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利即動力散文
最近在網(wǎng)上看到一個帖子:年輕人到底要不要趁早成名?這句話換個角度問就是:你是想先成名再積累;還是先積累再成名?
如果是你,你怎么選?是不是很難選?
那么換一個最通俗的講法:如果你要買一套房子,你是愿意先付首付然后供著這個房子但你可以一直享受,還是等自己賺夠了所有錢一次性付清所有錢然后再去享受這套房呢?
顯然,我想你內(nèi)心已經(jīng)有答案了吧。因為,有些時候成名如果來的太晚,即使你是快樂的但也不會那么痛快。
所以有太多人想出名想成功想紅,所以年輕人變得越來越焦慮,越來越追名奪利。
平常我們看一些新聞最吸引人的都是那些:“一年五百書,我這么看的”、“三個月沖刺985/211我有妙招”、“最窮的時候我游遍了整個中國”、“大學(xué)生,一個暑假月入十萬”……等等。
對于這些勵志雞湯,我想說可能大多數(shù)人從來沒看厭過,因為這碗雞湯就是在你最需要的時候出來的,不然你看它干嘛?因為大多數(shù)人內(nèi)心渴望優(yōu)秀渴望也想像他們一樣。
于是有越來越多的人每天打卡、做計劃、寫文章、健身、學(xué)習(xí)等等,究其原因還是羨慕別人的成功,還是在追名逐利。
說到底人間就是一個逐利場,你明知道,可你仍然不愿停歇。
①
有一次朋友A在朋友圈里發(fā)的全是去北京旅行的照片,各色的美食,美景,說真的拍的很美,朋友的心情也美。
朋友圈里另外一個朋友B也發(fā)了旅游照片,美景、帥哥、美食、還有自己買的小禮物并且定位地點是:巴黎。
朋友A跟我說,看到B的朋友圈她很失落,長這么大她是第一次出去旅行,坐的是最便宜的火車,花錢也是戰(zhàn)戰(zhàn)兢兢,連件像樣的禮物都沒有買,看看B陡然覺得自己像一只丑小鴨。
我說,每個人的幸福都是不一樣的何必比較他人的,然后來菲薄自己呢?
A沒有任何回答。
從此A再也沒發(fā)過朋友圈,忙著學(xué)習(xí),忙著掙錢,當(dāng)然也變的很優(yōu)秀。
前不久我們又聊到了之前的話題,她說了這樣的一段話:
當(dāng)初我感到悲哀不是因為我那時的貧窮,B可以享受最好的是因為她的父母可以提供給她,而我不能。所以我只能靠自己,我害怕如果我現(xiàn)在不努力,將來我的孩子、我的父母、包括我自己都會過的很艱辛,我這么匆忙就是為了變的有錢。
所以你看,年輕人追名逐利就是為了脫貧。
②
小時候,我們經(jīng)常會被爸爸媽媽用金錢誘惑,比如你今天勤勞的刷個碗洗個筷子他們就會用多少錢來獎勵你,還有我們經(jīng)常看到考取一個北大清華就會被政府獎勵多少萬元的事,所以能用“利”來驅(qū)動的'事情完成的都是最高效的。
因此追名逐利從來都不是壞事,而且它也是一種讓人奮進的原動力。
包括現(xiàn)在比較火的一些明星比如李誕,當(dāng)年在電梯里他只是一個無名的普通工作人員,只因為同事有關(guān)系留了兩張火車票而他得去搶所以他憤然離職,他為的是什么?
還有作家蔣方舟,當(dāng)初寫作的目的是什么?只不過是內(nèi)心虛榮感和別人的夸贊。
可就是曾經(jīng)最簡單追名逐利的想法成就了他們,你能說年輕人追名逐利有錯嗎?
如果是年少已經(jīng)成名的再給他們一次機會他們甚至愿意更早。
③
張愛玲是第一個說出成名要趁早的人。當(dāng)年她以一篇《沉香屑》冠名文壇,年僅23歲的她倚靠自己的才華,抓住了時機,迅速走紅。因為她需要這樣的名氣,可以讓她過上有品質(zhì)的生活。
真正年少成名的人也不再少數(shù),如果能年少就成名那是多好的事啊。
現(xiàn)在的年輕人在追求成功的時候都有一個致命的弱點:著急!
追名逐利并沒有多么可怕,可怕的是你沒有才華還不斷焦慮,從沒有行動卻不缺幻想。
張愛玲、蔣方舟、李誕……這些人在年輕的時候成功并不是偶然而是必然,是“功利”給足了他們動力。
當(dāng)然也是任何人的動力,但是你一定要會沉淀。
【功利即動力散文】相關(guān)文章:
《天凈沙·即事》簡析12-30
轉(zhuǎn)眼即黃昏的謎底答案03-16
《江村即事》唐詩賞析01-29
端午即事古詩詞12-14
《天凈沙·即事》原文及注釋12-17
上京即事原文及賞析10-16
春日上方即事唐詩原文01-31
《即事》原文及翻譯賞析03-14
喬吉《天凈沙·即事》翻譯賞析12-08
《春日即事》耿湋唐詩鑒賞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