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片原野,那片秋散文
散文是指以文字為創作、審美對象的文學藝術體裁,是文學中的一種體裁形式。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那片原野,那片秋散文,希望大家喜歡。
那片原野,那片秋散文 篇1
好久好久沒有如此親近故鄉的土地了,尤其在這天高云淡秋意正濃的時節,靜靜地,靜靜地看遠近高低各種形狀的葉子,自由在風中歌唱,在風中舞蹈,在風中飄落,站在這樣的季節里,會回想起許多。
十年、二十年、應該是三十幾年前吧!我家土夯的老屋是村子最靠外的房子,那時勤勞的母親和像母親一樣勤勞的女人們,大都在自家圈欄里養著豬羊之類的牲畜,后晌一放學,大人們就會把我們鴨子似的向地里趕。小伙伴們背個摞頭,拎個筐,提把鐮刀,吱吱呀呀地招呼著一同去割草。
孩子們割草也盼著季節,他們特別渴望著深秋的到來,因為只有到了那個時候,他們就可以吃到田野上最美味的東西了。
燜山藥(紅薯)還是燜花生?這是故鄉沙質土地上最盛產的農作物,幾個小腦袋碰在一起低聲咕噥咕噥,眨眨眼睛就有了分工,留幾個人在樹林里檢拾干柴,其他的去尋找地塊,偷挖一些山藥和落生。那時孩子們像一群無拘無束的小獸,在樹林外的原野奔跑開去,穿過高的玉米,穿過白的棉花,穿過黃的谷穗,嘩啦啦趟過熟透的綠豆和豇豆秧。崩飛了飽滿的豆夾,驚飛了腿長的螞蚱,嚇飛了成群的麻雀,他們的小腳,不經意就會踩到秋的琴弦,多情的田野一觸碰就會奏響一首醉人的秋歌!
花生秧要挑茂盛的,雙手摟住一叢,使勁拔出地面,不用看,密密的根須上一定會綴滿了肥碩的顆粒。山藥秧要專揀短粗的,這種秧子下的塊莖小,更方便燜熟;拿鐮刀從秧子根部挖下去,再弄松一些四周的淺土,順勢抖扯秧桿子,一嘟嚕一嘟嚕紅紫的山藥就會被拽了出來。
村西堿地是大伙兒碰頭的地方,早到的孩子會在較高地勢上刨挖好一個大坑灶,一把一把攥起潮濕的泥土捶打成“包子”,然后小心沿灶坑架壘上去,圍成一個密封的小“土窯”。大伙來齊,便圍在一起,點燃干柴投進土灶,噼里啪啦的火苗竄跳出,映照著孩子們渾身上下通紅通紅。等“包子”被燒成灰黑,火候就差不多了,再拿木棍戳塌滾燙的“土窯”,扔進花生、山藥,上面填埋一層厚厚的泥土,胡亂跺上幾腳,用干柴枝條什么的做個標記,剩下的就是等待了。
等待期間,一望無際的老堿地是孩子們最充滿趣味的樂園,灰蒼蒼的土地上,除了簇簇荊條和蓬草,天地竟是那么的遼闊高遠。他們會隨意扮演心目中各類英雄,一起喊叫、嬉鬧。土坷垃打在身上是沒有半絲疼痛的,地上打幾個滾,摔兩個跟頭,弄個土頭土臉。他們有時逮一兩只滿地亂跑的蜥蜴,踮起它們的尾巴,扔進挖好的土坑,看它表演“推磨盤”。當然在追逐這些小動物時偶爾也驚出菜花蛇或麻線蛇一類的爬蟲,嚇得小家伙兒四下逃散。
那時堿地里生長著特有的青草,像灰灰菜、馬什菜、刺刺菜、節節高、咪咪秧好多好多,他們把割得草堆放一起,最后平均裝放到每一個摞頭或筐里。割完草的孩子們,常常爬上高高的河堤,嘰嘰喳喳排成一隊,搭著涼棚眺望大紅柿子樣西沉的落日,好奇的指點滿天際散開的火燒云,他們挺起肚子可著嗓子吆喝著童謠:“火燒云,嚇煞人,不煞小孩,專煞大人”。
趕黑前他們回到燒火的地方,刨出土里的山藥和花生,經過長時間燜燙,這些東西表層看上去有些焦糊,但散發的鮮香卻令人垂涎,不用說,小伙伴一窩蜂而上,爭搶咀嚼著自己做的美味。有時吃著吃著,冷不丁聽見家里大人們站在村子房頂上呼叫自己小名,那尖尖的或粗獷的聲音里分明夾雜著擔心和憤怒。于是大伙兒趕忙起身,抹抹滿手滿嘴的黑灰、土泥,背上草筐,像受驚嚇的兔子一樣往村里趕,在他們影影綽綽身后,一路籠罩過來是朦朧的夜色、月光和星光。
好久好久沒有如此親近故鄉的`土地了,站在這天高云淡秋意正濃的時節,我已尋不見我的土坯老屋,尋不見院墻外的核桃林,尋不見灰蒼蒼的堿地,更尋不見當年拎著草筐奔跑的孩子們……
真的好懷念,好懷念那片原野,那片秋!
那片原野,那片秋散文 篇2
秋天是一個收獲果實的季節。田間萬物通過春夏兩個季節的努力,吸收陽光,汲取雨露,歷經風雨,歷經侵害,終于展現出它們豐碩的果實。
秋天的原野是豐厚的、充實的、厚重的、讓人心里安穩的。秋天的天空是高遠的蔚藍的,秋天白云最為悠然,絲絲縷縷,最為白凈,朵朵如棉,秋天的空氣是清冽的芳香的。秋天的陽光在曠野上肆意流淌。秋天的每一個日子都是緊張忙碌的,鄉親們說,三春不如一秋忙。
秋風拂過臉頰,帶來一陣清涼之意。秋風漫山遍野地吹來,吹黃了樹葉,吹黃了莊稼。果實在秋風中成熟,它們呈現出五彩斑斕的色彩,成為畫家調色板里畢生的追求。
黃豆的葉子落了,剩下醬紅一片的豆棵,毛茸茸的豆棵筆直地立在田壟上。連片的玉米是大手筆,玉米葉子還是綠色的,這是一種能做老秋的植物,它的葉子如果不遇到霜打,是不會變黃的。火紅的高粱最能讓人眼前一亮,一方方高粱地齊刷刷地頂著一支支火紅的箭頭,好像一支支訓練有素的士兵,個個舉起明晃晃的紅纓槍,排列整齊的方陣。秋天的稻田尤為壯觀,金黃的稻浪在風中鋪排,伸向遠方,開闊,遼遠,密集,整齊,成方成陣,碧綠的楊樹林為金黃的稻田鑲上了綠色的鏡框。
每一種果實有每一種果實的形狀,每一種果實有每一種果實的色澤,每一種果實有每一種果實的氣味。它位都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存在。
玉米齜著大金牙,笑得合不攏嘴;高粱追趕潮流,將頭發染成了火紅色,像一片霍霍燃燒的火焰;大白菜挺著豐滿的身軀,皮膚嫩得猶如大姑娘,一掐一汪水;大蘿卜挺著修長身材,穿著綠白相間的連衣裙,它辛辣的脾氣里帶著甜味。
它們有的圓潤,有的飽滿,有的憨厚,有的小巧玲瓏,有的輕盈,有的沉實,有的艷麗,有的樸素……這就是秋天呈現給辛勤勞作的人們的回報。
它們相逢在這個秋高氣爽的季節里,它們沒有忘記當初的約定,他們信守承諾,共同在一個季節里成熟,共同在豐收的舞臺上展現自己的成熟與華麗。
在這樣的季節里,每個角落都有生命的演繹,每片土地都有夢想的延續。
秋天是一個離別的季節。一對對燕子攜兒帶女,告別鄉村,飛越千山萬水,去尋覓另一個遙遠溫暖的家園;一個個果實蹦蹦跳跳擠上大車,告別土地,從鄉村走進城市;一只只昆蟲告別了舞臺,停止了演奏,隱藏了形跡,準備安安靜靜地睡一季悠長的安穩覺。
不要惆悵,不要憂傷,今秋的離別,是為了明春更好的相聚。
【那片原野,那片秋散文】相關文章:
山邊的那片湖散文02-07
鄆城的那片土散文02-03
凝望那片憂傷散文700字02-22
都市那片小樹林散文02-16
天邊那片淡淡的云散文02-20
陽光下那片黑色優秀詩文01-13
仰望那片紫色高二作文12-17
我愛那片樹林-記敘文-高一01-14
秋之景散文02-25
秋蕭蕭散文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