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如風散文
認識女詩人李木,是在一次非文學聚會的一個飯局上。
當時,朋友對我介紹說,她叫李木,寫詩的。
朋友又把我介紹給李木說,這是炳兄,寫小說。
我和李木握下手,彼此點下頭,李木還對我微笑了一下,就這樣,我認識了女詩人李木。
李木高挑個,三十多歲的樣子,臉很白凈,一頭長發隨意地散在肩上。
整個飯局上,我發現李木很少說話,她一臉端莊,聽別人講話時很禮貌地不住頜首。
認識了李木,有了一些交往后,我知道李木是一個非常熱愛詩歌寫作的人。
李木曾對我說,為詩歌她可以放棄一切。
李木對詩歌的熱情,還體現在她經常自掏腰包設些飯局,把一些男女詩人聚在酒桌上探討詩歌。
我應李木之邀,參加過她們的幾次聚會。
詩人的聚會很有些別具一格。
酒桌上,無論男女詩人,一律用大碗喝酒,酒至興處,便有人站起朗誦自己的詩作,其余人皆拿起筷子,有節奏地敲著碗的邊沿兒,這時李木站起來,在酒桌旁跳起舞來。
然后,像亊先排練好似的,大家一起同聲:來吧來吧,讓我們一起跳個舞吧!
我還注意到,詩人們的著裝很怪異,比如在炙熱的七月里,一個披肩長發的男詩人,脖子上竟然還纏著一條長圍脖。還有穿著工廠里的粗布藍工裝,一女詩人穿黑色拖地的長裙子,上裝是知青年代的草綠色軍裝。
一矮個子詩人的表情更怪異,他用一雙白酒燒紅了的眼睛,足足盯了我十分鐘左右。就在我對他的眼神開始恐懼時,他卻走過來,擁住我說,朋友,入伙吧!
我慌亂著點頭。
后來,我還知道李木是一個才華橫溢的女詩人。
李木不僅自已詩歌創作,她還把美國最著名的詩人阿什貝利譯介到中國。
知道這些后,我不由的對李木心生崇拜。
臨近中秋節前夕,我接到李木的電話,她說她和一些詩人組織了一個“中秋燭光詩歌朗誦會”,讓我前去捧場助興。
末了,李木還補充說,這個詩會無官方參與,所有花銷都來自于我們詩人AA制形式。
詩會是在一個“麻辣人生”酒店舉行的。
我如約趕到酒店。
午后秋日的陽光漫進大廳,也漫在詩人們興高彩烈的臉上。
我看見了詩人李木,我走過去,和李木打了招呼。李木問我,這個場地還行吧?我們花了兩萬塊錢,趁下午沒顧客的空檔,租了兩個小時。
我點著頭,內心里不住地敬佩詩人們做事的這種灑脫。
詩人們把大廳四周的'玻璃窗,掛上了黑色的窗簾,然后又在臺上兩側布滿了蠟燭。蠟燭燃著后,大廳里便沉寂下來。
燭光里,一個主持人走上臺去,宣布詩歌朗誦會開始。
那個脖子上纏著一條長圍脖的詩人,走上臺朗誦了顧城的《這一代》: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接下來,詩人們還分別朗誦了里爾克、葉芝、艾米·羅厄爾以及自己創作的詩歌。
朗誦其間,我發現幾個詩人在昏黃燭光的映照中,抖動著雙肩掩面而泣。
最后一個登臺的是女詩人李木。當時,李木和我坐的很近,我發現她剛起身時,放在桌上的手機“嗚嗚”地震動起來。
李木看了一眼,按了拒接。
臺上的李木很投入地朗誦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不要悲傷,不要心急!
憂郁的日子里需要鎮靜:
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
臺下的詩人們一起歡呼: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
女詩人李木朗誦完,回到她座位上,手機又“嗚嗚”地震動起來。
李木看了眼手機來電,接聽了。李木的情緒有些失控,她的聲音很大,幾乎是歇斯底里:告訴過你了,現在沒錢,沒錢!不是說好了嗎?下月給你補上!
喊完,李木掛斷了手機。
放下手機后,李木突然“哇”地一聲哭起來,然后跑出了大廳。
大家猜測,女詩人李木一定是遇到了什么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