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墊江聽長笛的散文
春夜的一場雨后,墊江的空氣里都能夠嗅到一絲淡淡的泥味,很清新,像故鄉(xiāng)黃桷埡兒時的老家。南山的風(fēng),總是夾裹著松果的沉香和附近農(nóng)家絲絲炊煙,以及那熬煮豬食的村野氣息,很有凡塵人世的味道。
西門廣場對面的桂溪河畔,那一片小樹林郁郁蔥蔥,陽春三月,新枝嫩葉,微風(fēng)撫摸著新柳的長發(fā),也撫摸著樹陰下悠閑的墊江人的臉。一排極簡陋的矮平房和移動雨棚,零散擺放著一些桌椅 ,就拉起了文化茶館的旗幡。茶客們圍桌而坐,殺長牌,拱兵卒,說婚喪嫁娶,聊吹啦彈唱,像成都的壩壩神侃,茶香煙云中就勾勒出一幅墊江市井無憂生活的美麗圖畫。
我在三月末的那個下午去到了桂溪河邊那片林地。找一靠椅躺下,在和煦的陽光下任春風(fēng)吻臉。這些日子在墊江陪孫女的勞累,此刻總算可以得以暫時的緩解。
小憩的淺夢被悠悠低鳴的旋律牽引,心不由自主隨音樂而去。那似陶笛如巴烏的婉轉(zhuǎn)吟唱,吐訴著深閨輕愁幾多哀怨?待尋聲走近,卻見一花甲老人端坐于木凳,一支長竹在握,嗚嗚咽咽的演繹著他那不為人知的傳說。
我很驚奇眼前這位老人。看那布衣和粗蠻的十指,怎么也不像一個文藝人。好奇地問老人叫什么名字,他停下演奏,用手指了指竹管的下方,那里鐫刻著他的名字。
他告訴我,手里的這支竹管不是笛子,是洞簫,自己手工制作的,比一般的洞簫要長得多。又從地上拾起來一支更長的竹管,遞給我看:
“這個也是我自己做的!”很驕傲的樣子。
“哇,這個也是笛子?這么長,能吹嗎?”
他說這個叫長笛,也是他自己做的。看他把那支長竹管橫過來,舉到嘴邊就吹了起來,是電影《怒潮》主題歌《送別》的旋律,我便不自覺地隨著那低沉的笛聲哼了起來:
送君送到大路旁
君的恩情永不忘
……
長笛沉穩(wěn)渾厚的訴說寧靜了空氣,也寧靜了茶客舉在空中的棋子。一曲完了,很靦腆的笑著說:“我不懂得音樂,吹起沒得節(jié)奏”。順手遞給我:“你也來兩下嘛。”那神情輕松得像兩個坐田坎邊的老農(nóng),裹著葉子煙,你吧嗒兩口我吧嗒兩口,很率真的。
我試了試,舉起來很吃力。問他這豎起來和房間差不多高的笛子有多長,他告訴我曾經(jīng)有人拿了支兩米長的笛子準(zhǔn)備申請吉尼斯世界紀(jì)錄,嘴角輕輕一闕:
“我比他的還要長五十四厘米都沒有表態(tài),他真的.是想得出來!”
“你這是祖?zhèn)鞯募妓嚢桑俊笨粗矍斑@個可以申請非遺的絕技,我猜想一定是經(jīng)過許多代人的傳承。
“哪里有祖?zhèn)鞯膯眩魅俗詫W(xué)的噻!”他笑嘻嘻的回答我,聲音不大。他說很小的時候家里有一支笛子,他特別喜歡,每天都瞎擺弄。后來該上學(xué)讀書了,他卻一點都不喜歡讀書,把笛子成天握在手上。大人看他不是讀書的料,就干脆讓他回家放牛。從此就邊放牛邊吹笛子,吹久了,還真的可以吹出歌曲來了,再后來,那支啟蒙的笛子破了,他就開始自己做,做得如癡如醉,常常到天黑才到處去找牛。慢慢的就琢磨著整出了許多新花樣,一做就做了一生!
那支可以申請吉尼斯世界紀(jì)錄的長笛似乎就是他人生的高度,緩緩留淌的旋律傾訴著一個放牛娃一生的執(zhí)著。因為喜歡,就是一輩子,因為堅持,成就一個人生。我感嘆,世間的所有獲得,都不是與生俱來,因為有一生的癡狂,才會享有最后的愉快。
三月墊江聽長笛,我聽出了許多的感悟。
【三月墊江聽長笛的散文】相關(guān)文章:
哭泣的永樂江散文05-03
聽蟬散文04-30
窗前聽雨散文11-14
殘荷聽雨散文02-01
鄉(xiāng)間小路聽秋聲散文11-10
記家鄉(xiāng)的三江釣客散文11-03
三月未央散文05-03
聽一場細(xì)雨散文11-12
臨窗聽雨畫紅塵的散文11-10
馬融《長笛賦》原文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