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的父親的散文范文
我的父親,是村里第一個脫農到縣城當“同志”的人。因此,我出生就成了干部子弟。雖然我是家里的獨苗,但父親從不驕慣我。小學時,我常被同學欺負,有一次,因被同學嘲笑我就回敬了"口水",爭執之后我就想著去找在公安局工作的父親替我撐腰。誰料父親不但不同情自己的兒子,反而還對我嚴厲批評,要求我學會控制好情緒,學會寬容待人。從此,我明白父親的`職業不是為兒子出頭的利劍,我應該嚴格要求自己,替父親爭光。1994年我初中畢業,父親想到讓我去警校磨煉一番,他認為經過警校訓練才能成才。這與我的想法不謀而合,早就想去警校里經風雨見世面。經過一番努力,我順利考入廣州市人民警察學校。畢業后,被警校分配到縣公安局保安服務公司工作,給父親當“手下”。但父親從不給我任何優待,反而比別人要求更高。
父親望子成龍的心思我明白,我也用我的努力回報他。父親對自己和子女要求嚴格,但卻樂于助人,關愛下屬。對有困難的干警,父親從來都是慷慨解囊、噓寒問暖。父親是家鄉的驕傲。村里人到縣城辦事的都來找我父親,我家自然也就成了全村在縣城落腳的地方。從上個世紀60年代到新世紀10年代,到縣城看病的,購買農耕產品的,想念父親上來拉家常的,不論男女老少,來了都在我家住下,父親把自己的家變成了免費酒店。父親曾在縣公安局工作過,又有不錯的文筆。鄉親們上城告狀訴訟,就找父親寫狀紙。每次都是反復修改好后再送達政法部門處理。母親總要替父親給鄉親忙吃忙喝的,也常埋怨他太多事,害得全家陪他忙。但父親認為鄉親們遠路而來,是看得起我們,是我們的福分。父親退休后,不再有那么多精力為鄉親們辦事,但那些父親曾幫過的父老鄉親仍時常來看望他,或叫他們的子女來“認親”和“敘舊”。這就是我心目中所看到的父親,他今年七十六歲,還是耳聰目明,每天仍堅持讀書看報,時常關國家改革開放的新鮮事兒。大家都說我父親一生行善積德,所以活的心安理得,自然健康長壽。
【關于我的父親的散文范文】相關文章:
離合總關情散文11-05
關于父親的愛的散文11-20
散文鑒賞:父親的味道11-20
寫父親的散文8篇12-07
父親寫的散文詩詩歌01-26
散文:父親已老了11-20
關于關氣象的諺語06-18
關岳廟的名人故事11-17
峣關之戰的故事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