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臺下桃花源散文
莽莽大別山,巍巍金剛臺,蘊育了無數鐘靈毓秀,美如冠玉的人間仙境。如果說金剛臺是大家閨秀,那么,地處金剛臺北麓的西河就是“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小家碧玉,她那美輪美奐地風采神韻,她那一片片,一團團楚楚欲燃的桃花紅,自然純真,悠揚動聽的高山流水,如詩如畫,宛如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身臨這遠離喧囂,飄逸淡雅的境界,讓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說“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蔽骱,不僅是一個人跡罕至的世外桃源,在她歷經歲月的洗滌和滄桑之后,卻難能可貴的保留下了一派古樸純凈的風光。
西河,位于遐邇聞名的金剛臺境內,月亮口下,仙鄉之南,這里曲水流觴,田園錯落,屋舍儼然,蒼松、翠柏、橝木樹等古木相映成趣,茶園,竹園,桃園、果園、地質公園,映山紅,松柏,久負盛名的華祖廟星羅棋布點綴其間。四周青山環繞,一條清澈見底西河水盤旋而下,水泥路與外界互通,陶淵明筆下的.桃源美景活脫脫展現在游人眼前。
西河,距城關鎮10公里,東接大蘇山,南毗安徽金寨、西與里羅城村相連,北與仙鄉接壤,山明水秀,古樸風雅。位于其腹地的華佗廟,始建于明朝正德5年(公元1511年),幾十層臺階聳入景點停車場上方,四周群峰拱衛,樹木參天。2009年,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發展鄉村旅游的理想目的地。
過了畫眉跳架,繞道白龍潭,山上石板路九曲連環,掩映于林木草叢深處。過吊橋,登山臨水,蛇行其中也能感受到林密山幽,佇立月亮口遠眺,曠遠道達。云開霧霽之時,就能看到隱隱約約的大別山全景。當此之時,朦朧的遠山,籠罩著一層輕紗,影影綽綽,蜿蜒連綿,蒼茫蔥郁,峰巒起伏,欲與天公試比高。
放眼西河,山上茶園廣袤無垠,山腳田畦綠茵,身旁草露沾衣,耳畔鳥鳴蛙鼓,映山紅在清翠欲滴的綠葉襯映下越發顯得嬌艷,在朝霞滿天和夕陽西下時折射出多彩的光輝,讓滿山遍野增加了一份朦朧的迷幻之美。正是:青山碧野又春風,滿谷杜鵑火艷紅。直向天宮催日色,行人崖道彩云中!頗讓人產生思古之幽情。
西河,四季沐歌。春天,草長鶯飛,山花爛漫,偕親朋文友為伴,走峭壁爬巖洞,健身活動正當時。夏令時,翠峰如蹙,千巖競秀,背清泉而尋蛙鼓,爽風吹拂,心曠神怡。秋來,層林碧染,杏黃楓丹,登高賞月,觀竹影而達雅意,爽心悅目,夜不舍歸。冬至,白雪皚皚,可臨淵羨魚,可空谷尋蘭,溯風吹,林濤吼,峽谷震蕩,好一派大別山風光,恍若天上人間。
發源于月亮口下白龍潭的西河,流水潺潺,清冽的山泉從石罅中涌出,碧水豐沛,奔流激越,或在灘頭蕩起歡快的浪花,或在河灣旋起舒緩的洄瀾,一瀉無回直奔頭寨門和兩河口,小河半環著華佗廟蜿蜒東去,與山村相映相襯,相依相伴。仙鄉人,見證過故鄉西河昔日浪漫的歲月,流傳著畫眉架,梳妝臺和月亮口的凄美傳說,也看見過故鄉小河大革命時期烽火連天的戰斗歷程,而今,這條古老而又希望豐富的小河終于流到了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時代,喚發她魅力四射地青春。
筆者也曾游歷過異國他鄉和全國的名山大川,但坦率地說我更喜歡西河。而當今中國,很多歷史悠久的城市都滄海桑田幾經變遷,有些已經和原址原貌相距甚遠,面目全非,成為一座新城,唯有西河,一直玉體橫陳在蒼山白云碧水間。此前我一直以為“小橋,流水,人家”是江南一帶的專利,因為我在云南的夜晚見過那種讓“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的月光,到了西河才知道,這里才是小河流水的地方,“綠水小河亭,朱闌碧甃。江月娟娟上高柳。畫樓縹緲,盡掛窗紗簾繡。月明知我意,來相就!钡脑。
走在西河青石鋪地的石階上,左望蒼山,右眺云海,在西河水的優美旋律中乘上一只漂流劃子,聆聽華佗廟的朝鐘暮鼓,賞心兩岸的鳥語花香仿佛沉浸于桃花源中,無比愜意。
西河給我印象最深的除了霞蔚云蒸,月白風清之中的蒼山云海,就是這里的陽光、空氣、碧綠的河水,與世隔絕的自然純樸和無與倫比的原始生態之美。
【金剛臺下桃花源散文】相關文章:
沒有金剛鉆攬不住瓷器活散文11-10
為什么金剛石最硬06-20
前臺下半年工作計劃(通用5篇)05-13
金剛石斧頭神話故事04-20
變形金剛觀后心得10篇01-25
變形金剛觀后感_900字01-22
變形金剛3的經典臺詞01-15
桃花源記陶淵明05-25
走殺金剛坐殺佛的成語解釋01-12
《金剛狼3暮狼尋鄉》臺詞賞析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