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龍馬人猶如此我何以堪散文
白龍馬蹄朝西
一
今天不說人,來說說一匹白馬,用李賀的詩形容就是:
此馬非凡馬,
房星是本星。
這匹馬的本星為西海龍王三太子熬烈,因為縱火燒毀玉帝所賜明珠,被親爹告發,判了死刑。
我都懷疑三太子是不是西海龍王親生的。
幸好觀音菩薩與玉帝交情深,私底下運作運作,改為流放,地點蛇盤山鷹愁澗。
估計是在蛇盤山鷹愁澗待久了,小地方伙食不好,小魚小蟹都不夠打牙祭的,整個龍身都瘦了一圈。
有一天,西天取經項目負責人唐僧剛好經過這里,三太子雖然覺得唐僧的坐騎清瘦了些,但相比小蝦米也是一塊大肉啊,趁唐僧不留神,一口將它吞了下去。
一條有品質的龍,被生生地餓成了一條“貪吃蛇”。
唐僧的坐騎沒有了,身邊只剩下一只猴,總不能騎著一只猴去西天取經吧!
這時觀音菩薩又出面了,這個項目正好需要人手,于是點化小白龍,幻化為一匹白龍馬,加入了唐僧的隊伍。
白龍馬一路上兢兢業業、任勞任怨,關鍵時刻還能為團隊沖鋒陷陣。
有幾句歌詞是這樣寫的:
白龍馬蹄朝西,
馱著唐三藏跟著仨徒弟。
西天取經不容易,
一走就是幾萬里。
這些都是《西游記》里的神話故事,當把它搬上熒幕時,白龍馬就需要真正的馬來表現了。
二
八十年代初,《西游記》拍攝時,馬資源比較稀缺,找到一匹馬很難,要找到一匹白馬就更難了,劇組只好將馬涂成白色,關鍵時候應付拍攝。
劇組在一次草原取景時發現,有一匹軍馬通體雪白,猶如西域名馬“照夜白”,劇組想方設法買下了它。
自《西游記》始,這匹軍馬正式進軍娛樂圈,拿到了屬于他的重要角色——白龍馬。
白龍馬訓練有素,很快適應了鏡頭前的拍攝。
在小說中,師徒四人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終成正果,白龍馬也洗白了檔案,被封為八部天龍馬,得成正果。
現實中呢?白龍馬隨著《西游記》的熱播紅遍全國,成為一匹“明星馬”。
成明星了,是不是就可以得到好的待遇了呢!比如配置一個五星級馬廄,每天供應營養豐富的草料,安排一位專職的毛發護理師,另外不定期地到草原上兜兜風,回到原來的單位慰問慰問。
白龍馬你想多了,沒聽說過一句話叫“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嗎?《西游記》拍攝結束了,不需要你了,你只是一個會行走的道具而已。
當然,你還是有點價值的,名氣大嘛,那就繼續為劇組發光發熱吧!
你是白龍馬,唐僧的專屬坐騎,全國人民都喜歡你,交點錢可以合影留念,幾塊錢就可以試騎,再加錢還可以跑上一圈。
你的拍攝任務也少了,為了給劇組節約成本,就別吃那么多了,六七分飽就行了。
俗話說“白馬非馬”嘛!為了證明你還是馬,毛發黑就黑點!別矯情,用不著經常打理,你畢竟不是“照夜白”呀!
三
如果沒有遇到《西游記》劇組,它的命運會是怎樣的呢?
它或許不會成為熒幕上的明星馬,也不會被人稱作白龍馬,但它會有另外一種精彩的人生。
它在草原上長大,是一匹優良的軍馬,“竹批雙耳峻,風入四蹄輕”,它是軍馬中的佼佼者,別的馬眼中的高富帥。
等國家需要,它上了戰場就是一名勇猛的戰士,和某位將軍一起馳騁沙場、報效祖國,“驍騰有如此,萬里皆可橫行。”
等到晚年跑不動了,功勞簿上有它的名字,被送到某個馬場去養老,還有可能聽到:
好好待它,它是我們的英雄!
在養老機構,高興了抬頭看看天空的白云,餓了低頭吃一口地上的青草,生病了有專業的.醫生治療。回憶過往,不虛此生。
即使它成不了英雄,也不至于淪落成臧克家筆下的《老馬》吧!
眼前飄來一道鞭影,
他抬起頭望望前面。
事實呢?有過之而無不及。
當我們坐在電視機前一遍遍看著《西游記》,看著白龍馬俊逸灑脫的神情時,殊不知老年的它正在冷漠、悲愴中發出最后一聲嘶鳴。
不知它是不是真的修成了正果,只知道它把身影留在了熒幕上,把歡樂留給了我們,把凄涼留給了自己。
《西游記》已故導演楊潔在《龍駒悲歌》告訴我們:
等到它被人們利用完了以后,就被冷酷地拋棄!現在,它因為自己的衰老而被排擠,被疏忽,被看成了累贅!終于默默地死去!它的心情又有誰去關心,誰能理解呢?
其實,人和馬一樣!到了沒用的時候,誰還會關心你的生死呢?人尚且如此,何談一匹嬴弱不堪,不能講話的老馬呢?
【白龍馬人猶如此我何以堪散文】相關文章:
今夜我怎么如此多情散文11-05
父愛也能如此細膩敘事散文11-20
夜因為想你變得如此美散文11-19
卿既如此,吾復何求散文11-03
卿既如此,吾復何求散文欣賞11-06
愛讓我如此美麗作文800字11-22
人與風景散文12-19
人與人散文欣賞11-12
人之氣度散文04-30
我真想散文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