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控制和歸屬散文
心理學家說人的心理需求有三種:愛,歸屬和控制。
什么是愛?愛情?不不不,那太狹隘了。單從做人的角度來看,是渴望去愛和被愛的。去愛是學會去容納接受一個人,去喚醒心中的善良與熱情,去用心的交換一段自己所需要的被愛,這種愛是至真至純的,沒有利益,沒有沖突,只是為了愛,就像新生兒般的好奇這個世界,發自內心去熱愛這個世界。被愛也是人超越愛的一種心理需求,世上無私的人總是比自私的人少,自私的人沒有愛嗎?有,但他們更渴望被愛,更渴望被世界所保護,被世界所偏愛。有人說被愛與愛是等價的,不愿付出愛的人是想被偏愛。這種想法也不無道理,給人安全感的'不是愛,而是偏愛。我還是相信人之初性本善,人自出生起就具有愛與被愛的能力,而那些從小就被偏愛的人,可能只會享受被愛而忘了去愛,從小就缺少愛的人,可能會筑起厚厚的城墻,自己的愛出不去,別人的愛進不來,變得孤僻,變成外人眼里的自私。
所以,愛是一種心理需求,被愛也是。
歸屬,怎么說?歸屬感和認同感總會一起出現。人不是孤零零的一個人是因為在一個群體中被認同,被需要,有了歸屬感,才會感覺世界有意義,自己有存在的必要。如果沒有歸屬感呢?就會孤獨,會自閉,會活在一個只有自己的世界。距離來說,一個家庭,維持穩定和諧的并不完全是愛與被愛,還是一定的歸屬感和認同感,只有覺得自己是被這個家認同的,是對這個家有意義的,才會心甘情愿去付出并且享受家人所給的愛以滿足心靈上的情感需求。一個班級,時時刻刻強調凝聚力。凝聚力的前提是什么呢?是每個學生對這個集體的信任和依賴,再往前說,是什么讓學生對集體信任和依賴,是歸屬感,是認同感,只有每個學生都覺得這個班級需要自己,自己的存在能讓這個班級變得更加完美,這樣的凝聚力才得以體現,才會讓每個學生全力以赴。學校是這樣,社會也是這樣。
所以,歸屬是一種心理需求。
最后是控制,簡單來說,從你出生的那一刻,你可以漸漸控制自己的身體,進而控制自己的意識,自己的想法,然后控制使用的工具,一直到思想成熟,控制自如。能控制說明得到了一定的能力,也就是學習,所以換句話也可以說控制能使人帶來一種快感,一種新生力量在思維里橫沖直撞的快感。學會控制簡單的操作得心應手適應社會之后,便會想要控制人心,先是自己的心,也就是自我安排的能力,控制自己的生活,有節制,有規律,也就是自制力。做到這一步可以說已經是滿足心理需求的基本階段了。但在人際交往方面來說,一些控制欲過強的人不止想規劃自己的生活,對別人的生活也有一定的控制欲,若那人也是控制欲過強,則二人絕不可能攜手并肩,最終只能像兩條相交的線一樣交集過后越來越遠,朝自己的方向不懈追求。
愛就像空氣,到處都有,有的稀薄,有的濃厚。歸屬就像自己的床鋪,安定,舒適,什么都不必想,是最放松的感覺。控制就像錯綜復雜的線,有平行有相交,有的近有的遠,但都按自己的軌道一直在走。
世間萬物都不是絕對,心理需求也不是絕對,順其自然,隨心所欲。
【愛控制和歸屬散文】相關文章:
散文:愛的諾言11-12
愛的告白散文11-07
愛的誓言散文11-05
因愛從容散文11-03
愛的留戀散文04-29
星星和月亮散文11-06
愛的距離散文04-30
愛,恍如在昨天散文04-30
牽手分手都是愛散文04-29
我愛春天散文500字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