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愛,叫牽掛散文
一
牽掛是來自遙遠的情愫,看不到,摸不著,卻分分秒秒陪伴身邊,心中的愛有人給,心中的苦有人憐,是隔不斷的血脈,是心與心的守望。
在這人間四月,青城無處不飛花,到處都是樹木的蓊郁、花草的芬芳,透人心扉,讓每一個地方都感受到春的味道。
在呼市的809街,有一個大的集市,商品玲瑯,活躍繁茂,人來人往,無疑是最絢麗的一道風景。
在街的北側臨街房,幾乎全是飯店,我的老鄉建華開的飯館就在這條街上。
在一個下午,從北京來了一男三女,來到飯館。讓建華驚訝不已,姐四個來干嘛了?
在晚上一起吃飯時,帶隊的二哥說了來的意圖,是代表八十七歲高齡的老母親來“巡視”的,實際是來“暗訪”。
建華初中沒畢業,十六歲就接班了,在百貨商店賣貨,那時都沒有柜臺高。后來來到呼市投奔三姐,他在二連做過買賣,在房地產公司當項目經理。房地產開發公司老總出事了,他又自謀職業。幾個人合伙開了家鄉味道的飯館。
隔行如隔山,飯館開了一年多,沒賺到錢,虧了不少。家里人不同意,可他很執著。他的想法,我有人脈資源,只要精細管理,做出特色來,就能經營好。
常言道:兒行千里母擔憂。孩子是娘的心頭肉。建華已近五十歲了,兒子多大都是孩子。對在北京的八十七歲的母親來說,默默守望,遙望遠方,心有所向,情無聲,愛無影,猶在心頭。
母命難違,這不,派四個兒女,開著自駕車,行車七個小時,千里迢迢,悄悄地來到建華的飯館。妹妹說,我是開著導航導來的。
二哥說,代表母親來的,看看建華經營的到底怎么樣?
母親的意思,建華還不成熟,做事不放心,不是經商的料,沒有一聲抱怨,卻是滿滿的期望。
二姐在旁邊直擦眼睛說,我們幾個都在北京,就只有建華孤零零在這。
三姐笑笑,是我把他弄來的,又拋棄了他,去了北京。
是呀,每個人,被時代改變得面目全非。
建華也許是疲累的,也多了些滄桑。說,我就是想干點事。確實,今年以來,從飯菜質量、內控管理和顧客服務都有很大改觀,經營有改善,建華的信心大增。
他不是演員,也不會演戲,更不懂什么叫逢場作戲。但母親的良苦用心他應懂得。
我們幾個朋友,不是想表面奉承他。
想說的是,建華經營飯館不易,吃一塹,長一智,生意向好。
建華的妻子也賢惠、包容,兒子愛畫畫,動手能力強,是個小怪才。幸福的一家人呀。
家和萬事興。不是取悅“巡視組”,也不是慰藉老母親。
如果建華懂,那親人就懂。人們不會做著一夜暴富的夢。
在這些場合,面對親人,而建華只笑笑。
聽從內心吧。建華是個梗直倔強的人,“我只做我自己。”
這就是冷暖自知的人。
在樹忠兄宴請“巡視組”的飯桌上,我們幾個老鄉坐陪,人們紛紛唱起歌來,王江唱的《父親對你說》,二哥也唱了一首《母親》,青格勒圖唱起了家鄉的民歌《諾恩吉雅》,“出嫁到遠方”的女子對故鄉的思念。歌是那么溫暖,是那么深情。在場的人,每個人的眼晴都是濕潤的。二姐含著淚說,建華眼窩子淺,再唱就哭了。
飯館門前很多來了又去的人,人們來了又走,有人愿在飯館停留小酌,有人只在漫步里隨遇而安。
坐在飯館就安靜看著,我舉起一杯酒提議,敬一敬這牽掛的親人,謝一謝這大愛的人間。
二
牽掛是從心底流淌的涓涓細流,纏纏綿綿流向遠方,看似云淡風輕的記憶,卻刻骨銘心地珍藏在心間,時時地令人感動。
妻子是岳母的最小的女兒,參加工作時在鄉下廣播站,一周才回來一次。岳母想得不行,每天挪著小腳,拄著拐仗找局長,終于一年多調到城里。
妻子調回那天,天下著小清雪。岳母就頂著雪站在街口,迎著女兒回了家。
我跟妻子來到呼市二十多年了。來呼市時岳母還在世,那時已七十多歲了。我們這一走,就是三千里地呀,一年回一趟都不容易呀。
妻子走時,岳母含著淚說,老丫頭不要媽了。一直念叨著。岳母哭,妻子也哭。
來到呼市后,一家人都很忙,隔三差五給岳母打個電話。岳母說,老丫頭沒媽了。每次都這么念叨著。一再訂矚,讓小孫少喝點酒,胃不好,做點好吃的。
岳母的意思,攏住男人的心,先養好男人的胃。
可是岳母又笑了。我知道,岳父做的菜好吃,尤其是紅燒肉、扒肉條是一絕。
我們每次回去過年,多數時候,我回白音昌過年,妻子陪岳母過年。
每次回去,都準備好吃的,天天拉著妻子的手,怕跑了似的。臨走時,拿上自己養的雞蛋,當地的地瓜……
岳父去逝后,剩下孤苦伶仃的岳母。妻子回去就多了些,也就是一年兩次。岳母每次都說,我得去陪你爸了。這個十四歲嫁給岳父的童養媳,從河北逃難到東北,相濡以沫七十多年,生育了七個子女,那是血融于水的親人。
岳母腦血痊后,病得很重,妻子才多了些,陪的時間才長了些。
其實早在兩個月前,岳母便病得不輕,卻依然不好不壞的,只能吃流食,存著一口氣。
妻子回去看了,又聾又糊涂的.老人,卻能認出妻子,聽懂妻子說的話。
臨走時,弟弟說:媽不行了,再通知你!
她當然明白,弟弟的意思是,等母親去世再通知她。
等不行了,也見不上了。
妻子說,那一回,到母親的床前,給母親磕了頭,眼含著熱淚一步三回頭。
這一別,就是永遠。其實她們彼此都知道。當然有跟前的幾個姐姐和弟弟、弟媳照顧,她也安心。
岳母是九十歲高齡去逝的,也是高壽了。
岳母去世后的第二天下午,我們才風塵仆仆從呼市趕了回去。
妻子任誰攔都沒用,她哭得死去活來,直恨自己未能見到母親最后一面,令所有在場者動容。
現在妻子退休了,回老家多了,可是老人都不在了,想陪都沒得陪了。“子欲養,而親不待”,多么遺撼,說來心酸。
妻子跟姐姐們說,你們真好,離家近就是方便!
二姐告訴妻子,每次回家,媽都念叨。都不經意地大門口張望。回來就唉聲嘆氣。是啊,媽想你,想得難受!也沒有辦法!
老丫頭快回來看我了,我是她媽呀。這是岳母常說的話。
妻子也知道,遠在千里外的母親會如何想她。
于是,過年的,過年吧。慢慢的,不覺,母親就老了。看一回母親,便覺得母親又深深的老了一層。
這樣的時候,也會泛起一絲絲的憂傷和惆悵。對母親有了漸漸地心疼與不舍。
我羨慕別人有子女相陪的眼神。我相信,那一刻,我有時后悔,讓妻子遠嫁他鄉,去追尋自己的生活,而將父母扔下。
有哪一個父母,不希望在他們暮年時,兒女就在他們身邊。吃著家常便飯,說著家長里短,過著承歡膝下的日子。
都說,女兒是媽媽的小棉襖,然而,不管你承認不承認,遠嫁他鄉的女兒,注定,是父母一生的牽掛。
三
牽掛是情與愛的積淀,很純,只與情感有關,很暖,人世間如果沒有了牽掛,沒有了愛,這個世界就是一幅幸福美好的模樣。
在我七歲的時候,母親就去逝了,父親在外地打工,姐姐才十二歲就掇學,支撐起了這個家。做衣做鞋做飯,從小就沒有享受過同齡人該有的童年。
姐姐知道這輩子自己大約只能如此了,但她更清楚,照顧這個家才是自己的世界。
她就像一個媽媽,為了我和妹妹,讓我們好好學習,受到最好的教育,她不愿意再重復自己的老路。嫁人或者不嫁人,這輩子都能有尊嚴地活下去。
多年以后,姐,你領我們在山溝溝里過日子,你害怕不?我想證實兒時的答案。
怕。姐姐不加思索,再怕也不行呀。門栓得死死的,風一刮嘰里呱啦響。
姐姐像老母雞一樣呵護我們。有一次高年級姓軒的男生欺負我,姐姐上去撓人的胳膊,手腕留下幾道血印子。男生你怎么撓人,屬雞的。姐說,就是屬雞的。姐真是屬雞的,一輩子創鬧的命。
姐姐無數個黎明,牽著我的手,把我送出門,她是在牽著我的明天,我的未來,走向曙光升起的地方。
在人生道路上,初心,是姐姐給了我激勵,給了我力量、勇氣和信心。
來了繼母,姐姐在二十七歲才嫁人,嫁到窮山溝里。
后來,我參加了工作,姐姐一家搬到通遼郊區。姐夫重男輕女,姐姐就養了四個女兒。可見生活多么艱難和困窘。
我最初去通遼郊區看姐姐時,姐姐住的土坯廂房。姐姐給我包酸菜餡餃子,屋里灶火,煙火彌漫,姐姐有很重的哮喘病,嗆得姐姐陣陣咳嗽。
姐姐說,東院的說,總看不到你弟弟來呢。我跟他們說,弟弟是當官的,可忙了。
吃飯時,讓姐夫叫東院一起來吃飯。幾個孩子在地上地下,怯生生的。
姐姐一直說,我弟弟來了,沒啥好吃的。會好的。我離你們遠,自己照顧好自己,倆口子別吵架,好好過日子。
姐夫說,胡說些啥呀。弟弟是文化人。
我的眼睛忽然變得有些潮濕。細數著姐姐那些酸甜苦辣的日子。
以后,我來到呼市,回老家看老人,見到姐姐更少了,時間短,也跑不過來。只是打個電話問候一聲。知道姐的日子好多了。蓋起了三間磚瓦房,在村子立足了,孩子都長大成人了。有一個結婚了,三個女兒考上了大學。
繼母去逝后,姐把父親接了去。去姐家機會多了。有病有災,都是姐妹和外甥女伺候。就是父親理發擦身,都是外甥女給做。
姐姐每次來電話,都說,挺好的,放心吧。少喝點酒,保重身體。
反牽掛起我來了,父親去逝了,姐姐給我打電話多了起來。話不多,就是兩句,挺好的吧,少喝酒。孩子們說,我老舅每天不好好睡覺,多大歲數,還熬夜。
我寫東西都寫到半夜,有時一兩點,然后發到博客圈里。
今年清明節,我回老家掃墓,還要去看看姐姐。姐知道后,那個高興呀,一天一個電話,問我啥時到。
我去那天上午,天下小雨,姐說,這是今春第一場雨。土地墑情就好了,姐還有幾畝地,是跟大女兒一起種呢。
姐早就拌好了蘿卜餡,在家休息的四外甥女,就開始包上餃子了,姐姐燉酸菜凍豆腐。
我拍了照片,發微信給三外甥女,饞你。當醫生的三外甥女說,媽從不問我愿吃啥,卻知道老舅愿吃啥。真偏心。
是呀,姐知道我愿吃餃子,愿吃白蘿卜和酸菜餡的。
餃子和菜上桌子了。上了一瓶酒,喝點吧。我說不喝了。姐看著說,在我這反對喝酒。你姐夫就是喝酒,得了肝癌沒的。
姐姐說,你也信教吧,信教好。我笑了,笑而不語。
姐姐信基督教,沒上幾天學,卻能看懂圣經,大段的能背下來。
今年是姐的本命年,我訂購了一本精裝圣經,給郵去作為禮物。姐姐好高興。
我拿起圣經,有不少用筆勾劃的句子。姐姐說,這本書多精致。我給他們看,這是我弟弟送給我的。滿臉的自豪。
在姐姐家,沒有過多的停留。走時,姐姐給我帶來一箱子雞蛋,姐姐說,是從村里收的土雞蛋。我不拿,太遠了。姐姐堅持讓拿著。
從姐姐家出來,雨還在下著,我滿是凄惶。
姐姐也老了,我把頭扭向一旁,任淚水悄然滑下。
春風吹拂,心中多少愛戀,撫慰落寂的心魂;細雨飄落,心底多少牽掛,播撒一份寧靜和暖香。
不管是讓人牽掛,還是牽掛別人。有一個人牽掛著是幸福的,被人牽掛,是一種莫大的幸運,是一種莫大的期盼。那是靈魂深處滋生的愛與溫暖,我都愿用一生的時間去品味,去珍藏。
【有一種愛,叫牽掛散文】相關文章:
有一種愛叫包容散文04-30
有一種感覺叫貼心散文04-30
有一種病叫思念散文11-28
有一種堅持叫執著08-11
有一種愛叫八年級作文07-30
有一種奮斗叫初三作文10-08
有一種成功叫速度經典勵志文章12-01
有一種愛叫做......作文12-03
聽說她叫秋水散文11-28
有愛城自芳散文欣賞11-08