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齒留香牛肉面散文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同樣,每一個地方的特色小吃都與當地的民俗風情、生活習性息息相關,它們沉淀出了這座城市的特質,為這座城市烙上獨特的印記,那些迥異的味道不斷跳躍、彌漫并存留于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們味蕾上,吸引他們慢慢走近,享受、品味、傳播,直至成為一個城市閃亮的名片和無聲的代言。
來到蘭州,牛肉拉面是首選。雖然蘭州拉面在全國遍地開花,但蘭州人習慣說牛肉面,加上一個“拉”字,似乎就生份了,有距離了。牛肉面和蘭州人,就像左手和右手一樣親切,無論處在蘭州的哪個角落,只要你一轉身,就能看到它真實的存在,心里頓感熨貼踏實許多。一百多年來,牛肉面和蘭州人相依相伴,互相滲透,默契同生,混合著骨子里的熟悉,活出了蘭州的本真和率性。
到蘭州,你會發現,在其它地方只有單一種類的牛肉面原來還分為毛細、細、二細、韭葉、寬、薄寬和大寬這些種類。你會不由地驚嘆,在蘭州,牛肉面也任性。
對于長期生活在中原地區,習慣了喝稀飯的我來說,早上陡然吃上一碗牛肉面,還是有種小小的不適應。入鄉隨俗吧!到蘭州的第二天早上,我們就驅車來到了一家牛肉面館。這是一家緊挨黃河的面館,裝修簡約古樸。即使在晚上,它招牌上醒目的“蘭州牛肉面”幾個大字還是能吸引大家的眼球。
雖然才八點左右,窗口前已經排起了長長的隊伍,我不由地倒吸一口涼氣。知道牛肉面很火,沒想到會這么火。“師傅,來個二細,多放辣子。”“薄寬,不放辣椒。”……食客的聲音此起彼伏,師傅們都從容應對。窗口人員分工精細,揉面的、拉面的、撈面的……各司其職,有條不紊。站在窗口前,看師傅拉面,是一種絕美的享受。有經驗的師傅兩手握著面劑的兩頭,看似輕松地拉拽著,面劑微微呈現出一個好看的弧度,隨著師傅的手上下擺動伸縮,面跳起了歡快的舞蹈,一下、兩下……當你還沒看明白的時候,五線譜一樣的面就拉出來了。只聽“唰”的一聲,就被師傅扔進了湯鍋里,幾十秒的時間,面浮上來了,如浪里白條在鍋里自由自在地游動著,然后被快速地盛出。一整套程序完美、利索,讓你眼花繚亂又羨慕不已。
找定位置剛坐下,一大碗牛肉面就端上來了,一股香氣撲面而來。冒著熱氣的清湯、白凈的蘿卜、紅艷艷的辣椒油、翠綠的蒜苗香菜、五香牛肉搭配著黃亮的韭葉面,在碗里交映生輝,相映成趣,再加上幾盤精致小菜的.點綴,忍不住就垂涎欲滴了。清湯是檢驗牛肉面是否正宗的一個標準,它需要在牛骨頭里熬上十幾個小時,最后結晶出看起來清淡但實質上醇香又回味無窮的湯,它與作家李淮描述的豫菜里一道名為“濃后淡”的湯有異曲同工之處。
迫不急待地喝一口湯,香辣滾燙的湯液順著口腔流下去,胃瞬間變得暖暖的。低頭猛吃一通,覺得渾身的毛孔都舒展開來,抬起頭,擦擦額頭上沁出的汗,接著吃。看似平淡的一碗面,吃下肚后,卻唇齒留香,久久回味,甚至口腔里還有一股甜滋滋的味。我想牛肉面的妙不可言大概就在于此吧!不愛吃面的女兒也吃得滿臉通紅,扭頭看看周圍的人,大家的動作驚人的一致,低著頭,快速吃面,快速喝湯,甚至能聽到呼嚕呼嚕的聲音。牛肉面注重的就是湯濃清香,面韌筋道,辣椒油香而不辣,而且要吃得足夠快,似乎只有這樣,才算酣暢淋漓。這就像奔騰不息的黃河賦予蘭州人的性格:豪爽、厚道、熱情、真誠。
一碗面里有乾坤。這座黃河穿越而過的城市,就這樣從歲月的風塵中呼嘯而來,波瀾不驚地提煉出與這座城市相匹配的獨一無二的面。從牛肉面誕生的那刻起,它就和蘭州結下了不解之緣,經歷了多年的變遷和演變,牛肉面和蘭州人就這樣地密不可分、不離不棄了。你愛上它的面,就會想去了解它的人;你接觸到它的人,就不由自主地想去吃它的面。牛肉面,因為蘭州人而聲名鵲起;蘭州人,因為牛肉面而口福滿滿。
【唇齒留香牛肉面散文】相關文章:
唇齒香吻現代詩歌12-02
唇齒音f繞口令03-03
留香初三作文12-22
留香作文600字01-07
楚留香傳奇的經典臺詞10-23
黃昏散文05-01
凳子散文05-01
歷練散文04-30
出汗散文04-30
黑夜散文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