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段趕往25°的路散文
由于火車晚點四個小時,當我打車趕到通知指定的酒店時,天已很晚,雨也瓢潑般兀自下得正緊。
渾身被淋透了,到了前臺竟被告知,由于聽課的老師爆滿,酒店已住滿,當時就覺得,雨都下到心里來了,陌生的城市,這樣的天,讓我到哪里去找住宿的地方呢?
雨點敲打著我,真切冰涼。正當我不知該去往何處時,一把傘罩住了我。“下這么大的雨,別另外找地方了,跟我去住吧。”聲音帶著親切的善意,回頭,就看到了她。
她,五官不算漂亮,但耐看,眉目之間有一種溫潤,通體散發著女人獨有的馨香和韻味,有令人心動的吸引力,也極易俘獲人心。
欣然隨她去住,她的床很大,兩個人,橫著躺,豎著躺,都綽綽有余。
第二天,洗漱完畢,到指定地點集合,才知道,竟然是來給一個全國的說課比賽當評委。以前都是自己在臺上賽課,由著評委和聽課老師評頭論足,頭一次撿回了點優越感,心里暗暗竊喜。
不一會兒,她出現了,含笑沖我點了點頭,感覺,笑得那么潔白,那么柔軟。于是,我也沖她一笑。從其他評委口里得知,她就是我們初語評委組的組長。主辦方要求參賽者抽簽后半小時就說課,有人給我們送來了一個會務包,一張打分表,一個水杯,一枝簽字筆。接著,她給我們說了評分標準,評分注意事項。隨之,幾個人分別進入評委席,而她,就坐在了在最右邊最外處。
每個選手說課完了,她都會問上一句,話不多,但都是點到關鍵,聲音不高,不疾不徐,極富磁性,連我們這些當評委的,都覺得,聽她問話,也是種享受。
每天比賽結束,總有參賽的老師來我們房間求教她,或是關于課的具體教學設計,或是一些教學的疑惑,她一一耐心的回答,話極中肯,輕描淡寫中卻極富真知灼見,解讀文本的能力一顯無遺。有個女教師說課的題目是李清照的《聲聲慢》,導語在介紹李清照時用到了“她是一個風華絕代的女人”,問她到底是用風華絕代合適,還是用芳華絕代合適。她沒回答,淺笑浮唇:“風華絕代意思是風采才華冠絕當世,為當世第一。芳華絕代中的芳華是指芳香的花;美好的年華。出自《楚辭.九章.思美人》:‘芳與澤其雜糅兮,羌芳華自中出’,你會知道用哪個的。”風華絕代,芳華絕代,兩個詞的區別也一直是我糾結的`,沒想到她輕描淡寫中就點透了。
第四天,我們初語組應邀參加了高語組的一個教學研討活動,另我更吃驚的是,臺上那個執教的知性優雅的女子,竟又是她。這時才又知道她是高中里最有名的才女,最有實力的名師,最具親和力教研員。教研員下水講課的,我的印象里除了湖北省荊州市的余映潮,那是少之又少的。那節課她講的是李白的《行路難》,頭一次看到一個老師講課能講到現場如開演唱會,讓她簽名的,合影的,晃花了眼。而她,依然不見張揚,不卑不亢,只有真誠,淡淡的笑著,一個不經意的動作,就吸引了所有目光。忽然明白了,張揚的人是不夠自信的,是試圖把自己作為核心,讓其他人特別注意、特別注視,以達到對自己認可,來肯定自己的魅力。而真正自信的人是內斂的,因為有豐富的智慧與常識,有脫俗的氣度與素質,就是不想成為中心,最后也能成為中心。
她是那將生命的暗香,滲透到骨子里去的女人,舉手投足、一顰一笑,透出一份溫潤、一份飄逸、一份優雅,使我羨慕,讓我莫名心儀。
晚上,在電腦里輸入了她的名字,百度顯示,她的教學案例、教學論文、視頻課例,比比皆是。就連她的博客也有著極高的人氣,博客簡簡單單,清清爽爽,去匠氣,去浮氣,去俗氣,多一份書卷氣,幾個字不經意就流露出來“一身書卷氣,出手翰墨香”之美。從她的文字,可以看出,無論在職場或者生活中,她都能散發美麗氣場,日子過得風生水起。她的文字更新不快,但是只要有更新,就會評論無數,而她,絕少回復。看慣了很多所謂的名博,或頂著馬甲自己吹捧自己,或跟看客迎來送往,而她,如此清冽,卻有如此人氣,倒令我更另眼一看。
最后一天,大賽組委會安排所有評委去旅游,她給我們提東西,拍照,無論多累、多熱,總是掛著淺淺的微笑。她買了很多當地特色小禮物,說要送給家人,朋友,鄰居,還有辦公室的同事,從食物到飾品,不是很貴,但件件精致,可心。這樣的女子,誰會不喜歡呢?
然后,我們擁她一起去了當地最大的一條時裝街。她依舊是替我們拿衣服,微笑地看我們試了一件又一件。她不搶風頭,不指手畫腳,但,不經意間說出的話,大家都深以為然。她說:“一個女性的美麗不能靠時裝靠化妝品來維持,氣質是女人最好的裝飾品,外表的美總是膚淺的,短暫的,沒有生命力的。外部的美麗再好,也需要通過孜孜不倦的學習來提升書卷氣。你沒發現街上有些漂亮的女孩,因為沒有高雅的氣質,就像一朵沒有生命芳香的塑料花。相反,那些有氣質的女人,即使沒有靚麗的外表,但在城市流動的喧囂中,反而明眸顧盼,暗香襲人。”關于是不是買名牌,究竟買哪件衣服,大家都會把目光投向她。她好像天生就有一種吸引人的特別力量,那份親切和誠懇,不經意間就透著股美好。
與她接觸的人,不論男女,都一致的喜歡她。
回來時,她還是,走在拎滿時裝袋的隊伍后面,那蘊含如詩的美麗氣質,在人堆里照樣搶眼,路人紛紛側目回首。
這等“氣質美如蘭,才華馥比仙”的妙人兒,不能不令人迷醉。
想起朱天文那句話:“人生山長水遠,卻只有這一段趕往25°(是朱天文和她的他經常討論劇本的咖啡館)的路。”
我與她,就在這一段趕往25°的路上。25°,我愿理解成最適合花開的溫度。她在25°,花朵一樣,自然綻放,亦不凋敗,我,也在25°,心兒像飲了陳年的美酒,香醇而滿足。
人在25°,心會變得很柔軟,柔軟到只能發出柔和的光。這境界,教人沉溺,教人無法自撥。
【這一段趕往25°的路散文】相關文章:
路散文范文12-19
門與路散文11-04
甭當爺的路散文11-14
關于路何時天涯的散文05-02
迷惘地尋友路散文11-04
這條路走的太匆忙散文11-08
路有萬卷現實書書有萬里路世界散文11-27
總有一條路,我們很迷茫散文11-28
感謝一路有你感恩散文(通用6篇)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