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追憶父母散文
一
清明夜,春雨不期而至,臥室里冷了起來。睡夢中,感覺自己躺在故鄉的土炕上,感覺父親熟悉的身影在身邊晃動。父親用他粗壯的大手把他的破皮襖蓋在我的身上,一邊蓋一邊嘮叨:這么冷的天,就蓋這么個薄被子,不冷才怪呢,凍感冒了,可怎么辦?忽然間想到很長時間沒有見到父親了,十分想念他,想叫一聲“爹”,可是,感覺喉嚨被什么堵著,怎么也叫不出聲來,似乎使盡了吃奶的力氣,終于喊出來了,卻被自己的喊聲嚇醒了,原來是一場夢。
夢醒時分卻沒有了睡意,想起自己的少女時代。一個人睡在外屋的土炕上,是父親盤的土炕,冬天燒得又暖和又不燙人,睡在上面可舒服呢。半夜里,父親總是起來好幾次,從他們里屋出來給我蓋被子,一邊蓋一邊嘮叨:這么大的閨女了,睡覺不老實,總是蹬被子。有一次,我從炕上掉下來,由于身上裹著被子,沒摔醒,還接著在地上睡。父親聽見動靜,火急地跑出來,一看我還在睡覺,就沒有叫醒我,把我抱到炕上,給我蓋好被子,用一張桌子擋住床邊。第二天父親當笑話講給我聽,我不信,我睡得好好的,怎么會掉到地上呢?父親說,不用說不信,等你長大了,出嫁了,有了孩子,你就信了。
父親在世的時候,我很少想到父親的好處,總是怪父親偏向弟弟妹妹,還常常把弟弟妹妹的過錯怪到父親頭上。自從父親去世以后,我總是能回想起和父親在一起的那些溫馨的歲月——父親帶著我去聯營旁邊的小飯館吃燴餅,父親總是給我一大碗,他吃一小碗,然后欣賞地看著我狼吞虎咽;父親帶著我去地里干活,其實我干不了什么活,就是父親做個伴兒,父親一邊干活,一邊嘮嘮叨叨地教育我,給我講許多做人的道理;父親帶我去他們單位的文藝晚會上看節目,人家不讓帶孩子,父親給領導說了許多好話,才帶我進去;冬天,我感冒了,渾身酸疼,父親總是用他那粗大有力的手給我搓背,讓我發汗,至今每當我感冒的時候,還總想起父親那粗大的手……
多少年以來,我總以為17歲就離開了家,享受父愛最少,其實我錯了。17年間和父親一起干活,父親總拿我當男孩子一樣對待,在這期間我受父親的教誨最多;離開家的30多年中,父親的每一封來信總是和我談他的歡喜和憂愁,其實也是在潛移默化地教育我。我之所以能在生活中和事業上取得一點成績,絕對和父親的教誨有關系。我的優點就在于沒有把父親的話當作“耳旁風”,而是聽了進去。其實,父親對弟弟妹妹也嘮嘮叨叨說了不少,但他們聽不進去怎么能怪父親呢?父親在時我應該告訴他:“我很感激您”,卻一直沒說出口,現在沒有機會了,想到這里,我的淚水已經濕了枕巾。正所謂“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天國里的父親,您能感知到女兒的思念嗎?
二
父親和母親離開我已經好幾年了,可在我心中他們永遠不曾離去。父母都是從晉察冀老區走出來的老革命,他們一生清貧廉潔,過著最普通的百姓生活。父親在抗日戰爭中是兒童團長,解放以后出來工作,仍然保持了艱苦樸素的工作作風。小時候,父親經常講故事給我聽,周末還帶我去工人俱樂部看電影,有時候帶我去茶館聽說書人講古道今。父親疼愛我,對我要求也嚴格。弟弟妹妹考試及格就可以得到父親的表揚,而我得90分還會被父親批評,父親要求我的成績必須是100分。父親不僅要求我學習好,而且要求我吃苦耐勞。每年春天父親都利用業余時間在離家很遠的地方開荒種菜,他總是帶著我去翻地、點種、除草、澆水。一邊干活兒,一邊對我說:“你是爹爹最大的女兒,你的行為是一種無聲的命令,你學習好,愛勞動,孝順父母,弟弟妹妹就會跟你學,所以你只能做最好的學生、最好的女兒,這樣就等于幫助父母教育弟弟妹妹了。”母親也經常對我說:“你們這些孩子,就像一群羊,你就是頭羊,羊群要走到哪里,就看你這頭羊怎么帶路,所以你一定要起好帶頭模范作用。”
在父母親的疼愛和教育中我慢慢地長大了。1971年父母親把我放飛了,他們義無反顧地支持我去了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好像放飛了一只乳鴿,我帶走了他們的心。父母親天天盼著我來信,天天盼著我回家探親,可是我總想干出成績來再給父母寫信,還把探親的機會讓給了別人。直到有一天,探親回來的戰友對我說:“你父親見到我的時候,拉著我的手哭了,囑咐我一定要轉告你無論如何給他寫封信。”我才感到是該給父母親寫一封信了。戰友是我的中學同學,他說:“你父親見老多了,一頭黑發已經全白了,你母親的背都駝了。”這時候,我才感到愧疚和心疼。
后來我考上了大學。從那以后,我每個暑假都回家探望父母親,帶著日漸長高的身體,帶著日漸增多的知識,帶著日漸成熟的心境。我一次一次回到期盼我的`父親母親面前,給他們帶來了數不清的歡樂。
我知道,父親一生中,最驕傲的事情就是我通過考上大學回了城。可想而知父母親收到兵團寄來的立功喜報是多么高興,收到大學里寄來的成績單是多么欣慰。為了給父母帶來驚喜,我一直很努力。
父親文化水平雖然不高,但他盡力教育我。在我很小的時候,父親就開始教我認字、寫字和算術。父親的字寫得剛勁有力,他對我說:“字是文化人的面子,字寫得不好,是很沒有面子的事情。”于是我經常照著父親的字練習。等長大工作以后,領導和同志們都說我的字有男人的霸氣,那都是因為我模仿父親寫字的結果。
父親退休以后,就回到太行山區務農,那年冬天我回家探望父母,陪著父親去積肥、喂豬,如兒時一樣,父親邊干活邊和我聊家常。離開家的時候,父親執意要用自行車送我,母親給我帶來一籃子家鄉的味道,父親和我邊走邊說話,似乎有說不完的話,一路上走走停停。走到村口,我和父親一起回望故鄉,小小村落,在群山懷抱之中,鳥語花香,炊煙渺渺。如今想到這一切我心雨紛紛落下……
在我心中母親總是不停地忙碌著,她默默無聞地支持父親的工作,默默地給全家人做飯、洗衣服、做棉衣、拆洗被褥,還要喂豬、喂雞喂兔子,每天忙個不停。她很少講話,她為我們全家人默默貢獻了一生,以至于我們回憶不起母親的動人事跡,我們已經習慣了她為我們所做的一切。如今母親走了,我們看著原本屬于母親的家空蕩蕩的,我們的心也空了。
去年清明我回到故鄉蒼山村,站在故居的院子里,看著滿院子齊腰高的荒草潸然淚下。父親,母親,你們在哪里啊?女兒千里迢迢回來了,可你們……你們可記得女兒和你們的約定嗎?今生沒能好好孝順你們,來世還做你們的女兒,報答你們的養育之恩啊!
【清明時節追憶父母散文】相關文章:
追憶似水年華散文11-15
追憶我的似水年華散文05-02
清明時節寄語01-22
追憶黑板報的情感散文01-17
在陌路中追憶似水年華散文11-11
清明時節農事諺語02-12
追憶清明節主題作文6篇04-08
關于清明時節的諺語12-18
清明時節的經典諺語12-21
那收稻的時節散文欣賞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