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財富散文
世人大都喜歡財富,世界每天都在創造著財富。
正如《財富》雜志的創辦人亨利·魯斯曾經的演講——財富與社會生活息息相關,換言之,生活離不開財富。當然,亨利·魯斯并沒有直接了當地這樣論述,他的偉大還在于把財富與藝術以及哲學等學科聯系在一起,成為人類生存發展不可或缺的關鍵因素,讓財富變得更加神圣。誠然,這樣的說法顯得有些咬文嚼字,對于大多數人來說,財富就是金錢,金錢就是財富唯一的象征。我,作為這大多數人之中的一個,理所當然地也喜歡財富,喜歡金錢,而且這種對于財富的向往由來已久,從來都沒有離開過自己的腦海。
我的童年在西北山區的一個小村莊度過,那里山清水秀,四季常青,景色十分優美,或許比如今各大媒體所吹捧的“天然氧吧”還要強出許多倍。但是,它的純天然與貧窮緊緊聯系在一起,在我的記憶里吃飽飯成為那個年代最迫切的愿望。盡管,父輩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辛苦耕作,就差對土地頂禮膜拜了,但是,瘠薄的土壤仍然沒有能夠用“豐收”來報答他們的血汗。這樣一來,我在起初的那段時日或多或少地“討厭”自己的故鄉,卻也無可奈何。
雖然故鄉臨近公路,算得上交通便利,這在許多人看來應該消息靈通、觀念更新才對,但是,不知道是祖祖輩輩以農為生的傳統,還是害怕承受不起任何變故而甘愿平靜地受窮,鄉親們幾乎全都選擇了養幾頭老黃牛、種幾畝糊口田。因為家里窮,在我很小的時候便要跟著父母下地干活,從不會到會,從會到熟練。說實在的,祖父祖母對于我這個家族的長孫已經很是愛護了,若要放在孩子多的家庭里,那要干的活會更加繁重。去山崖下的泉眼挑水、到山坡下用架子車拉土、用鋤頭收拾牛圈的糞土、拿鐮刀割麥子等等,這些活計都是我曾經干過,并且干了無數次的。在農村長大的孩子,可能大都有過類似的經歷,開始做那些自己從來沒有嘗試過的事情,心里總是充滿了好奇,心勁也很大。時間久了,就不是那么回事了,不光是身體上難以抵擋的酸痛,還有重復一個動作的枯燥無味,想要逃避的心理會越來越重。不過,這也只能想想,偶爾用那些“肚子痛”等撒嬌的.小伎倆可以得逞,而多數時候是不能使用的,否則,屁股就要遭殃了。
記得九十年代初的一個夏天,一周的連陰雨讓豐收在望的麥子全部霉變發芽。父親消瘦的臉上一個月都沒有爬上過笑容,母親也是眉頭緊皺,不停地唉聲嘆氣。即便如此,十多畝的麥子還要全都收割回來,因為它們是這一年我們全家的口糧。雨過天晴,在炙熱的太陽照射之下,麥地里高濕高熱的小氣候讓人難以忍受。在連著幾天收割之后,一天中午我故意用鐮刀將手指弄破,鮮血直流,媽媽趕忙扔下鐮刀領著我去村醫療室包扎,然后我就心安理得地享受休息的待遇了。這件事直到今天,想起來我還是有些懊悔,畢竟逃避勞動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那一年,我們全家都是吃著帶有“毒素”的芽麥度日,芽麥的“毒素”在我看來倒不打緊,關鍵是它做出來什么飯食都帶著一股揮之不去的“甜”味,這種滋味不是甜蜜的“甜”,沒有真正經歷過的人是永遠不懂其中難以訴說的味道的。
由于除了種糧之外沒有其它經濟來源,日子就過得非常緊吧。那時候,我最害怕、最緊張每一個新學期的開始,就算是二三十塊錢的學雜費和書費,我都要拖欠一段日子,甚至一個學期。或許是看在我學習還算勤奮,老師們都沒有怎么為難過我這個“欠債”鬼。我也從來不跟父親提學校催繳學費的事情,我知道父親如果有的話,他就一定會給我的。
就這樣,我度過了我貧窮但卻充實而快樂的童年,貧困成為了我人生的第一筆財富。
一九九五年十月,我背著父親的期望和自己的夢想走進了市立的一所職業中專就讀。因為我考試差了兩分,所以要繳納一萬元的費用,一分五千元,這便是我心上最沉重的代價。當年,這個消息讓產生了強烈的輟學的念頭,父母絕拿不出這一筆巨資。當然,我從沒有想要怪罪父母的意思,只是感覺自己的無能給這個家庭將要帶來災難,而且無法預料結果有多壞。開學前的日子里,父母都在為到底上不上“爭吵”,我寧愿父親向母親妥協,那樣我就不必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了。母親不想讓我繼續上學我從內心是理解的,她愛我是毋庸置疑的,但她更心疼父親、更看重這個家,未來到底會是什么樣子母親無法預測,那時的我也一樣無法預測。最終,母親向父親妥協,并趕去外婆家尋求援助,外婆是很有主見的人,她召集幾個舅舅召開家庭會議,安排他們湊錢讓我讀書。我想,如果沒有父親的堅持和外婆的疼愛,我無論如何都沒有辦法上學。
四年的學習生涯,幾乎每一天夜里我都在思考如何掙錢還債的問題。經過長期的反復,失眠成了我最親密的朋友,在夜里思考問題也成為了我的一個習慣。最讓我心痛的是,父親為了我每月一百到二百的生活費,不得不拖著瘦骨嶙峋的身子到建筑工地打工。在二年級的一個秋初,父親到學校來看望我,腳上穿著母親做的一雙嶄新的千層底,那身深藍色的中山裝洗得發白,從襯衣兜里掏出了一把五元十元的零鈔(二百元)。在我伸手接錢時,發現父親滿手的裂口,刻意用工地上要來的普通白膠布粘著,喉嚨里一下子酸楚無比……
還有一次,母親從家里乘車到市區來看我,那是母親第一次出遠門。因為沒有電話,我不知道母親要來,在母親來的前一天跟隨老師去外地實習了。直到我實習結束回來,一位其他班級的同鄉好友告訴我母親來過,還留了一百元錢。在得知母親曾經來過的消息后,幾個晚上我都沒有睡著,一來母親沒有出過遠門,人生地不熟,二來母親沒有上過一天學,大字不識一個。接下來的那個周末,我趕緊乘車回了一趟家,看到母親“完好無損”才終于放下心來。后來聽母親說,她從學校出來就找不到回家的路了,走了幾個公里才坐上返回市區的公交車。從中午十二走出校門,直到晚上八九點鐘才回到家,兩個小時的車程母親竟然走了八九個小時,連一口水都沒有喝,這讓我著實心酸了好一陣子。
或許,想感受一下父親所從事的工作,又或許是為了別的什么。在一個暑假,我去鐵一局五處的建筑工地干活,起初是跟隨一個處理工程基礎的包工頭,由于受不了他每天的咒罵,就尋找機會換了一位老板,他是承包工程鋼筋活的工頭,為人不錯。一個月的時間里,每天處理和加工不同型號鋼筋的構件。在每一層樓房砌墻之前,我們要把加工好的鋼筋梁用卷揚機運到樓頂綁扎結實,然后由混凝土工和砌墻工開始下一道流程。站在搖搖欲墜的墻壁上,除了害怕就是擔心,不過,沒人能保證你的安全,只有靠自己努力練就在幾十米高的地方保持平衡的能力。期間,被電擊過,也差的掉下樓房,為此,我深深地認為我是幸運的。
就這樣,我在親身體驗之中,感受父愛母愛的偉大和無私,父愛母愛成為了我人生第二大財富。
如今,我已參加工作十多年,除了讓父母家人少操點心、盡量生活得舒心一些,除了保有一顆知足常樂的心以外,再也沒有積累到多少。身邊的人們有的通過努力做了官,有的想方設法賺取金錢,他們都在朝著心中的財富一步步邁進,唯有我還沉浸在自己的“借口”里悠然自得。如果,把財富比作一座金字塔,這一輩子我肯定無法攀登到塔頂去“一覽眾山小”,也自然不必為了“高處不勝寒”而憂心。如果,將財富分為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兩大類,我寧愿更多地攫取精神世界的財富,去讓自己的人生更有意義。如果,人生再給我一次選擇的機會,我還是會在塔底的人堆里過活,不為別的,只為求一份腳踏實地的安靜,只為享一份平常百姓的幸福。
【品味財富散文】相關文章:
品味山水風光散文11-05
品味生活作文04-13
品味遺憾作文08-24
品味人生勵志精髓07-31
品味高考作文12-06
品味生活高一作文04-12
品味失敗作文600字04-25
品味人生通向綠洲作文08-20
挫折值得品味勵志文章01-22
財富高一作文(5篇)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