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拜謁樂山大佛的散文

時間:2021-05-22 15:54:24 散文雜文 我要投稿

拜謁樂山大佛的散文

  拜謁樂山大佛是久有的愿望,如今這個愿望就要實現了。

拜謁樂山大佛的散文

  從陡峭的九曲石壁棧道,托危巖,扶鐵欄,自上盤旋而下,低頭是深淵,只見江水滔滔,便覺頭昏目眩,心驚魄動。然抱著一仰大佛全貌的向往,酸痛著大腿,顫抖著小腿,堅定地往下爬。終于站在了佛座下。

  仰視樂山大佛,深感自己的渺小。大佛頂天立地,雄踞凌云山棲霞峰崖,高峻偉岸,依山而居,臨江危坐,頭齊山頂,足踏大江,雙手撫膝,是一尊真正的巨人。這就是我神往景仰的世界上最大的一座石刻佛像啊。

  細瞻大佛尊相,不禁思緒悠悠。大佛面對江水,體態勻稱,神勢肅穆,俯視眾生,在凝眉沉思、在聆聽來自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匯聚的爭論,默然不語,安詳莊嚴之中帶點滄桑,眉宇間隱隱透出一股悲憫之情,是在痛惜蒼生的苦痛不幸,還是本著“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舍身成仁之心,欲以一已之力渡萬民出苦海?

  這一尊彌勒佛像,他不是我們現在熟悉的笑呵呵的"大肚能容,笑口常開"的布袋彌勒,而是早期彌勒菩薩像。彌勒,梵名即MAITREYA,意為慈氏,是慈愛眾生之佛,其有偈語云“寧當燃身破眼目,不忍行殺食眾生。”“寧破骨髓出頭腦,不忍啖肉食眾生。”“如佛所說行慈者,此人行總不滿足。”正是慈愛眾生的明證。

  而彌勒端坐于此,或許正是佛理禪機的人間宣示……。

  青山隱隱,碧水迢迢,悠悠歲月,凝聚千年舊事,在這莊嚴肅穆的氛圍中,歷史超越時空地凸現……

  傳說,未建大佛以前,這凌云山下,三江匯流,江水湍急,過往的'船只在經過山腳時,稍不謹慎,往往觸壁傾覆,葬身于激流旋渦之中。唐玄宗開元初(703年),前來此地講經參禪的海通法師,看見船毀人亡的一幕幕人間慘劇,便據佛教之道,認為水中有妖怪興風作浪,如能依山傍崖鑿一佛像,就能鎮服妖孽,保佑過往船只。于是,海通法師便萌生了造佛鎮水的宏大計劃。他為了廣集資金,便云游天下,風餐露宿,足跡遍及“江湖淮海”千辛萬苦歷盡千辛萬苦,募捐湊足一筆經費。經過十幾年的準備,到公元730年,大佛終于動工開鑿了,自然,選中大佛就是這慈悲為懷的彌勒。海通就在距工地不遠的山壁,鑿洞而棲,指揮這一空前巨大的工程。殊不料,作威作福的州官,突然傳訊海通法師,敲詐勒索,妄圖取得一筆賄賂。海通法師義正詞嚴地表示:“要我的眼睛可以,要修佛銀錢休想!”州官惱羞成怒,喝令皂吏拿來托盤和尖刀,扔在海通腳下。海通義無反顧。操起尖刀挖出了自己的雙眼……州官驚得目瞪口呆,但仍不放過海通,將他投入大牢,最后冤死獄中。一千年前那驚心動魄的場景至今仍然令人震撼,發人深思……

  時至唐德宗李適執政的貞元初年,韋皋受命劍南西川節度使兼成都尹。這位能文善詩的中書令,這位后來為蜀地的平和作出貢獻的開明官僚,一路風塵,來到成都,得知海通冤死,大佛半途而廢之事,便親臨嘉州,為海通平反,并拿出國庫資金,資助修佛工程。到公元803年,延續73年之久的彌勒大佛終于落成。那“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恢宏氣勢,那超凡脫俗的神韻風采,那博大精深的佛文化氛圍和氣象萬千的山光水色,給我們“極天下佛像之大”壯觀,給我們以生命意念的啟示,給我們以堅定的登山拜佛的朝圣心志。

  仰望高71米,頭高14.7米,有1021個發髻,肩寬24米腳背寬9米,長11米,可圍坐百人以上的巍然大佛,我的心中充滿的是崇敬和贊嘆。在當時有限的生產力制約下,前人到底要付出幾多代價,才始有今日傳世的樂山大佛?其間經歷多少曲折,遭遇幾多風波,我雖然未能一一親眼目睹,但不難想象到!千載的風霜湮沒故侶舊事,洗凈當年的陳跡,唯有三江之水依舊東流,唯留大佛千載不變!這期間有多少人為此嘔心瀝血,為其獻出一生的春青和寶貴的生命,但無悔無恨,到底是為了什么?這中間多少禪機讓人品味,讓人深思,讓人增生前仆后繼的信念……

  轉頭見凌云山邊佛座之下的三江江水匯聚至此,似乎一下改變了那洶洶翻騰咆哮的險惡,變得溫順平和,在這兒一路歡歌地湯湯而行,真的是大佛頂烈日冒風雨,披一身青苔而不悔,執著佛意,點化了這洶涌與澎湃?……

  俯身禮拜大佛,大佛不語,而我卻感到一種理性的禪悟在心胸涌動。大佛似乎在警示我什么,佛道與人世其實同理。大佛成就的九十年歷程,大佛居世的數千年歲月,有著多少讓人思考的話題,然而卻都可以從佛道禪理來參悟來闡釋……

  拜別大佛,沿著凌云棧道艱難地返回山頂,在“海師洞”前,我靜靜地站在新塑的海通法師的石像前獻上我的敬意。海通像約2米高,海通法師盤膝而坐,面容清瘤,神情剛毅,手捧裝有眼珠的一個托盤,展示著獻身成仁的凜然與悲壯。盡管歲月悠悠,盡管流水脈脈,其實,即使沒有石像,我們也永遠不會忘記那位瘦骨嶙峋而又大義凜然的老法師。是他,以罕有的犧牲精神和實踐促成了大佛的誕生。而這種精神與實踐正呈示著佛道禪理,又閃耀著人類的氣節情操。佛祖釋加牟尼的刎肢喂虎、觀音的以身勸淫,地藏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這是佛的示范,而海通把這化作了人間的實踐。這種實踐不僅成就了一項偉大的永載世界史冊的藝術,更是弘揚了一種精神和信念,一種力量和情操。這種精神和信念,力量和情操,一旦官民同具,同心一德,共同奮發,便會創造出人間的奇跡,便會有流傳后世的福祗。多一些海通,多一些韋皋,少一點作威作福的“州官”,我們的前景才會更好。郭沫若先生為樂山大佛題寫的楹聯“大江東去、佛法西來”蘊涵著樂山大佛的神、靈、性的禪理,讓人頓生感悟。

  拜謁大佛,我們獻上崇敬和誠心!

  拜謁大佛,我們祈愿美好和平安!

  拜謁大佛,我們承接洗禮和禪機!

  拜謁大佛,我們把任何艱難踩在腳下,堅定地去干就我們的事業……

【拜謁樂山大佛的散文】相關文章:

游覽樂山大佛03-07

三年級語文上冊樂山大佛教案03-11

智者樂山山如畫,仁者樂水水無涯散文11-05

仁者樂山的成語故事03-19

友情的散文08-22

土地的散文08-20

曾經的散文08-19

老屋的散文12-08

李樹的散文12-04

秋蟬的散文12-03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福利院在线看AV | 性色开放主播在线直播 | 五月天久久综合国产一区二区 | 一本在线视频精品 | 中文乱码免费一区二区 | 天天视频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