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叮嚀的散文
父親離開我們整整半年了。但您好似每天都在我的身邊,與我如影隨形,您的音容笑貌,和對子孫那份愛的叮嚀將永遠留在我生命的記憶之中。
一年前的今天,父親病情加重,我放棄在異鄉的一切,踏上了回家的路程。
到家已經很晚了,剛踏上故鄉的土地,一彎明月就從東頭的雙乳峰冉冉升起,藍天,星辰和清輝下的山峰交相輝映,層次分明,星空下的村落在朦朧中依稀可見,多數人家都已上燈照明。
還在西邊的路口我就看見了母親的身影,看她不時地踮起腳,朝著不遠處的十字路口眺望著。沒等我進門,母親眼含熱淚地對我說:你爸剛才還在牽掛著你怎這么晚還未到呢。他現在睡過去了。這段日子以來可能是天氣漸漸冷了的緣故,他這老毛病又犯了,打了許多的針,服用了很多的藥就是不見療效,看他的樣子很難熬過這個冬天了……
我顧不得放下肩上的行囊,輕輕地掀開蚊帳,父親的整個臉龐就像剛剛出土的油礦,黑褐色的臉上印滿了時代的滄桑。父親神情雖顯安詳,但他的兩腿卻失去了對身體支撐的力量,從來就討厭臥床的父親可憐巴巴的躺了又坐,坐了又躺,全身上下只剩下這皺而發黑的皮膚,酥脆且僵硬的骨架了。
鄰里、叔侄,大媽、嬸嫂們見我歸來都聞之即來,站在父親的床前述輕聲地議論著、述說著,都說我們兄弟姐妹們盡孝了,老人家畢竟年事已高,尋鶴西去也功德圓滿了。
我懷著無限的愧疚,在小院里踱來踱去,唯月亮知我意,星星知我心。無邊的蒼穹隱藏著我曾經的夢,漫天的星辰記載著父親勤勞善良的一生。
父親出生寒門,生性少言寡語,六兄弟中排行老三,承蒙本族鄰房的大叔(后來是我的爺爺)認養,少年時讀了幾年私塾,上知一點天文,下知一些地理,總愛循規蹈矩,深諳世故人情。歷經兩個世紀的父親一直沒有離開過故鄉,尤其是對故鄉的明月有著格外的鐘情,能說出許多動人的故事,唱出很多好聽的歌謠。
父親走過了人生的79個年頭,為拉扯我們兄弟姐妹成人長大,曾幾何時頂著太陽匆匆而去,戴著星星揮汗而回。老人家足跡踏遍了故鄉的崇山峻嶺,汗水灑遍了這肥沃的山坑、田壟。爸爸用雙手編織著一個又一個的夢,用雙肩挑出一個又一個豐收的年景;其寬大的肩膀被扁擔磨出了一塊塊厚實的老繭,矯健的腳筋換來的卻是家庭一年又一年的康寧。
都說父愛在于威嚴。而我的父親就像傳說中的仙人那樣和藹可親。老人家一生中安守本分,與世無爭,其內心世界始終像一輪皎潔的明月,透明而純凈。讓處在朦朧之中的兒女們身體父愛的偉大,感受母愛的溫馨。
古人云,嚴父出孝子,慈母賦愛心。而爸爸對兒女總是寬嚴相濟,善誘循循,和藹可親。就像汩汩清泉從大山里沁出,使兒女在潛移默化中感知輕重,無聲無息的滋潤著我們的心田。
每當我看見父親的背影,我就能感覺到他曾經的艱辛;每當我聽到他的聲音,就能聆聽到他擲地有聲的叮嚀;每當父親赤腳走過田埂,在茫茫田野就能看見叔叔嬸嬸們那贊許的笑容。我為擁有一個頭頂藍天,腳踏實地的爸爸而感到無上光榮。
父親是個粗嫩兼容的種田能手,一個力大如牛的壯漢。父親那粗壯而堅硬的骨架,強健而厚實的肌肉,在同齡人中無人能與匹敵,一兩百斤的擔子挑在肩上,可以一口氣健步如飛幾十里。在那天災人禍肆虐的年代,他用肩膀挑出了一家老小的住行衣食,用汗水換來了親意欣欣子色溫。
深諳知識就是財富的爸爸,無論多忙,總要抽空送我上學堂。爸爸倚靠在教室窗前頷首微笑的身影,深深地銘刻在我的心中。我知道爸爸最喜歡的就是每天都能聽到孩子們清如銀鈴般的朗朗讀書聲……
我看著干瘦如柴的父親,內心充滿著哀傷和崇敬!爸爸呀,您如同一根蠟燭,一生在燃燒自己,卻照亮了家庭、四鄰,火苗雖微,卻能在黑暗中亮起一絲光明;您更像一只蜜蜂,反復飛越這崇山峻嶺,不辭辛勞地采擷著每一丁點花蜜,換來香甜滿庭馨,就是十里八村的人們,也能分享到您釀就的甘甜。
父親更像春蠶,您一生走過了由蠶到繭的慢慢經年。從當年的“大鍋飯”到上個世紀末的聯產包干,您辛勤的腳印從不停息的踩踏著故鄉的山川田園;您和您的好伙伴——那頭高大的水牛一起在田間精耕細作,從而獲得一年又一年的豐產;無論多么的苦,何等的累,人們從來沒有聽到您一句牢騷,或者是收受委屈之后的埋怨。鄉親們總是評價您說:善光大哥才是真正的春蠶,為了孩子們的微笑,為了大地的豐收,崢嶸歲月一路前行,風霜雪雨從不回頭。
古人云:“妻賢夫富貴,子孝父寬心。”老父在朦朧中似看見了我,用非常輕微的聲音呼喚著,伸出干瘦得像枯枝一般的指頭比劃著,意在問我在深圳一家平安與否?還關心我在縣城的新屋裝修好了沒有。
在父親眼里,我也屬于能真正吃透老人家心思的子女之一。對于我這幾十年的風雨人生,坎坷歷程,老人家總是眼噙熱淚心里痛。父親曾經比喻說:“你是故鄉藍天下展翅高飛的山鷹,無論春秋冬夏,任憑暴雨狂風,你總能傲視一切的勇敢飛翔前行,終于成功地實現自己的目標人生,老父為此很寬心!”每每說到此,父親總是欣慰有加,笑意融融。是的,幾十年光景彈指一揮間,能得到父親的真傳,成就了眼前的這番事業也算沒有辜負爸爸的期盼和一生的夙愿。
我清晰的記得,年輕時的父親,每及月圓之夜,總要深情地吟誦他喜歡的詩篇:“我愿隨月兒在云中漫步,追尋她一樁樁古老的傳說,聆聽她一曲曲頑強的贊歌……”時光匆匆背我而去,數十年如一日的教養,恩深似海,就像蜿蜒長流的小溪,靜靜流淌的'濓河,我牢記于心,永不忘卻。
父親雖為一介農夫,可對于月亮卻情有獨鐘。他曾多次對我說:賞月和欣賞名著、名曲一樣,要帶著一種心情,懷著一種意境,無端呻吟空對月就失去了欣賞的初衷。
我和父親一樣,都讀過唐人曹松的《中秋對月》中“直到天頭無盡處,不曾私照一人家”的詩句,也曾看過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的絕句。
父親不止一次的說過:讀書須用意,一字值千金。老人家常說,曹松、李白他們都是寫月,寫月的無私,寫月的公平,贊頌月兒用微弱之光照亮漆黑的大地精神。
您常常教導我們姐妹兄弟品行定要端正。您說:從來人有三品,持身端正為良。弄文侮海有何長,但見天良盡喪,居心無少邪曲,行事沒些乖張,光明俊偉才子孫昌,莫為蛇神伎倆。
您是這十里八村有名的孝子,在爺爺奶奶的床前您和母親都盡孝盡忠。您的身體力行是最好的教本,您和母親的實際行動觸動了我們幼小的心靈,此時無聲勝有聲。
您總是提醒我們要和睦鄉鄰。您說:風俗可溯近古,總在和族睦鄰,三家五戶要相親,緩急大家幫襯,是非與他拆散,結好不啻朱陳,莫恃豪富欺貧,有事常相問訊。
您常說,幫助他人的同時也在幫助自己,給人方便也是于己方便。正因為這樣,您一生幫助了不少的鄉鄰,尤其三十年前的那場山洪,您在湍急的河流中救起了三個兒童,當家長前來感恩送禮時,您都一一回絕,說:不要感謝我,我也是正好路過,這是孩子本身鴻福齊天,所以遇到貴人……多么值得褒揚,多么值得贊頌的品行!
“矜憐孤寡。天下窮民有四,孤寡最宜周全。兒雛母苦最堪憐,況復加之貧賤。寒則予以舊絮,饑則授之余糧,積些陰德福無邊,勸你行些方便。”您說這是老祖宗傳給您的家訓,現在讓我們銘記,是為了將這優良品德能讓代代相傳。而您和母親的為人早就告訴了我們。當年的林泰婆和長青哥是我們十里八村最可憐的孤寡,您和母親總是盡其在我的給予方便,殷勤照看,當他們有病有痛時,你們就像兒女一樣守候在他們的床前。我永遠記得林泰婆臨終時的一句話:“善光古、觀秀仔啊,我會死后會隔墻聽音來保佑你們哈,你們夫妻幾十年來對我的關照將陰德無邊,好人自有好報,上蒼定會賜福于你,你的家庭定將和順,平安健康,人財兩盛!”
……
爸爸,您苛染纏身,我卻不能守在您的身邊。每及冬季,您病情加重時總是牽動著我的心。六年了,您總是安慰我,為了兒孫能更好地展示才能,你理當為他們做好后勤。為父解兒意,為兒卻缺乏一顆拳拳赤子心。
爸爸在一個秋風蕭瑟的早晨,安然的走了,離開了您一生經營的故土和愛您痛您的親人。您一生留下了無數的財富,而走的時候卻孑然一身。怎不令您的兒女悲痛欲絕,哽咽在心!但您生前曾多次交代:我死后不要過于悲痛,更不要哀嚎哭靈,盡量不要驚動遠在他鄉的親朋好友,人,有生就有死,只是時間的不同。所以,不要將生死看得過重。
終身報答不盡,惟爾父母之恩。生為人子,在父親的靈前我最歉疚,留下諸多的遺憾將伴隨我的余生!
透過依稀朦朧的晨霧我似看到了父親那披星戴月匆匆趕路的身影,寂靜中,我好像又聽到了父親為一家生計勞頓奔波的腳步聲。
爸爸走了,走的是那樣的匆匆,您一生的高貴品質是留給我們最大財富,您的精神將與天地同在,您的靈魂也將化作日月星辰永遠照耀著子孫。
爸爸,您安息吧!
【愛的叮嚀的散文】相關文章:
愛的留戀散文04-29
散文:愛的諾言11-12
愛的告白散文11-07
愛的誓言散文11-05
關于父親的愛的散文11-20
愛的距離散文04-30
共同的愛雋永的情散文04-30
愛有多深,痛有多深的散文11-15
媽媽,你的愛是暖的散文11-17
伶仃的愛散入夢中散文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