心靈流動),沒有無關的念頭或情緒產生,自我意識也已經消失不見,時間感也有所扭曲,只覺得時光飛逝,瞬間已過數個小時,你可能不知道,自己已達到極致的發揮,那種發自內心的愉悅感便是快樂的最初源泉,生活便會因此變得精彩絕倫。
【快樂源于心流散文】相關文章:
散文:六月流霜11-19
老師的快樂散文12-03
只要快樂就好散文05-01
原來我并非不快樂散文11-21
感恩于心征文11-19
《全宋詞》李流謙07-06
王源的座右銘04-01
騁目流眄的成語解釋01-11
初一作文王源12-06
為什么會發生泥石流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